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手术速写医生”:绘图讲解是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

发布时间:2014-04-12 06:32:21来源:SRC-13

图为:李雁 记者叶茂林摄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吕锐 通讯员高翔 陈菁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周喆 梁伦祝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二科专家李雁接诊病人时坚持画草图讲解病情,解释手术过程,化解病人疑虑,减轻病人术前心理负担,25年来画了万余张示意图(详见本报4月8日A08版)。报道见报后引起广泛社会关注,央视等媒体聚焦,数万名网友点赞,《南方都市报》评论称“绘图讲解,表达了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病情草图’是打开医患死结的钥匙”。……

  连日来,经李雁诊治的省内外多名患者及家属致电本报,他们说,李医生画的示意图让患者安心,李医生的耐心和细心,更是暖了患者的心。

  “他画的草图让病人放下包袱”

  9日上午,34岁的何杰带着岳母到中南医院肿瘤科复查病情。何杰家住汉口,是一家公司的白领。岳母彭女士今年62岁,患有胃癌。今年1月,彭女士在中南医院肿瘤科就诊,李雁教授为她做了胃部肿瘤切除手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岳母做手术前后,我们都非常急切地想了解她的病情以及预后效果,李雁教授非常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边画图边讲解,态度和蔼。”何杰说,“他给我们画胃体、幽门、胃大弯、胃小弯……肿瘤出现在哪里等等,让我这个不懂医学的人对岳母病情也有了很清楚的了解。”

  何杰说,正是李雁教授配合讲解病情画的两张草图,帮助她的岳母坦然面对,积极配合治疗,“我觉得这两张图对我们特别有帮助,就一直保留着。”何杰从随身携带的装有岳母病历、CT报告单等资料的袋子里,拿出一张A4白纸,上面的草图,就是李雁教授几个月前所画。

  “他想办法帮我节约治疗费用”

  58岁的涂阳杰是洪湖市汊河镇杈头村五组农民,患有胃恶性淋巴瘤,2005年9月28日李雁教授给他做了手术。“我当时心情很低落,是李教授给了我勇气活下来,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涂阳杰说。

  当时涂阳杰还没有加入农村合作医疗,李雁教授就想办法为他节约治疗费用。“他为了给我省钱,让我每周一早晨来医院治疗,周五回家。我每次来,李医生都给我提前准备好床位和药物。我住院半年,感到李医生对我就像家人一样,我这样又没钱又没权的病人,有时心情还很急躁,他从未厌烦过。我观察他没有节假日,不是在病房,就是在实验室,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听说有人做手术要送医生红包,但我从来也没想过要送红包给李医生,想送点土特产,他都一概拒绝。他是个教授,却非常平易近人。”涂阳杰说,有次化疗前他发高烧,李教授在床边陪伴他,亲自观察了一个多小时,让他很感动。“他给我讲病情时爱画图,讲话很有耐心,我没读多少书,但我对我的病很了解,至今我还收藏着他给我画的十多张草图。”涂阳杰说: “现在我身体好了,这9年来,我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在生活,每年我都要来武汉和李教授会会面,和他聊聊天,心情很舒坦。我只想发自肺腑地感谢他这位好医生。”

  “每次咨询病情他从来不敷衍”

  55岁的姜华先生家在武昌,是一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2009年初,他妻子查出卵巢癌,后来转移到直肠。当年底找到李雁教授。“当李雁教授告诉我们要做手术时,我夫人很担心很害怕。手术前,李教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病情、他以往的治疗经验、手术会用什么方法,以及术中术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提出任何疑问,他都耐心地和我们仔细讨论,不懂的地方就画图解释。那些专业的医学知识,通过那些示意图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我们一下子就懂了。我们对手术的预后也有了自己清晰的判断,内心的恐惧没有了,我和夫人觉得都很坦然。”

  姜先生说,让他们很感动的是,手术前一天的晚上,李教授专门到病房看望他的妻子,询问是否对手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安慰。我们咨询过有的医生,能听到一句回应就不错了,很难再听到第二句。每次咨询李教授,他从来不敷衍我们,还细心地给我们画图讲解病情。现在,我夫人身体情况稳定,我们觉得,认识李医生真好。”

  “他的关怀短信让我们感动”

  在中南医院肿瘤科病房,记者昨日见到了82岁的患者刘女士,刘女士1998年被查出盆腔癌。

  老人的儿子,武汉理工大学宋老师说:“我们10年前认识李教授,后来一直经他治疗。李教授医术高明,让我们很信服。除此外,让我们更佩服的是他的医德。他非常耐心,我们多次找他看病,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解,用图画来讲述是他的习惯。我还记得去年,我母亲复查发现肿瘤有转移迹象,李雁教授建议做一种介入治疗。我们开始很担心,怕治疗危险大。李教授就用简易的示意图说明介入治疗会怎样做,医生如何控制风险等等,让我明白风险是可控的,也安抚了我的心情。后来母亲在81岁的高龄接受这种手术,术后,老人病情大为改善,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对李雁教授的医德医术更加敬佩。”

  最让宋先生感激的是,这十年来,母亲每次出院后,逢年过节,他们都会接到李教授的短信和电话,询问母亲病情及饮食情况,反复交待应注意的事项,“他心里记着病人,让我们很感动。”

  【媒体评说】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相隔万里,而是我们面对面,却无法理解对方。这是医患双方最为尴尬的距离,而李雁教授把这种距离,缩短在一张一张的草图里。

  ——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主播王宁

  李雁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通过这种孜孜不倦的绘图讲解,表达了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从而使医患之间不可能产生任何猜忌或误解,进而一道来对付共同的敌人——病魔。这样的良性沟通与合作,当然是共赢的,令人愉快的。

  ——南方都市报评论

  人之初,性本善。人心都是肉长的。倘若医方对患者多一些关爱和温馨,少一些傲慢和不耐烦;倘若患者对医方多一些信任和理解,少一些推测和猜疑,医患双方还会势不两立吗?而要做到这样,沟通是最重要的一环。

  ——人民网 作者 毛开云

  画万余张草图讲解病情,是医生责任心的体现,也是对患者的尊重,连六旬老汉都能看懂的草图,可见李雁教授是多么的平易近人,工作中又是多么的尽职尽责。这和那些金口难开的医生形成天壤之别。

  由此可以看出,高深的医学理论也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有时不是患者听不明白,实是医生没有耐心讲解,所以,才会搬出一大堆专业术语唬人。

  ——荆楚网 作者 郭双年

  【网友点赞】

  网友“紫翼”:

  我女儿每次生病我都会问,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照顾好她。可是有些医生根本都不回答,直接叫你去拿药!像这样跟患者说明病因的医生太少见了。要是医生大部分都这样该多好。

  网友“亦正亦邪”:

  中国需要这样的医生,说个实在话,患者大部分都挺有礼貌,一上去都是“你好”、“大夫”、“请问”这样开头,而好多医生别人多问了几句或者医生说的不是很明白想让医生再讲讲,医生就开始不耐烦了,难道患者想对自己的病情了解透一些有错吗?

  网友“蓝色标记”:

  中国多一些这样有责任心有耐心的医生该多好啊。其实他也没做什么,只是尽到了一个医生该尽的职责,值得一赞。

  网友“老^_^龘”:

  那年大冬天我做手术,一实习生把听诊器的听筒放在衣服口袋里捂热,别的医生连同教授都是把听诊器挂在外面,听筒冰冷冰冷的,而实习生的听筒却是热乎乎的……十五年了,虽然不知道你的名字,可我记得那热乎乎的听筒,温暖的双手,那一颗为别人着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