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要闻一

更多

[人才]人社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成就和经验

发布时间: 2012-10-30 15:19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进入电子报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能力和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发展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成就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积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努力提升服务社会就业与人才队伍建设的能力,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用人找市场、求职找市场的观念已在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中确立、成为共识,市场配置人力资源已被整个社会所接纳。据统计,2011年,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接待流动人员33653万人次,登记要求流动人员19118万人次,帮助7597万人找到了工作或转换了工作岗位。

  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已经形成。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共设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6万家,从业人员37.8万人。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并重、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人力资源服务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服务行业,规模逐步壮大,并纳入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服务已发展成为包涵招聘、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人员测评、人力资源信息网站、高级人才访聘、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员派遣、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内容的服务体系。各项服务的业务量逐年增长,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党的十六大以来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从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建设到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发展目的上,要明确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必须更好地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是摆在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突出位置的一项工作。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也迫切要求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在这些工作中人力资源市场都承载着重要的职能。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总体供给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总量、素质、结构的要求和人的就业和发展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是在发展方向上,要明确牢牢把握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重要在于基本完成了从统包统配向市场化配置的根本性转变,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已经确立。要通过不断健全市场配置机制,进一步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就业与自主用人,激发用人单位、求职主体和市场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促进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相互选择、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三是在发展思路上,要明确一手抓公共服务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服务产业。人力资源市场包含公共服务体系,也包含经营性服务体系。促进两个服务体系共同发展,是我们在长期改革发展中采取的一贯方针、积累的重要经验。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发展,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必须坚持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提供均等、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一手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满足人力资源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是在发展格局上,要形成多元投入、共同发展的服务体系。经过多年努力,人力资源市场初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其中政府所属公共服务机构及国有性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占据人力资源市场主体,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展强劲,港澳台及外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方兴未艾。必须要继续鼓励各类资本依法投资人力资源市场领域,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吸引国境外资本参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格局。

  五是在工作管理上,要明确一手抓法规制度、一手抓监管的执行和落实。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三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管宏观、管根本、管长远,要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发展需求,努力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等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加强监管队伍建设,丰富监管手段,确保监管成效,不断提高工作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本文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