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武汉振兴戏曲“大码头” 戏码头的前世今生在这儿了

发布时间:2018-03-12 18:31:33来源:长江日报

精彩的戏码头的前世今生!

当年:多大的角儿都要来汉口“拜码头”

  著名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文化史学者何祚欢介绍,当年“梅兰芳、周信芳这样的大腕来汉演出,票价差不多四块大洋。四块大洋在当时够买半石米了,可依旧一票难求,场场爆满。街头的演出就是找块地方摆上板凳,或者就是艺人沿街拉琴,一样不缺观众。” 这样的繁华景象,在各种历史记载中屡见不鲜。

  梅兰芳(左)与汉剧大师陈伯华切磋交流戏曲表演艺术

  上世纪 30年代满春戏园楚剧演出的戏单 彭超供图

 

上世纪20年代汉口民众乐园(时名“新市场”)外景 

    渊源深厚:京剧中听见湖广乡音 

  2011年11月,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武汉举行,汇聚梨园群英的盛大开幕式主题为《凤还楚天》,压轴的歌舞更以《朝圣》命名。几乎每一位艺术家们都会感叹,到武汉演出,就是回到了京剧的“娘家”。

  湖北是京剧的“娘家”,所言非虚。发源自汉水流域的汉剧(时称汉调、楚调),于清末进入北京,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众多湖北汉调艺人相继进京,加入当时盛行的徽班演出,活跃于京城舞台。汉调和徽调在演出中相互交流融合,“班曰徽班,调曰汉调”,开创了“徽汉合流”的新纪元,这也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国粹京剧由此发轫。

  “徽汉合流”中,汉剧的影响力可谓巨大。因为汉剧的影响,徽班的声腔和剧目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由诸腔杂陈演变为以皮黄腔为主,唱词、念白中源自湖南、湖北的湖广音、中州韵成为新的语言标准。直到今天,京剧中的念白、演唱中依然有许多和湖北方言声调十分相近的词汇,湖北观众常常能在京剧中听到熟悉的“乡音”。

  滋养京剧之外,汉剧流布甚广,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始终是中国戏曲界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

  市场繁荣:南来北往的角儿都来“拜码头” 

  著名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文化史学者何祚欢,从小就跟着父亲“爬台边”看戏,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武汉历史的研究。他介绍,当年在武汉看戏都分好几个梯级,在法租界大舞台、新市场大舞台演出的是梅尚程荀、南麒北马、四大名旦、麒麟童、高百岁、陈鹤峰这些名家,然后小一些的美成、长乐剧场,然后是更小一些的天声、天仙剧场,第四个等级是茶园,而第五个等级是在街头。

  “梅兰芳、周信芳这样的大腕来汉演出,票价差不多四块大洋。四块大洋在当时够买半石米了,可依旧一票难求,场场爆满。街头的演出就是找块地方摆上板凳,或者就是艺人沿街拉琴,一样不缺观众。无论是哪个级别的演出,都有人欣赏,所以说在武汉什么艺术都可以落地生根,就连扬剧这种听起来很遥远的剧种,都能在武汉连演一个月。”

  这样的繁华景象,在各种历史记载中屡见不鲜。每逢元宵、清明、中秋、除夕等节日,汉口的各大戏院上演的“应节戏”戏码和票房,都是当时报纸关注的焦点。何祚欢说,“武汉人‘搁得人’,是个容得人的城市。来了京剧受欢迎,来了汉剧也受欢迎,来了豫剧也是,就是来一个‘蹦蹦戏’,也有人去追捧它,武汉人的心态是很开放的。”

  武汉戏迷彭超收藏的一张1934年12月23日的戏单上显示,当时满春戏园的演出分日场、夜场,日场剧目多为折子戏,从上午11时唱到16时,夜戏则是连台本戏,从19时一直唱到零点。戏园的座位有厢座、楼座、正座、边座之分,还留下了预订电话。

  繁荣的演出市场,吸引了不少外地剧团来汉演出,当时京剧界盛行一个说法,不在汉口这个舞台唱响,就不能叫真正的“名角”。梅兰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第六章《新武汉》中记载,梅兰芳受汉口合记大舞台经理赵子安之邀,于1919年冬天首次来武汉演出:“同来的有王凤卿、朱素云、姜妙香、李寿山、姚玉芙……那时我们去码头演戏,下车先忙一阵,照例的应酬就是‘拜客’与‘吃饭’……那次演期是一个月,我演的戏码,包含着老戏、昆剧、古装、时装四种,比较起来还是古装戏最受欢迎。”程砚秋、张君秋、荀慧生、周信芳、马连良、谭富英、李万春、盖叫天等京剧名家, 广东粤剧名家红线女, 黄梅戏名家严凤英、王少舫等, 越剧大家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等,评剧名家小白玉霜、新凤霞等都曾来汉“拜码头”。

  大师辈出:从“四海一人”谭鑫培到“十大头牌” 

  戏曲之风兴盛,“大汉口”也成为大师、名家辈出的沃土。“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这是百年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梁启超对“伶界大王”谭鑫培的赞誉。这位从武汉江夏走出去的京剧一代宗师,不仅创立了京剧历史上最早的流派,更用一门七代同工京剧老生行当的传承,浓缩了一部中国京剧的发展史。

  有着400年历史的汉剧,更成为武汉地方戏曲的翘楚,产生了余洪元、吴天保、陈伯华等众多代表人物。汉剧名伶月月红和余洪元演出的《贵妃醉酒》《四进士》,后来都成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的代表剧目。余洪元、“牡丹花”董瑶阶等汉剧名角前往上海演出,引起轰动,更让中国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洪深先生在《民国日报》上撰文深情“表白”:中国旧戏里的汉剧,是各地方戏剧的策源之地,汉剧诸多名家来沪表演,要算中国旧剧的一桩盛事,我也怀着景仰之心前往聆听,汉剧给我一个极美满的影像。”汉剧大师陈伯华15岁一举成名,她所演之处,人山人海,“汉口为之不夜”。

  发源于黄陂、孝感一带的楚剧,从乡野进入都市,受到京剧、汉剧及文明戏的影响,逐步发展壮大。楚剧老一辈艺术家李百川突破中国戏剧戏词七字句、十字句的规律,唱腔中加入更多装饰,从租界外唱到了租界内。他的徒弟沈云陔在前辈基础上又有创新,成为大师。从孝感来到汉口唱红的关啸彬,嗓音曾因“倒仓”而带嘶声,却能扬长避短,勤奋钻研,创出了别具一格的关派“云遮月”唱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武汉拥有剧团京剧、汉剧、楚剧、豫剧、越剧、评剧等众多戏曲演出团体,规模在中国省会城市中也少见。上世纪50年代初,应中南军政委员会特邀来汉演出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盛麟留在了武汉,有人许以三倍薪水请他回上海表演,也不为所动。在汉期间,他和高百岁、陈鹤峰、杨菊萍、郭玉昆、高维廉、关正明、贺玉钦、陈瑶华、李蔷华等众多京剧艺术家合作,并称为“十大头牌”,所演经典剧目“追”、“跑”、“走”、“闹”(《追韩信》《走麦城》《徐策跑城》《闹天宫》)蜚声四海。

  成因解读:社会经济发展促生“戏码头”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戏曲,为何能在武汉这一方水土发扬广大,焕发出别样的光彩?用了大半辈子时间研究汉口工商业发展史的何祚欢,更愿意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大汉口成为“戏码头”的原因。他认为,只有了解了“大汉口”的经济社会状况,才能理解戏曲为何在武汉枝繁叶茂,才能理解武汉人对戏曲的关注和热爱到了什么程度。

  何祚欢说,汉口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号称“天下四聚”,稍晚一些时候成为四大名镇之首,汉口开埠又迎来了新的机会,特别是张之洞来了之后发展得更快。“武汉纺织业成为全中国第二大纺织基地,到了1935年,武汉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上海。以八华里长的汉正街为中心,由汉水往北排过去的四五条街道全部是商业门面。有句话叫‘无君子不养艺人’,只有商业发达流动人口多,才能养得起艺人。从不同地方来到汉口的人,各地的语言、风俗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喜欢看戏。”

    链接:

    梅兰芳盖章“三鼎甲” 

  “三鼎甲”原是指清朝科举制度中,殿试考中前三名状元、榜眼和探花的荣誉称号。“京剧三鼎甲”指的是京剧形成初期,第一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的老生演员,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后来京剧大师梅兰芳多次到武汉演出, 武汉戏迷追捧他的程度可谓翻天覆地。观众的热情让他感觉,武汉的戏曲氛围是可以与北京、上海相提并论的,是一座“三鼎甲”的大码头。武汉“戏码头”和“三鼎甲”的说法由此而生。(记者王娟)

  “走马换将”成佳话 

  1962 年3 月,由中央文化部主持,北京京剧团头牌旦角演员张君秋和武汉京剧团武生台柱高盛麟两人各带一个演出小组在北京、武汉进行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演出,当时《人民日报》在报道中将这种演出形式称之为“走马换将”。其中张君秋来汉和武汉京剧团高百岁、关正明、王婉华等合作演出《望江亭》《状元媒》《玉堂春》《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剧,当时戏票紧俏到戏迷个人限购2张。高盛麟北上赴京,和裘盛戎、谭元寿、马长礼、张洪祥、李世济、李毓芳等合作演出《连环套》《长坂坡》《走麦城》等剧,一个多月来场场爆满,在北京掀起了热议杨派武生艺术的热潮。演出之外,张君秋还在武汉收陈瑶华、王婉华为徒,高盛麟在北京收杨少春、李可、茹元俊、俞大陆等弟子,在梨园传为佳话。(记者王娟)

如今!

武汉戏码头“姹紫嫣红开遍” 

  武汉对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贡献巨大,作用独特,振兴武汉“戏码头”不仅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内在要求,更是彰显汉派文化的必要举措。近年来,武汉市推出《振兴武汉戏码头实施方案》,在精品生产、人才培养、打造戏曲展演交流品牌、普及推广等领域全面发力,大武汉振兴“戏码头”的步伐愈加坚定。

    武汉戏码头,起范儿

武汉京剧院《三战张月娥》,青年演员方佳欢主演。记者胡冬冬摄

  得江湖滋润、引五方杂居,武汉自古物华天宝,民风多元荟萃,花鼓楚腔,“二黄”汉调,杂技百戏等曲艺之风盛行。汉剧在这里形成和发扬光大,不仅传唱了400年,更传进北京,与徽调融合演变形成京剧国粹;楚剧在这里从源自乡野的小调“哦呵腔”唱进都市,更有黄梅戏、花鼓戏,豫剧、越剧等数十种来自东南西北的剧种在这里落脚、生根。上世纪30年代,“大汉口”不仅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往来贸易繁华,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催生出了民众乐园、人民剧院等林立的“戏窝子”。这些剧场里不仅上演本土观众最熟悉的京剧、汉剧和楚剧,还有豫剧、越剧、评剧等多个剧种。幼年曾经“爬台边”看戏的武汉“话”家何祚欢曾感叹,“在武汉什么艺术都可以落地生根,就连扬剧这种听起来很遥远的剧种,都能在武汉连演一个月。”

  大汉口戏曲之风兴盛,不仅是戏迷之福,更成为培育众多大师、名家的沃土。京剧的一代宗师谭鑫培从这里走出,汉剧大师陈伯华在这里名动天下、广育桃李,楚剧舞台也涌现了沈云陔、关啸彬等一大批名角儿。

  最好的戏,最好的角儿,最热闹的剧院和最热情的票友、戏迷,武汉不仅吸引着“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纷纷来汉演出,粤剧名家红线女,越剧名家袁雪芬,评剧名家新凤霞等戏曲“大咖”都曾经来武汉“拜码头”,无不受到欢迎。多次来汉演出的梅兰芳大师被热情的武汉戏迷感染,亲口赞誉武汉是和北京、上海齐名的“戏码头”。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汇集了高百岁、陈鹤峰、高盛麟等“十大头牌”的武汉京剧院,更成为全国闻名的京剧“三鼎甲”,留下了“走马换将”等梨园史上的佳话。

  数百年来,大武汉这座“戏码头”不仅对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贡献巨大、作用独特,也塑造了汉派文化开放包容、创新求变的品格。在新时代的今天,“戏码头”也呈现出全新的气象:以“汉口女人三部曲”为代表的武汉现代京剧在全国戏曲界叫响品牌;刘子微、王荔、夏青玲等纷纷摘得中国戏剧最高奖项“梅花奖”;武汉连续六年举办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不仅遍邀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来汉亮相,举办“戏曲进校园”“戏曲进地铁”“百姓大戏台”等互动活动将戏曲送到市民身边,在全国戏曲界赢得了良好反响;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邀请戏曲演员走进校园教戏,为孩子们编写戏曲读本,丰硕成果引来《新闻联播》等央媒五度聚焦……

  3月9日,23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云集武汉剧院,拉开第六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的序幕,戏迷们又将度过两个月的狂欢节。

  丰富多彩的戏曲演出,频繁深入的互动活动,必将让武汉这座古老的“戏码头”处处洋溢着盎然的春意,展示出蓬勃的生机。(记者王娟)

汉剧夏令营邀请孩子们走进后台体验上妆记者刘洪洋摄

精品不断“梅花”“艺蕾”竞相开 

  2017年5月23日晚,武汉京剧院和武汉爱乐乐团携手演出的大型京剧《美丽人生》在南京亮相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该剧不仅有流畅的京剧唱腔,也在舞美中融入了现代舞、人偶、面具等表现手段,令观众和专家们耳目一新。在艺术节的研讨会上,专家们将《美丽人生》作为京剧传承创新的成功范例,盛赞该剧不仅在题材上关照现实,也通过形式上的创新,实现了京剧现代化的转型。《美丽人生》是武汉京剧院继《吉庆街生活秀》《水上灯》之后的又一部现当代题材剧目,这三部剧目都聚焦现当代武汉都市生活,形式各有突破,形成了“汉口女人三部曲”,在全国戏曲界赢得了良好口碑:“提京剧创新,武汉京剧不可缺席。”

  近年来,我市戏曲院团在创作中坚持精品意识,先后创作了汉剧《王昭君》《宇宙锋》《失子记》、楚剧《三月茶香》《万里茶道》等一批优秀剧目,不仅多次进京演出,并开展了全国巡演。以刘子微、王荔、夏青玲为代表的一批领军人物也在舞台上飞速成长,先后斩获中国戏剧领域最高奖项“梅花奖”,其中刘子微于2005年、2013年两次获奖,成为京剧女演员最年轻的“二度梅”获得者。

  薪火相传,方能生生不息。为了帮助青年演员更快地成长,我市不仅通过评选“江花奖”“艺蕾奖”奖掖在我市文艺舞台上涌现的优秀人才,更多次为青年演员举办专场演出,启动“薪火相传、名师传艺”项目,选送多位青年演员到北京、天津、长春等地跟随李玉芙、刘长瑜、张克等名师学戏。2017年11月,我市推出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为优秀青年演员排演了京剧《马前泼水》、汉剧《再见卓文君》、楚剧《再别康桥》等一批小剧场剧目,陈芳芳、邱璇、耿丽亚、余维刚、陈晓檬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逐渐崭露头角。

  

好戏云集戏迷看戏先排“档期” 

  有好戏,才叫“戏码头”。从2013年开始,武汉市演出公司联合武汉剧院连续推出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邀请来自全国的名团名家来汉演出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豫剧、绍剧等多剧种的优秀作品。戏曲艺术节期间,主办方还推出了“戏曲少年”“大师讲坛”“戏曲进地铁”“百姓大戏台”等丰富的互动活动,邀请专业戏曲演员开设戏曲体验课程,并将戏曲讲座和演出送进校园、地铁,让更多普通市民亲身体验戏曲的魅力。

  3月9日刚在汉开幕的第六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将在武汉剧院、汤湖戏院上演22台剧目34场演出,以及15场线下互动活动,演员阵容中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就达到37位,规模和阵容都创下了江城演出史上的纪录。

  在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的基础上,武汉市演出公司陆续推出“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长江中游城市群”优秀戏曲剧目展演,同样人气爆棚。2017年,仅武汉剧院就先后举行了“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第五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长江中游城市群”优秀戏曲剧目展演等活动,77场精彩的戏曲演出让江城戏迷们目不暇接。有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戏曲演出年均超过百场的九个城市中,武汉的戏曲演出达到了400多场,位居前列。

  如此密集的演出日程,让武汉戏迷成为了全国最幸福的戏迷,也面临着做“选择题”的苦恼。戏迷杨俊杰多年来每周在微博、微信上发布武汉戏曲演出日程,粉丝众多。他说,武汉戏迷看戏提前排个档期表,一点都不夸张。“每个周末下午,武汉戏迷都能看到京剧、汉剧、楚剧3 场演出。如果有外地院团来汉演出,肯定得赶场,所以大家每周一就开始想到底去看哪出戏。”

  武汉市演出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引进更多优秀剧目来汉演出、交流,推动本土京剧、汉剧、楚剧等戏曲力量的传承发展,将武汉剧院打造成全国戏曲演出交流中心。

薪火相传央媒力赞“戏曲进校园” 

  “看,我们的演出又上央视了!”1月20日晚的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了武汉市长春街小学的孩子们学习戏曲的场景,挥舞着金箍棒的齐天大圣,娇俏可人的小花旦,不仅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挪不开眼,也令孩子、家长和老师们激动不已。当日新华社也发表题为《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让文化自信薪火相传》的通讯,报道武汉举行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中邀请专业戏曲演员进校园教唱戏曲名段、出版中小学生戏曲读本,以及定期举办系列戏曲艺术研讨和艺术评论活动等活动。这已经是央视、新华社等央媒在一年多来第五次聚焦武汉“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成绩。2016年起,武汉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千校千场”活动,在全市各大中小学校开展戏曲(含木偶、曲艺)演出、讲座及辅导等系列活动1037场,其成功经验曾在2016年12月的全国“戏曲进校园”经验交流会上向全国推广。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等院团在暑期推出的“汉剧夏令营”“戏曲亲子夏令营”,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戏曲知识,走进后台体验戏曲乐队、服装,活动人气爆棚。从2016年9月开始,由武汉出版社编撰的武汉市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戏曲进校园普及读本》在全市中小学

  推广开来,读本中不仅收录戏曲剧照、卡通戏曲造型,还设置了戏曲话题和互动活动,学生们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聆听到戏曲唱段,这在全国都是首创。

  2017年,武汉在“戏曲进校园·千校千场”活动之外继续探索双向沟通“结对子”、合作共建“挂牌子”的新路子,武汉汉剧院、武汉说唱团、武汉人艺、武汉楚剧院等专业戏曲、曲艺院团先后在育才小学、长港路小学、育才怡康小学、育才二小挂牌成立了实训基地,将戏曲韵律和体操结合的戏曲广播操也在中小学广为流传。

  2018年1月,为了解决“戏曲进校园”的师资力量难题,武汉市再次推出“戏曲进校园”教师培训班,邀请胡和颜、程良美、荣明祥、张光明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刘子微、冷佳华、夏青玲、王荔等“梅花奖”获得者为101位教师开课,学习京剧、汉剧、楚剧、木偶等课程,通过现场教学、舞台表演、演出观摩等实践,提高教师们的艺术素养,更好地向中小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链接

    梅姨为武汉京剧 

    打CALL 

  1月31日,“梅姨”夫妇在黄鹤楼观看京剧《众仙送福》。记者周超摄

  1月31 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来华访问,首站造访武汉。在武汉的短暂行程里,“梅姨”和丈夫菲利普不仅登上了黄鹤楼领略江城美景,还观看了武汉京剧院演出的京剧《众仙送福》,并和演员们亲切互动。离开后,“梅姨”迅速在推特上发布了观看京剧的照片,并留言为武汉京剧院的演员们点赞:“我和菲利普去了黄鹤楼,还看了京剧,演员们的表现精彩得难以置信! ”

  堂堂首相,在社交媒体上为武汉京剧打CALL,影响力自然是UP UP。2018 年春节期间,武汉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刘子微带领30 余位演员远赴澳大利亚,将“梅姨”看过的同款演出带到悉尼歌剧院、帕拉马塔中国新年庆祝活动、堪培拉国际多元文化节以及布里斯班、墨尔本等地,备受欢迎。(记者王娟)

    汉剧《王昭君》亮相央视春晚 

  2017 年1 月27 日,央视鸡年春晚的戏曲节目《薪火相传》中,武汉汉剧院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王荔唱响了《王昭君》选段“出塞”:“人生路皆由自己选,一旦选定当向前。义无反顾出塞去,但愿得汉番和睦心相连”,婉转的唱腔、俊美的扮相给电视机前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由此,汉剧首次在央视春晚舞台上亮相,王荔也成为我市首位在央视春晚舞台上亮相的戏曲演员。

  “出塞”一折选自武汉汉剧院2006 年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王昭君》,该剧保留了汉剧经典的陈派唱腔,音乐、舞美、服装等方面也都精雕细琢,充满了诗情画意,曾获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大奖。(记者王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历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人员名单 

 

最大仿古戏楼最美脸谱大道最久谭派渊源 

谭门京剧在江夏薪火相传 

 

京剧谭派经典《定军山》唱响谭鑫培戏楼

  一部谭家史,半部京剧史。

  谭鑫培被誉为京剧一代宗师,160余年前,为躲避战乱,谭鑫培随父亲谭志道北上谋生。谭志道是一名汉调艺人,谭鑫培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汉调和京戏的基础上,汲取国内各种戏曲艺术精髓,在北京创立了京剧中的第一

  个门派“谭派”,创下“无生不谭、无腔不谭、无派不谭”的历史。百余年来,谭门七代绵延不绝,传承和发扬京剧艺术,成为中国京剧艺术史的一段佳话。

  去年4月23日,谭鑫培诞辰170周年“廿纪声雷、传震中华”系列纪念活动在江夏启幕。开幕式上,谭门第六代传人谭孝曾及夫人阎桂祥现场举行收徒仪式,谭派艺术的发展薪火相传。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江夏区着力打造谭门京剧文化品牌,先后建设了谭鑫培公园、谭鑫培戏楼等谭门京剧文化场所,开展了京剧谭门故乡行、谭鑫培戏楼落成暨京剧专场演出等文化活动。

  江夏作为谭派艺术的故乡,京剧爱好者众多。继以抢救濒临失传的京剧经典之后,京剧被成功引入学校课堂,江夏京剧社团组织日益成熟,戏曲文化在民间繁荣发展,为我市振兴“戏码头”作出卓越贡献。

    人物名片 

 

  谭鑫培(1847 年4 月23 日~1917 年5月10 日) ,工老生,曾演武生。本名金福,字望重。因堂号英秀,人又以英秀称之。艺名小叫天。武汉市江夏区(原武昌县)大东门外谭左湾九夫村人。其父谭志道,武汉民间汉调艺人,工老旦兼老生,谭鑫培为其独子。

  谭鑫培6 岁随父到北京,23 岁搭三庆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滩》及“八大拿”等武生戏为主。曾傍程长庚演《青石山》马童,得“大老板”赏识,委以武行头。在《同光十三绝》画中,谭鑫培是唯一的武生演员。

  他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谭鑫培成名于北平,唱响于上海,开创京剧第一个门派“谭派”。

  如今谭门已是七代梨园世家, 历经中国京剧发展形成至辉煌成熟各个阶段,是一部“浓缩的中国京剧史”。

  1905 年, 丰泰照相馆于琉璃厂的土地祠,为谭鑫培拍摄了《定军山》片段,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国内最大的仿古宫廷式戏楼 

  谭鑫培戏楼群英荟萃戏韵悠长 

  谭鑫培戏楼位于谭鑫培公园内,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仿古宫廷式戏楼。戏楼为明清风格仿皇家园林建筑,由主楼和附楼重叠构成,建筑总面积1600平方米,前后广场、绿化景观及水域总占地面积210亩。戏楼外表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内部建造精细、雕刻精美,通过彩绘、木刻、浮雕等形式,将传统京剧表演艺术与谭门京剧文化融于一体:戏楼正脊两端正吻东西呼应,成翘首冲天之势,戗脊仙人走兽飞檐走壁,双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拱。附楼采用悬山卷棚屋面,主门单檐歇山卷棚式,附门双坡悬山垂花门。门窗采用井字嵌凌式花格,门裙板反映京剧雕刻场景。主楼外坊画面为山水花鸟,内坊为《定军山》戏曲画面,附楼坊面画为《三国演义》六十回的经典场景。

  戏楼内舞台声光布景俱全,能满足一般戏剧演出要求。楼内为二层茶座式转楼结构,可同时容纳500余名观众。观众席座椅采用明清风格的八仙桌、官帽椅和圈椅,品茶观戏韵味十足。

  2011年11月17日,江夏区举行谭鑫培戏楼落成典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叶少兰、叶金援、谭孝曾等出席仪式,北京京剧院在谭鑫培戏楼上演经典剧目。

  链接>>>

  “中央大公园”里建谭鑫培大剧院 

  近年来,江夏区努力搭建文化产业大平台,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大建设, 江夏中央大公园和谭鑫培大剧院就是其中之一。据悉,江夏区规划在中央大公园里建设谭鑫培大剧院, 建成后剧院将成为纸坊城区最为显著的地标式建筑。

  据了解,中央大公园位于江夏新城核心区“黄金十字架”交点,东临汤逊湖,北接中央商务区(CBD),南靠区委区政府,占地面积1586 亩,是江夏城市客厅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剧院占地60 亩,建筑面积2.3 万平方米,设计外形像一艘梨园画舫,含排练厅、多功能厅和公共展廊,具有接待国内中型文艺团体演出能力, 可以满足各种演出和活动,容纳观众1200 人。大剧院与图书馆并置,中间以文化集市相连的动静分区,与绿化结合,藏楼于林,未来市民可以面湖阅读,令人心旷神怡。

  根据初步规划,中央大公园一半是水面,一半为湿地景观廊道。其中,10%的面积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规划展示馆、文化馆和文化中心,建成后将是武汉市新城区中最大的中心公园, 面积相当于3 个解放公园大小。

 

江夏扮出我市首条“脸谱大道”

  市民赞“很江夏” 

  文化大道扮出我市首条“脸谱大道” 

  去年谭鑫培诞辰170周年“廿纪声雷、传震中华”系列纪念活动之际,江夏区文化大道大“变脸”。该主干道沿线的25块立柱广告牌替换成京剧脸谱,江夏扮出我市首条“脸谱大道”。

  文化大道沿线竖立着一幅幅醒目的巨幅立柱广告牌,牌上展示的并非商业广告,而是一幅融入京剧脸谱元素的江夏形象宣传画。广告牌长约20米,高约7米,左侧画有中山舰形象,一张红黑相间面庞的京剧脸谱融入船尾,浑然一体。右侧写有“中国脸谱、江夏面孔”,在淡蓝的纯色背景下显眼夺目。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参加了护国讨袁运动,随后它又经历“护法运动”“东征平叛”等重大历史事件。在武汉保卫战中被日军击沉于江夏区金口水域。后打捞出的中山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江城一张文化名片。

  本次共展示出中山舰、灵泉寺、安山湿地、小朱湾、环山绿道、南桥、金口驳岸、新车都、阳光创谷和熊桂林等十个江夏标志性形象。这组广告牌由江夏区委宣传部出品、长江日报传播研究院设计制作,每张图画用简约的线条和颜色勾勒出核心轮廓,辨别度极高。

  江夏一中旁的花山脚下,挂有最大的一幅画卷,画卷长55米,高8米,左侧是中山舰、右侧则是“美丽乡村”小朱湾。此处也是从光谷地区经阳光大道进入江夏主城区的必经之路。

  不时有市民经过广告牌时举起手机自拍。“以前大多是商业广告,第一次看见这么文艺的江夏形象画,令人耳目一新。”家住文化大道附近的汪小姐说,她注意到换了广告牌后就边走边认,“全是熟悉的地方,很‘江夏’、很亲切”。

  江夏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江夏是京剧泰斗谭鑫培的故乡,将京剧与江夏文化融合,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推广江夏地方特色。目前江夏区正在加快建设武汉南部生态新城,未来该区计划进一步推广江夏形象,打造更多条文化大道。

  江夏梨园伉俪9年 

  义务培养300余小京剧迷 

  一对梨园伉俪,9年培养出300余名京剧小戏迷。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通过组建京剧社发展票友。后来夫妻俩又利用周末时间,免费教爱好京剧的孩子学习,这一教就是9年。

  今年72岁的谭川汉曾是一名京剧演员,在武昌县京剧团工作。老伴夏海兰也会唱京剧,夫妻俩退休后习惯每天在公园唱京剧。

  2009年夏季的一天,一个邻居的孩子打听到谭川汉曾是一名京剧演员,就请谭老师教孩子学习京剧。谭老师觉得闲来无事,便热情相帮,在公园的广场上教习时却吸引了另外4名孩子,陆续又有8名小同学加入,每天晚上由谭老师带领他们练习京剧的踢腿、下腰、劈叉、拉三膀等基本功。

  “学习京剧既能传承国粹,又锻炼身体,我们不收任何费用。"谭川汉夫妇说,孩子们深深地被国粹魅力吸引。谭川汉和夏海兰的儿子也非常支持父母的善举,经常为孩子们买来枪、大刀、马鞭、双剑及腰带等练功道具送给同学们使用。当年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谭老师试排了一个以戏歌《说唱脸谱》为本的京剧小节目,每晚在公园排练,受到周围纳凉观众阵阵喝彩。

  暑往寒来,广场上寒风凛凛,孩子们练功手都冻得像包子,有的咳嗽、有的脚受伤,深深地刺痛了谭川汉夫妇。他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为孩子们寻觅到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场所,在江夏区纸坊街文化中心找到了一间近200平方米的教室给孩子们练功学戏,成立江夏区纸坊街少儿京剧班。

  2010年,少儿京剧班由8个孩子发展到22个孩子。这时谭川汉夫妇认为现在的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又提出少儿京剧班要严肃教学,讲求质量,教孩子们由浅而入。从此,孩子们学习京剧不再只是舞刀弄枪,而是需要首先了解京剧的历史,于是聘请专业京剧老师授课。

  “百余年前,京剧大师谭鑫培从江夏这片热土走向世界。今天,我们铭记这位大师,大胆尝试传承京剧从娃娃抓起。”谭老师亲自请出他在市京剧院工作的师兄弟们,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员的奉献意识,利用节假日,长期坚持公益性演出,送戏下乡,每年“八一建军节”送戏进军营,送戏到老年公寓,送戏到纳凉广场,送戏进校园。

  2012年,少儿京剧班的王志贤同学考入北京中戏附中,谭嘉豪同学考入武汉市艺校表演系。近日,17岁的王志贤在“梁红玉擂鼓战金兵”中饰演主角梁红玉倾倒首都观众。2013年,学生张叶曦子考入中戏附中,余依雯成为市艺校市京剧院代培生,他们都是从曾经的公园广场草地上走出去的孩子。

  随着聘请老师的增多,少儿班又增添不少服装、道具、演出化妆用品,家长们看在眼里,主动要求补贴学费。2013年,少儿京剧班的学员覆盖了江夏区每所小学。

  去年,少儿京剧班的学员参加天津“和平杯”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双胞胎赵紫萱、赵紫嫣的《小放牛》获全国第六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比赛第二等奖,荣获中国京剧“优秀小票友”称号。夏海兰老师被评为第二届“少儿京剧杰出贡献奖”。

 

(作者:  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