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4日,全国人大2019年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报道团来到湖北,聚焦武汉、荆州、宜昌生态环境建设。
荆楚大地上,护一江清水,展生态画卷,让央媒记者点赞。
东湖有望明年实现全域Ⅲ类水质
7月21日,采访团成员来到东湖景区。“真漂亮!”风景秀丽的东湖,让大家眼前一亮。“几十年前东湖并不是这样。”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李国斌介绍,上世纪80年代后,东湖入湖废水急剧上升,到上世纪末,水质变成劣Ⅴ类,“那段时间,一到夏天,东湖臭味远扬,更别提游泳了。”
本世纪初开始,湖北省、武汉市开始对东湖进行全方位治理,水质恶化趋势逐渐得到控制。2008年后东湖水质整体达到Ⅴ类,2014年东湖部分主湖水质间断性出现Ⅲ类,2019年东湖最大子湖郭郑湖水质连续6个月稳定在Ⅲ类水平,并在3月份突破性达到Ⅱ类水平,创40年最好水质。
李国斌说,目前,东湖已实施武汉市“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划定了水域线、绿化用地线、外围控制范围线,水域线、绿化用地线之内不得任意开发,确保东湖及周边不过度开发建设。同时,推进东湖排放污水全截流、湖塘清污、水生态微生物修复等工作,“我们将争取让东湖在2020年实现全域Ⅲ类水质。”
1万多渔民告别“靠水吃水”
7月23日,61岁的张圣元被央媒记者层层包围,他从“捕鸟大王”到护鸟人的传奇人生,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
出生在洪湖岸边的张圣元,从小捕鱼。上世纪90年代开始,洪湖兴起围网养殖,更有渔民使用“迷魂阵”等方法捕鱼,水中逐渐无鱼可捕。鱼没了,渔民就开始捕鸟。张圣元因每次捕获鸟类数量最多,被称为“捕鸟大王”。
2003年的一天,张圣元一次捕鸟过程中,被当地巡逻队员抓住。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教育下,张圣元的思想有了转变。“水臭了,鱼没了,鸟也没了,总不能我们这一代,就把子孙后代的路都断了啊!”
保护区工作人员见张圣元熟悉洪湖情况,家庭也有困难,便吸纳他为保护区管护人员。自此,张圣元成为一名巡护协管员,一干就是16年。
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洪湖用了70天,完成全部围网拆除计划,共拆围18.7万亩,收购渔船1559艘。洪湖共有12295位渔民,像张圣元一样上岸,告别“靠水吃水”。
为让渔民有告别“靠水吃水”的底气,洪湖市、监利县按照“一套住房、一个工作、一份保障”的标准,安置渔民。涉及拆围的渔民把生活座船上交政府,所得补贴就可以支付安置住房费用。如果不够,政府以每人不低于25平方米的面积兜底补贴。此外,每户渔民至少有一人可享受推荐就业。年满60岁的渔民可获得生活补助。
如今,洪湖核心区域水质达Ⅲ类。野生荷花和菱角恢复近10万亩,到湖区越冬的鸟超过10万只、夏候鸟超过3万只。洪湖水浪打浪的美景初步重现。
“关改搬转”拓展新天地
“兴发的新路,从‘关’开始。”7月24日,在宜昌市兴发集团总控室,董事长李国璋向记者们介绍了企业的转型之路。
兴发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紧邻长江有22套化工生产装置,为集团提供着重要的收入来源。
李国璋说,“在‘关’和‘搬’中,实现企业转型,是我们的发展之道。”
兴发集团拆除了超过12亿元的资产,在搬迁过程中同步实施技术改造。企业成为全国首批通过草甘膦环保核查的4家企业之一,合成收率提高5%以上,能耗降低20%以上,实现行业重大突破。
兴发还瞄准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公司生产的电子级磷酸、硫酸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畅销韩国、日本等国家。公司自主开发和掌握了有机硅生产核心技术,工艺控制和成本消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兴发不是个例,作为宜昌第一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化工产业在宜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该市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对全市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134家化工企业实施“关改搬转”。截至去年底,已关停30家,实施技术改造33家,搬迁2家,转产3家。
关停只是手段,转型才是目的。
宜昌按照打造世界一流专业化化工园区标准,积极推进姚家港化工园、宜都化工园的规划和编制,拟投资152亿元和61.5亿元,分别建设姚家港绿色循环化工园和宜都化工园区。目前,场平工程、道路、集中供热、废弃物集中处置等工程正抓紧建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鹏 通讯员 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