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脑瘫诗人余秀华任钟祥作协副主席 称生活不会有变化

发布时间:2015-01-30 06:42:52来源:SRC-13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王凤)28日,钟祥市作家协会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及领导机构,近期在网上爆红的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当选为该协会新一届副主席。同时当选为钟祥市作协主席的蔡章田表示,这是确立余秀华在当地文坛的地位。

  近日,随着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上流传后,余秀华火了。这名钟祥市石排镇横店村的农妇,被学者沈睿誉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美国最伟大诗人之一)”。

  昨日,记者联系余秀华,对当选为作协副主席,她表示很意外。“除了多一个头衔,我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变化。”她表示,自己还会像以前一样自由地写诗,希望作协副主席的头衔不要打扰到她的生活。

  另据《长江日报》:

  余秀华爆红过程还原:三双手先后推动 未经预谋炒作

  结束了白天媒体的轮流采访,夜深人静的时候,余秀华躺在床上,看网友对她诗歌的点评。除了走路摇摇晃晃,口齿稍有些不清,余秀华机敏的思维以及对电脑、手机掌握的程度,一点也不输给正常人。 摄影记者贾代腾飞发自荆门

  长江日报讯 本报荆门专稿 特派记者刘功虎

  1月15日,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以下简称《穿过》)的诗在微信上被刷屏,其作者、湖北荆门女诗人余秀华迅速成名。1月16日,十多家媒体涌向荆门余家,余秀华的父母猝不及防,惊住了。

  26日,当记者来到她在荆门横店的家时,发现这股热潮仍然没有停歇的迹象:来采访的媒体每天不断;她以前无人问津的诗作,现在是各家出版社争抢的香饽饽;今天,她将被请到北京,与一家出版社举行盛大的签约仪式。

  余秀华走红到底是偶然事件还是商业策划?背后有没有利益推手?

  记者与她的父母和她本人交谈,并采访到将余秀华推向舞台中央的几位关键人物,还原余秀华“爆红”背后的细节。

  第一推:

  去年秋,《诗刊》编辑发现余秀华的诗

  刘年:你准备好红吧

  整个热潮的源头,要回溯到去年秋天。《诗刊》编辑刘年看到了余秀华博客上的诗句。

  没等回复,便在她的博客里选起来。选完了填稿签,“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不管不顾的爱,刻骨铭心的痛,让人对上天和女人肃然起敬”。他抑制不住激动,等不及例行的报稿日期就交了二审,并破例地补了一句评语——这是他看到的70后女诗人中写得最好的之一。

  后来他和余秀华互加了QQ,他告诉她:“你准备好红吧。”“当然,我当时所说的红,只不过希望诗歌圈里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根本没想到她的影响力会超出诗歌圈之外。”

  9月,《诗刊》的“双子星座”栏目和湖北的《汉诗》都刊登了余秀华的诗作,引起的反响不大。

  11月10日,《诗刊》将已刊发的余秀华诗作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为题发布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转发量很快破万次,影响开始扩散。

  十多天后,另一个微信订阅号“读首诗再睡觉”推送余秀华诗歌《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阅读量上了7万。

  《诗刊》编辑部主任谢建平决定再助推一把。12月17日,他们和另外两个机构邀请余秀华等5个在底层艰辛写作的诗人到中国人民大学一间教室,参加一场名为“日常生活,惊心动魄”的诗歌朗诵会。

  余秀华的妈妈陪着她去了北京。老人告诉记者,高铁票和酒店房间都是刘年张罗的。她们抵达北京西站时,也是他去接的站,在寒风里早到了一个多小时。在北京的三天里,刘年总是抢着给余秀华背最重的包。送别那天,余秀华和他拥抱了一下。

  现在有出版社争着出余秀华的诗集,书卖多卖少已与《诗刊》、与刘年无关。28日,这个最早的“推手”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语气略显疲惫,“去看我那篇博客文章吧,该说的我都说过了”。

  第二推:

  本月12日,旅美学者微信推介余秀华

  沈睿:我们现在也没联系

  今年1月12日,诗评家沈睿的文章《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微信公号“民谣与诗”上发布,两三天内迅速形成刷屏之势,单在这个平台上转发量就有100多万次,算上微信至少20倍的“乘数效应”,总转发量在千万次以上。文里对余秀华的诗歌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她“是中国的艾米丽·迪肯森”。

  沈睿是美国俄勒冈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美国亚特兰大一大学的教授。27日夜里,记者微信采访了她。她激动地说:“我从来就不认识余秀华,现在也没联系。我甚至不知她在哪里,只知道是湖北。写她的诗歌评论,纯粹出于对她诗歌的惊讶和喜爱。”

  1月11日,沈睿夜里上网时看到《诗刊》的微信推荐余秀华,觉得震动。搜索,看到《天涯》上有篇小帖子介绍《穿过》的一些内情。又登录到余秀华博客,一直看到夜里3时,第二天起来就写了推荐评论,选录了《穿过》这首诗。她原文的标题是《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

  她认为余秀华之所以红成跨年度事件,首先是她的诗歌震动人,给普通人带来了激情与真正的感觉;其次媒体时时刻刻都需要找兴奋点,余秀华的身体状态让媒体有了兴奋点,她让人叹息的悲惨命运让整个事件具有极强的戏剧性。

  沈睿支持媒体赴荆门,进行“善意的、关心的炒作”,炒作如果能让余秀华“有更好的写作条件,家里的生活也好一些,这让我觉得很安慰”。

  第三推:

  还是12日,苏州网站一员工改题被疯转

  王小欢:这件事很荒谬

  沈睿诗评被微信疯转的契机是改题。“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显然不如“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那么吸引眼球。这个工作是由苏州一名网站员工王小欢在12日完成的,仅在他自己的公众号上,这篇文章就转出去百多万。

  12日,王小欢看到沈睿的文章后,马上与她联系,要求转载,并改动了标题,转到自己的公众号上。他们此前互不认识,在微信上也只说过几句话,沈睿“不知道他做什么工作的。不知道他真名字是什么”。

  王小欢在苏州“同城网”上班,记者辗转采访到他。

  王小欢告诉记者,他至今未见过余秀华,听说过刘年但是没见过面,而且觉得今后也没有见面的必要。“这篇文章后来被疯转,从我这里转出去就有百多万,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想。”他在电话里憨厚地笑,“没办法”。顿了顿他又说:“这件事很荒谬。没有那篇文章,余秀华不会那么快就火起来;有了这个,标题又是这样子,就会一直给她和家人造成紧张状态。”

  他说,余秀华这事完全是随机的、偶然的,是很多意外因素叠加的结果,没有利益之手在拨弄。

  在余秀华家,本报记者问及她对王小欢的看法,余秀华反问:“王小欢是谁?”她似乎完全不知道王小欢的存在。

  记者与各地媒体同行聊起“余秀华现象”是否有人预谋炒作,大伙都摇头。有同行认为,这种说法很伤那些热爱诗歌的评论者、发现者、报道者的心。“鸡蛋,有时候很有象征意义。人们经常拿来跟石头碰的,就是这东西。人们在反思中发现,这个时代最缺少的不是粮食、石油、住房和钱,而是真诚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