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克隆版汉代摇钱树在汉“破土而出”全省仅三株

发布时间:2012-09-12 05:52:24来源:SRC-13

    

  图为:省博专家克隆的汉代摇钱树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伍迪 通讯员杨理胜 孙夏

  青铜摇钱树又称“钱树”,是东汉及三国时期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一种独具特色的用具。记者昨日从湖北省博物馆获悉,经过历时半年的古法冶炼、铸造,该馆文物保护专家为郧县博物馆复制的汉代青铜摇钱树惊艳亮相。

  超薄摇钱树叶 让专家伤透脑筋

  去年6月曾在省博参观过《荆楚英华——全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联展》的观众一定对这株摇钱树不陌生,这株高约125厘米,器型独特的青铜摇钱树曾出现在此次展览上,颇为抢眼。

  该展结束后,应郧县博物馆的要求,省博决定帮助郧县博物馆复制这株摇钱树,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省博物馆文保部文物修复技师方国荣。

  方国荣曾参与过省博曾侯乙编钟的复制,他在青铜器复制方面十分有经验,但复制过程中,他也遭遇了不少难题。

  首先是制模要求高。方国荣介绍,一般修复青铜器只需要一次制模,一次翻模。但由于摇钱树年代久远、锈蚀等原因,枝叶原片边缘处梳齿状造型有很多缺失,需要在第一次制作的模型上补刻、整理,再进行二次制模,才能复制出枝叶应有的效果。

  其次是铸造难度大。方国荣说,四川、重庆等地的摇钱树枝叶,厚度通常为2毫米,我省出土的只有1毫米,加上造型结构复杂细密,铸铜时铜水流路狭窄,必然导致铸造缺陷多;再者是铸造为铜件后,枝叶纹饰再加工耗时多。为使复制枝叶能再现原件效果,他使用了许多修复青铜器的手段来对铸件进行后期处理。最终,经过半年的古法冶炼、铸造,摇钱树复制完成。

  稀罕摇钱树 全省仅三株

  该文物去年在省博展出时,郧县博物馆馆长周兴明曾向记者介绍,1982年文物普查组在郧县五峰乡征集到了一些青铜器残碎片和一个陶制器物。经清理发现,这些青铜碎片是摇钱树树干和枝叶,陶制器物则是摇钱树底座。专家推测,这株摇钱树应为汉代青铜摇钱树,系专用陪葬品,是权利、地位、富贵、吉祥的象征。它们分布在以四川、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年代集中在东汉和三国。上世纪起,我省也出土了3株东汉青铜摇钱树,分别馆藏在郧县、房县和秭归县3家博物馆。

  在复制过程中,方国荣发现,房县青铜摇钱树与郧县青铜摇钱树很可能是“姊妹树”,极有可能产自同一家作坊。他将两者的枝叶、树干图片进行对比,发现造型非常相似,枝叶相叠也可以重合。

  与原件相比,复制后的摇钱树修补了原件的残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