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更多

武汉环卫工人掐着点清运垃圾 7时前完成“大扫”

发布时间: 2012-10-25 07:34   来源: 长江日报   进入电子报

  4时18分,环卫工吴爱琴清扫路面垃圾。

  4时32分,环卫工将垃圾装入转运车。

  4时36分,垃圾转运车开往转运站。

  5时26分,全区垃圾在转运站压缩。

 

  23日凌晨7时26分,江夏长山口垃圾填埋场,工人们正在处理从中心城区运去的生活垃圾。

  记者罗京 通讯员叶火生 宋宏雷 董德禹

  随手丢下一片垃圾,您可能想不到它后面引发的“蝴蝶效应”:先是环卫工人清扫,之后由人收集、运送到附近的垃圾转运站,再经过压缩后由密封车运往垃圾填埋场,在填埋场碾压后沉放,最后掩埋降解。

  一片垃圾,从街头巷尾到远城区的填埋场,要走多远?需要多长时间?

  23日凌晨,记者跟随江岸环卫集团一辆环卫车,从江岸新村垃圾转运站到江夏长山口垃圾填埋场后,计算而出:出城要走80公里,用时1小时43分钟。

  清运垃圾 环卫工要掐着时间

  23日早上4时20分,曙光未露,寒气逼人,街上车辆稀少。在二七路黑泥潭,环卫工人清扫出来的垃圾,已堆在马路边,等待运走。

  几分钟后,江岸环卫集团三公司的罗政民,开着一辆小型垃圾运输车过来,两名工友抓紧时间,用铲锹将散发着异味的垃圾往车里掀。

  49岁的罗政民,从事环卫运输工作已6年。他的工作片区是二七路片区,每次运3吨,每天3趟。

  根据要求,在早上7时前,环卫工要完成“大扫”工作,转入循环性保洁。这意味着,罗政民他们要掐着点,将垃圾准时送到所属转运站。

  5点钟的垃圾转运站,异常繁忙。新村转运站在两条铁路相交形成的三角形地带,旁边不时有火车呼啸而过。

  虽然气味扑鼻,但转运站的环卫工都没有戴口罩。

  各种小车载来的垃圾,被从车上倒下来,送进压缩台,进行7分钟左右的压缩,以减小体积。

  压缩后的垃圾,再次被装上密封车,运往填埋场或焚烧厂。对转运司机来讲,也要掐着时间走,否则晚了路上会堵车。

  垃圾出城 绕着三环走大半圈

  早上5时30分,一辆已经装好的白色垃圾运输车,从新村转运站出发,目的地是位于江夏金口的长山口垃圾填埋场。

  车上天兴洲长江大桥后,走大半圈三环线,再经过江夏几处小路。7时13分,记者所跟的运输车到达长山口生活垃圾填埋场,此时天已大亮。

  长山口垃圾填埋场建于2008年10月,占地面积828亩,中库容量为1880万立方米,设计日处理垃圾2100吨。

  经过检查,货车沿着公路开到指定的地方排队,等待卸下垃圾。目前,长山口填埋场填埋的垃圾已有175万吨,垃圾堆得最高的地方已有25米,相当于一座7层高的楼房。

  填埋场生产部长黎小荣说,每天运到这里的垃圾有150多车,总量达2000吨。这些车辆来自江岸、汉阳、武昌、洪山等城区,最早的5时左右到,早上8时是高峰期。

  被卸下来的垃圾,要用推土机推平,然后分层、压实。之后,会铺上一种厚0.75毫米的HDOE聚乙烯膜,这种膜不仅皮实,而且还可以焊接,能防止雨水渗入后形成二次污染。

  也有垃圾被送到填埋场里的发电厂,经过高温焚烧后,转化为清洁电力。

  上午9时左右,运送垃圾的司机准备折返。他说,来的这一趟,总共80公里,一去一回160公里,路上至少需要4个小时。

  武汉市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因为土地稀缺,加上原有的垃圾场相继关闭,现在垃圾填埋点只能越选越远,垃圾运输和处理成本也水涨船高。

  据统计,全市日产垃圾7000多吨,从事垃圾清扫和转运的工作人员达3万多人。

       用良好习惯回应他们的辛劳

 

  本报评论员 岳源

  城市的干净整洁,往往给人深刻印象,这种观感既直接可见,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垃圾处理,是确保城市整洁的一项基本工作。

  很少有人清楚,日均7000吨的生活垃圾将如何收集,运向哪里,又如何处理。他们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的,不是过程,而是一个干净的城市。

  环卫工人们的工作是辛苦、单调的,他们忍受着寒风、呼吸着恶臭。走进他们之中,才能深切体会城市美丽的来之不易。这种劳动,理应获得整座城市的尊重。

  道理很简单,我们每个人少制造点垃圾,努力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环卫工人就会减轻很多劳动量。真诚希望生活在城市的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培养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对垃圾处理工作者最好的尊重,也是在为我们生活的环境负一份应尽的责任。

(本文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liker)
关键词:环卫工人;垃圾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