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要闻

这堂五四晚会上的科学精神课,你有认真听吗?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6日17:02 来源: 科技日报

张盖伦

青年演员白宇戴了眼镜,手里拿本共产党宣言。此刻,他是老师。

“这堂课,我们就来讲讲科学精神。”

白宇

科学精神并不虚无缥缈,它真实地体现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身上。

“追求真理,热血报国,从来都是科学精神的一体两脉。”他说,“科学,呈现于图纸 、公式、推理,每一位科学大师的精神汇成了国之血脉。”

在央视五四晚会的科学精神课里,出现了由五位大学生诠释的五位科学大师——竺可桢、李四光、邓稼先、陈景润和师昌绪。

名字你我或许都熟悉,但他们的故事仍能讲很久。

竺可桢(1890-1974)

他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在美国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1918年回国之际,面对的却是满目疮痍。当时,中国仅有两座测候所,而且都由外国人控制。他感慨,这是一种耻辱。

1927年,中央研究院创办,蔡元培找到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任所长。任所长16年来,竺可桢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国设立了百余个气象观测点。1930年起,中央气象研究所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也是中国独立发布气象预报的开端。

对浙江大学来说,竺可桢这个名字,更具特殊意义。他是浙大风雨飘摇之际的校长,战火之中,他带着浙江大学1000多名师生走上西迁之路。

他本不愿当这个校长,“不善侍候官长,亦不屑为之”;但“若于浙大有所补益,亦愿全力以赴”。

他说,想要让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首先应该培养一种“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他还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千万不要有做大官赚大钱的想法,否则就有变成贪官污吏的可能。

浙大在抗战硝烟中奇迹般崛起,被人称作“东方剑桥”。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分管生物和地学领域。

竺可桢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有他开拓的科学事业,还有从1936年到1974年间共计800多万字的日记。

去世前一天,竺可桢仍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和风力。

五四晚会上的竺可桢,浙江大学蒋博文饰

李四光(1889-1971)

这位新中国地质学奠基人,小时家境贫寒。14岁时,他独自到省城求学,填资料时写错了名字,才阴差阳错成了李四光。

他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也在北京大学教过书。新中国成立后,本已留在欧洲从事科研的李四光,和妻子一起回国。

他用实地考察,证实了中国冰川遗迹的存在;他运用地质力学原理,建议中央将石油普查工作作战略东移,帮助发现大庆油田,之后,又找到了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粉碎了“中国贫油论”。

他一直念兹在兹的是地震预报。在生命的最后7年,李四光还指挥和领导着中国地震预报的工作,也曾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地震的预兆。他提出了地应力测量的概念,认为通过观测地应力情况可以预报地震。

不过,这些工作他还来不及总结,便溘然长逝。

李四光有句名言——“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他曾说,搞科学研究,心只管细,胆只管大。“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

五四晚会上的李四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杜俊鸿饰

邓稼先(1924-1986)

这位两弹元勋的名字,已经感动过无数人。

1958年,34岁的邓稼先接过研制核武器的任务,从此走进大漠荒烟,从此隐姓埋名,从此再也顾不上小家。

“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在调动工作之前,邓稼先这样对妻子说。

他“消失”了。有时突然回家,然后又突然离开。邓稼先的工作保密性太强,他不能多说,妻子不敢多问。

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一代人完成了其他国家五代科学家完成的任务。他进行过32次核试验,32次中,有15次是亲自在现场指挥。

核弹制成后,要再次全面检查各项参数,各个部件,插好雷管,运送到基地进行核试验。在这之前,需要科学家签上名字,表明核弹已经准备就绪,可以点火。

邓稼先,就是签字的人。

杨振宁曾经写:“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长期和核物质打交道,核辐射侵蚀着邓稼先的身体。身体情况的急转之下,发生在一次核弹试验后。核弹没有如期爆炸,邓稼先亲自去寻核弹碎片,遭到了严重的辐射损害。后来,他患上直肠癌。

结婚28年,邓稼先和妻子真正的相处时间,只有6年。在他投身核武器研制后,两人共度的日子,只有邓稼先生命中被病痛折磨的这最后一年。

临终前,邓稼先说,如果生命可以再生,他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五四晚会上的邓稼先,清华大学李凌霄饰

陈景润(1933-1996)

他是数学名家,也是七八十年代时众人心目中的科学偶像。

他在文学作品中的最大特点,就是“痴”。仿佛除了数学,再没什么能挤进他的精神世界。

70年代,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时,陈景润住在中关村88号楼单身宿舍,房间6个平米。他独自一人和难题较劲,草稿纸用了三麻袋多。形成对比的是,1965年,布赫斯塔勃等证明“1+3”用的是大型高速计算机。

他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

曾经,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被台湾占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陈景润甘愿放弃这一机会。

人们说陈景润是天才,但他在数学上花的时间,投入的心血,也同样远超其他普通人。

1981年,陈景润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也就是今天的中科院院士。陈景润还发起创建了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也是中国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陈景润说,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的。

图注:五四晚会上的陈景润,厦门大学于清川饰

师昌绪(1918-2014)

他被国外同行称作“中国高温合金之父”。因为他,这一涉及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的核心材料在我国从无到有,并摆脱国外掣肘;也是他,开创了我国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倡导材料科学基础研究与工业应用相结合。

1965年,师昌绪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叶片,这种叶片装备了我国上个世纪60至90年代生产的大部分先进发动机。

师昌绪一向重视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当年,大家普遍认为科研院所应该搞理论,但师昌绪觉得,搞材料研究,就是要把材料用上去。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时,师昌绪把眼看没人管的几十个材料腐蚀数据网站管了起来,把腐蚀试验站的数据监测分析建设列为基金委重大项目。待到日后国家大型建设工程上马,大家才感慨他的目光长远。

人们说师昌绪爱管“闲事”。凡是于国有利、于民有益的事,师昌绪都要管一管。

比如,他和其他几位院士联名,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2000年前后,又向国家建议组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国家纳米工程中心。

师昌绪一直在工作,早8晚4,一周五天。他感慨,一般人60岁退休,我已经多干了30年,也算对得起国家。

他曾这样写:“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图注:五四晚会上的师昌绪,西北工业大学郭凡溥饰

这些科学大家的名字,已经写入历史。

当然,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串串熠熠闪光的名字,共同铸就共和国科学的丰碑。

前辈开创的事业,此时可能已经鲜花着锦,也可能依旧荆棘密布。

青年科研人员仍要手擎旗帜,前赴后继,上下求索。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

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

【纠错】编辑:张惟乔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