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宜红茶全球推介会在武汉启动 百年香茗重焕生机(图)

发布时间:2018-10-12 15:56:32来源:荆楚网
    

宜红1.jpg

  荆楚网消息(记者周晓燕 通讯员袁平、李重庆)10月12日,宜昌“‘宜红’茶全球推介暨品牌振兴研讨会”在武汉启动。此次推介暨研讨活动由省农业厅、宜昌市政府主办,宜昌市农业局、夷陵区政府、萧氏茶业集团承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中茶所副所长江用文,省及宜昌市相关领导以及商界精英,萧氏集团经销商、大客户等1000余人到场参加。

  推介会在宜红历史影像展示中拉开序幕,宜昌市非遗中心白晓萍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了宜红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宜红”厚重的文化底蕴及产品品质。两大茶叶权威机构人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分别作了《茶叶产销形势与红茶发展趋势》和《协力提升宜红品牌的影响力》主题报告。活动现场,来自全国的知名茶叶专家、文化学者通过密集的交流探讨茶叶发展现状、市场格局及未来趋势,把脉湖北茶产业发展方向。

  据了解,宜昌市是全国的产茶大市和名优茶的优势产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千亿茶产业强省”战略的指引下,宜昌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提升绿茶、振兴红茶、发展黑茶”的发展战略,茶叶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均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宜昌茶叶面积达95.97万亩,产量7.47万吨,综合产值近110亿元。茶叶面积、产量居全省第二位,综合效益居全省第一位。

宜红2.jpg

  推介会上,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被授予“‘宜红茶’核心产区,‘冷后浑’现象发源地”。据介绍,夷陵区位于北纬30度,是茶叶的黄金产业带,也是宜红茶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是“国家级出口柑桔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区茶产业覆盖8个乡镇145个村,茶园面积23.4万亩,产量2.43万吨,综合实力排名位居湖北省前列。近年来,夷陵区加快主城融合,在宜昌市构建百亿茶产业体系中,着力体现夷陵担当,今年9月,茶旅小镇、川崎茶机械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三峡茶谷茶产业项目在夷陵区三峡茶谷产业园开工建设。茶产业现已成为宜昌名副其实的绿色朝阳产业,在带动农民增收、精准扶贫、农业增效和农村增绿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次活动中,来自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多国的大型采购商与包括萧氏茶业集团在内的宜昌“宜红”多家生产企业签订了采购协议,采购金额达2.8亿元,实现了“宜红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渠道的高效对接。

  链接:百年宜红茶背后的故事

  宜昌红茶,简称 “宜红”,又称宜红工夫茶, 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三大工夫红茶”之一。

  宜红制作兴起于清道光年间,时有广东商人钧大福领江西茶师在宜传授红茶采制技艺,并设庄收购,经汉口运广州出口英国及欧洲各国,并通过“万里茶道”畅销到俄罗斯、中亚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有“中国机制茶之父”之称的冯绍裘在夷陵邓村培训茶叶加工技术时,依靠敏锐的嗅觉在仓库里发现了一种带有清幽兰花香的高香红茶,冲泡时茶汤红艳透亮,滋味鲜醇回甘,冷却后呈乳状,即常说的“冷后浑”现象,是高品质红茶才具有的鲜明特质。经冯绍裘精心挑选出来,分装出口,受到了当时苏联茶师的一致好评,被认定为外销高级红茶,宜红由此蜚声中外,出口量一度占到我国出口红茶总量一半以上。夷陵区档案馆有文字记录 “出口一吨红茶能换回10吨钢材或20吨小麦”,足见宜红茶叶在当时的出口地位之重。

  2018年,“宜红”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如今,“宜红”已被确定为“宜昌城市新名片”,成为宜昌的重要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