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第十五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开幕。图为观众在中国移动展区体验5G远程驾驶。
湖北承东启西、接南转北、位居长江中游要冲,通江达海、辐射八方。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中,湖北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环球》杂志记者/刘明
2013年7月和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两次视察湖北、考察长江,指明了湖北从长江走向世界的基本方略。
如何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国在思考,中国更在实践。湖北承东启西、接南转北、位居长江中游要冲,通江达海、辐射八方。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中,湖北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如果把长三角形象地比作长江这条巨龙的龙头,那么湖北就是名副其实的龙腰。龙腰与龙头、龙尾相互呼应、协调互动,必将形成长江经济带全新的大保护、大发展格局。
在这样的格局下,湖北进一步从长江走向世界的实践,将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在中部内陆省份的生动体现。
创新产业承接方式,推动经济升级发展
产业是发展的支撑。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必然结果,也与抓住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历史机遇,吸纳、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息息相关。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加快。但是,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偏向海外居多,有必要进行引导。其中,建立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和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不失为回应“产业流失”的一项可行选择。
湖北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黄良港表示,要支持沿江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做大做强。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之所以更多流向越南、印尼等国而非内地,是因为内地的综合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与这些流入国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引导产业转移,着眼点应放在促进内地形成综合成本新优势上。
目前,国家在长江流域设立了若干产业转移示范区,但一些示范区还仅仅是一块“牌子”,既没有具体的支持政策,也没有集聚起优势产业。黄良港认为,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经济政策,是国家早已明确了的政策方向,但从多年来的实践看,相关政策还需进一步细化、实化。他建议以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依托,以稳定就业为目标,以做优做强实体产业为根本,出台更有力的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如税收减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等倾斜性政策,重塑内陆地区成本优势,在产业和人口承载力较强的长江中游省份,建设若干大规模的产业转移集聚区,防止出现类似欧美国家制造业空心化的现象。
黄良港还表示,要进一步支持湖北等长江中游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合作建设产业园区。如果说苏州中新工业园、青岛中德生态园等是国际合作的典范,那么广东广西共建的北部湾跨省经济合作区,则是国内这一方面的成功实践。通过加强引导和支持,推动沿海发达地区与湖北等长江中游地区合作,采取共同出资、共建共管、利益共享等“飞地经济”模式,不仅可以促进产业、资本、技术转移,还可以促进市场理念、开发经验、管理模式转移,实现东部与中西部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40年前出现在中国大地的改革开放,崛起在海岸线。
今天,打造中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历史使命,光荣地落在了新时代改革开放者的肩上。在这一方面,湖北刻不容缓,也责无旁贷,更独具优势。
近几年来,鄂、湘、赣等长江中游地区发展明显提速,成为全国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但相比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改革还有很大潜力,开放仍需要更大勇气。
2017年4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其战略定位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成为中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湖北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目标是:经过3至5年改革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力争建成高端产业集聚、创新创业活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根据国务院批复文件,湖北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96平方公里,分为武汉、襄阳、宜昌三个片区。三个片区既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又独立发展,努力构筑各有侧重的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
其中,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际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武汉人常说,这里是近代洋务运动的重要发源地;武汉也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有“货到汉口活”之誉,历史上就是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今天,武汉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同时集多重国家改革试点示范于一身,可望进一步形成改革开放的新优势,更好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而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立足中部,辐射周边,服务长江经济带,着力在内陆地区创新贸易和投资管理模式、扩大产业对内对外开放、打破市场壁垒、鼓励创业创新。这样系统性的探索和实验,可望形成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新引擎、创新转型新示范、对外贸易新枢纽和国际物流新中心。
培育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新时代的长江经济带,必然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必然要走创新驱动、内涵发展之路。
在国际科技和产业加速变革、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要实现量质并进的叠合发展,创新是关键的引领。
近年来,武汉以东湖高新区为载体,开展了大量改革创新,已然把武汉再次推到中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前沿。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戴希认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以来,以体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积累了不少新经验,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推出以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即下放处置权、扩大收益权、探索所有权)为核心内容的“黄金十条”。在模式创新上,建设科技+产业+金融、基地+服务、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平台。在带动辐射上,通过托管、一区多园、园外园等形式,探索东湖示范区与周边地区协同创新和发展的路径。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以来,区域内企业总收入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目前,示范区已在武汉周边城市建立24个园外园,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的转化。
为更好发挥东湖示范区的创新驱动引领作用,戴希建议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改革政策,扩大到武汉各城区和武汉城市圈各专业园区,更加充分地释放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的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法两国领导人推动下,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示范城总体规划已经形成,用地管控、生态保护等基础性工作开始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布局。
2018年10月26日,第五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蔡甸区)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发布了中法武汉生态城控制性规划(以下简称控规),这是继生态城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之后,城市项目入驻建设前的法律性文件,控规的出台标志着示范城进入全面项目阶段。
武汉市蔡甸区委书记、生态城管委会主任陈新垓介绍说,从2018年到2027年,生态城将用3年时间形成雏形,5至8年时间出形象,10年时间基本建成对接融入“一带一路”的开放平台、建设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新城和展示“三化”大武汉(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建设成就的靓丽窗口。
展望2019年,陈新垓自信地告诉记者,你们即将看到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
对于这样的画面,我们充满着期待;对于湖北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的新作为,历史充满着期待。
来源:2019年2月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