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健康新闻

6万体检者六成血脂异常 大多体重正常甚至是瘦子

发布时间:2014-04-14 10:30:59来源:SRC-196

  制图陶刚

  去年,武汉市一医院体检中心共体检6万人,排名第一的病例是血脂异常,超过4万人,占总检人数的三分之二,其中,40岁以下的占了近三成,六成血脂异常者都是体重正常的人甚至是瘦子。

  体检中心主任侯小莉透露,血脂异常连续3年高居榜首,且呈持续增高趋势,血脂异常已经成为不同职业人群的通病。

  来自协和医院、省新华医院体检中心的报告显示,体检查出的毛病,排名第一的也是血脂异常。

  血脂高不是胖人的“专利”

  长期吃素的人也患脂肪肝

  45岁的陈玲是光谷一家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身高163厘米的她,体重45公斤。在旁人眼中偏瘦的她,一直对自己的身材和健康状况非常自信,3年前的一次体检却让她彻底傻了眼:血脂检测各项指标均超出正常值范围,被医生诊断为“高脂血症”。

  检查结果让陈玲很纳闷,自己每天早餐吃的几乎都是泡饭加咸菜,武汉人爱吃的热干面、烧梅和油炸食物从来不沾边,中午、晚上基本都是青菜和鱼,筒子骨汤、粉蒸肉这些荤腥重油的东西一年也难得吃一回,怎么还会得高血脂?更让她想不通的是,这两年对饮食几近“苛刻”,血脂还是高居不下。

  “很多人认为,大荤大油吃多了,长胖了才会得高血脂。其实,血脂高不高跟胖瘦没有必然联系 。”武汉市一医院体检中心总检医师艾莉萍透露,体检中经常有外形不胖、甚至有些偏瘦的人查出血脂异常。体型偏瘦的她坦言自己也有高血脂。

  艾莉萍解释说,血脂异常并不单纯是因为摄入脂肪过多造成的,饮食结构不均衡,吃得太荤太素都会造成体脂代谢紊乱,引起高血脂。艾莉萍告诉记者,去年她们曾为20多个长期吃素的人做体检,结果三分之二的人血脂都不正常,超过一半的人有脂肪肝。

  艾莉萍说,真正健康的饮食应该是低盐、低油、低脂,“三低”缺一不可。有些人看起来确实吃得很素,但是炒菜时油可能放得比较多,同样不利于血脂健康。

  血脂异常趋向年轻化

  主因是生活方式不健康

  去年底,32岁的黄先生在体检时查出高血脂,以前从来都没有这个毛病的他怀疑是医院搞错了。前不久他到医院复查,结果显示血脂完全正常。黄先生笑着说,没有吃药也没运动,如果不是医院搞错了,哪会这么快就恢复正常呢?

  “年轻人出现一过性的血脂增高并不稀奇。”艾莉萍解释说,如果正好在这段时间内应酬比较多, 吃得比较油荤,可以出现暂时性的血脂异常,但只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多运动,血脂很快又会恢复正常。黄先生就属于这种情况。但如果持续这种状态,很可能就会变成真正的高血脂。

  目前,血脂异常年轻化趋势特别明显。武汉市一医院体检中心统计显示,10个血脂异常的人中有3个在40岁以下。“你来之前我刚做完3份总检报告,一个28岁,一个32岁,还有一个35岁。”艾莉萍告诉记者,这三个人全部有2项以上的血脂异常。

  武汉市一医院体检中心接待的主要是警察、教师、环卫、城管、医务工作者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白领,八成人年龄在27岁至55岁,退休老年人占了两成。

  高血脂跟职业有一定关系。相对来说,久坐不动的人、做脑力劳动的人血脂更容易超标,但关键还是生活方式。“聚餐多、应酬多、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又不注意运动的人更容易中招。”侯小莉透露,体检中发现,公交、环卫和城管的人血脂超标的不在少数,他们平时动得不算少,主要还是个人生活方式不健康。

  如何衡量血脂指标

  该高的高该低的低

  家住硚口的吴先生让艾莉萍印象深刻。

  两年前,吴先生体检查出高血压和高血脂,其中载脂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值。当时他来取体检报告时 ,艾莉萍曾建议他到医院去查查心血管,自觉没有任何不适的吴先生一忙起来就把这事给忘了。大半年后的一天,吴先生突然倒在卫生间里,怎么叫也叫不醒。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医院,一做磁共振,发现是大面积脑梗。

  “这是典型的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中风。”艾莉萍非常惋惜,如果吴先生能重视体检结果,早点干预,完全可以避免这种结果。

  目前,高血脂检查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都被称为“坏血脂”,当“坏血脂”升高时,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艾莉萍说,血脂指标并不是越低越好,“高的高,低的低”最好。说简单点,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低密度脂蛋白越低越好。遗憾的是,现代人恰恰相反,往往是“高的低,低的高”。

  “同样是血脂异常,中青年人和老年人也是有差别的。”艾莉萍透露,除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标外,年轻人多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超标,只要调整饮食、多运动,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而上了年纪的人常常是载脂蛋白超标。载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预警”信号,这个指标一旦升高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中老年人要特别留神。

  记者刘璇 通讯员杨敬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