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省金融领导小组办公室、省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向社会发布了2018年度湖北省金融生态指数。省金融生态办自2009年起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去年首次向社会发布了2017年度湖北省金融生态指数,对社会各界关注、了解我省金融生态环境和相关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发布的2018年度金融生态指数是全省金融生态环境的最新反映,更是对上年全省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的一次检阅。
2018年度湖北省金融生态指数出炉
我省致力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与金融机构更好地生存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所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总和。为推动各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省金融生态办结合相关理论和我省实际设计了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又称湖北省“金融信用市州县”考评体系,评价结果即“金融生态指数”。为引导各地贯彻“信用促信贷”的环境建设理念,当前湖北省金融生态指数进一步细分为“信用培植”“信用增进”“信用平台”“信用维护”“信用使用”等五个分指数,按百分制得分划分为四个等级,80分以上为A级,70到80分之间为B级,60到70分之间为C级,60分以下为D级,其中A级为考评达标等级。
2018年度“金融信用市州县”考评工作在政府部门、一行两局、金融机构等单位的报数支持和统计协作下圆满完成,经过对4000多组数据的采集、汇总、测算、审核,全省及13个市州、4个直管市区、78个县市区的年度评价结果已出炉。
全省金融生态环境变中求稳总体平稳
2018年湖北省金融生态总指数80.19分,保持了A级评价等级。“信用培植”指数、“信用平台”指数和“信用使用”指数评价均为A级,“信用维护”指数与“信用增进”指数分别为B级和D级。13个市州金融生态总指数均为A级,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武汉市、荆门市、黄石市、荆州市、孝感市居全省前五位。82个县市区(含直管市区)的指数值在90分以上的有6个,80到90分之间有73个,70到80分之间的有1个,60到70分之间的有2个。
这一评价结果来之不易。2018年是全省金融生态环境面临变革与挑战的一年,全省经济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加快转型发展,取得7.8%的增速,实现了稳中求进,为保护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但挑战也无处不在:企业行为模式受成本上升、市场回落、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到位等影响产生变化,对金融服务提出新需求;“严监管”政策下资管新规和配套措施出台,在全面掌控风险的同时也将风险向表内挤压,给以传统信贷经营为主的基层银行带来更大风控任务;政府职能加快转型,更重视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代替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各类行为与支出也受机构改革、债务追责机制等因素趋于谨慎,对政银合作产生新影响。
面对上述变化,2018年全省金融生态建设工作明确“促发展、防风险、强机制”的思路,一手抓“监测通报机制”,定期开展省、市、县三级金融生态环境监测,做好形势变化的勘察分析和风险预警;一手抓“建设任务清单责任制”,推动各级金融生态建设成员单位守土有责,对辖内金融生态环境及时修漏补缺,为维护金融生态环境交出一份良好答卷。
主动培育信用主体承接金融资源
有贷款需求的个人或企业常因为财务不规范、缺乏信用意识和对口金融服务信息等问题,无法迈过信贷门槛。开展企业、农村、社区、区域四大信用工程,根植“守信重信”意识,激活“信用细胞”,是我省金融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信用培植”指数评价各地面向实体经济主动培育多层次信用主体的情况。2018年全省各类信用主体稳中有增,“信用培植”指数87.97分,比上年提高4.54分。2018年末全省新增7330家贷款企业,同比增长12.67%,其中A级(此处A级信用对应国际通用10级信用评级体系中的A级,指经评估还本付息能力高于中上等水平,属信贷安全级别。)信用企业5736家,同比增长12.65% ;创建“信用乡镇”1012个,同比增加4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98.64%;面向全省88.53%的社区开展了小额担保贷款业务,覆盖率同比提高8.53个百分点,向创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同比增长2.4%,增速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开展企业上市培植计划,全省382家企业纳入第二批上市后备企业“金种子”库,首批200家“银种子”企业在培育中。
积极打造信用服务平台促进信息对称
银企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原因。加快建设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将可用于识别信用状况、产权归属、风险状况的重要数据资料归集在公共平台,促进融资各方信息共享,是衡量金融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信用平台”指数主要评价各地开展上述各类信用平台建设的情况。2018年全省多类型信用服务平台日趋完善,“信用平台”指数为98分,比上年提高32.83分,等级上升两级。在政府主导下,各地征信、产权交易、风险监管等方面的电子或实体平台日趋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统筹推进,全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在吸取部分地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县域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不断落地,全省总计有77个县域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林权、滩涂权、采矿权等产权类型的登记、交易平台,另有3个县域已启动建设;小贷公司监管保持全覆盖,全省小贷公司全部纳入省级风险监管平台。
强化各方联动维护地方信用环境
积极防范、妥善处置各类金融风险,是健康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特征。2018年末全省不良贷款率在中部六省最低,信贷风险总体处于可控区间;但全省不良贷款余额有所增长,说明我省仍处于金融风险高发、易发期。
“信用维护”指数主要评价各地主动防控、化解金融风险的情况。2018年全省信贷风险防控工作承压前进,该分项指数72分,比上年降低14.86分。各地政府积极落实当地防风险指导性文件,将主导化解1-2笔大额不良贷款作为金融生态建设重要任务,全年共化解65笔大额不良贷款,金额合计46.8亿元,起到“抓大头、抓苗头”效应。积极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债权,推动“银、法”合作共同组建专班、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创新清收手段等,提升全省金融债权案件诉讼、清收效率。截至2018年末,全省执结金融债权案件5471件,金额累计184亿元,同比增长32.45%。对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的打击整顿进一步加强,全年未出现金融乱象引发社会风险。
政府主导为各类融资活动增信
民营和小微企业经营不确定性较大、合格抵押品偏少,要实现持续的金融支持,更需财政资金引导增信、分险。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各地政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注资融资担保机构,推广创新增信服务,助力改善实体经济融资。
“信用增进”指数主要评价各地政府运用财政杠杆效应和配套政策,为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的情况。2018年在政府支出趋于谨慎,前期代偿压力递增的背景下,多渠道融资增信工作继续迎难而进,“信用增进”指数为55.67分。截至2018年末各级政府财政出资814亿元,为“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提供融资增信,其中137.6亿元以贷款贴息和续贷过桥等形式,直接帮助实体经济“降成本”,全省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同比增长1.74%。“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有效推进,全部市州和59个县市区开展了这项政府引导、保险增信的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2%。“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加快,全省利用该平台为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增信,实现交易3366笔,同比增长34.4%;成交金额2437亿元,同比增长22.5%。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取得有效进步
信贷融资、直接融资等资源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程度,是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直接反映。2018年全省多领域信用资源积极跟进实体经济发展,“信用使用”指数87.83分。信贷投放平稳增长,2018年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76%,高于全国水平2.26个百分点,其中新增贷款6177亿元,居中部六省第一;全省121家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有85家经考核达到央行关于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用于本地的标准,确保信贷资金回流县域发展。全省企业参与直接融资速度加快,在上市审批关收紧,资本市场新企业“入场率”不高的情况下,全省2018年新增5家主板上市公司,同比多增3家;此外新增9家新三板挂牌公司;43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
2019年继续打造湖北金融生态高地
省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宋军表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相似,‘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那么在金融的生态环境中,各类金融机构与所服务的实体经济主体,以及围绕银企关系所涉及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信用中介等,也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无论是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还是打好防风险攻坚战,都不宜顾此失彼,也不宜孤军奋战。金融生态环境里,‘山’‘水’‘林’‘田’‘湖’各有其权益,要形成更高层面的协调机制,把各类金融行业发展纳入统一框架。在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等工作上做实‘几家抬’的合力,在防风险工作上达成多层面协同作战,更好的疏通彼此间的关节与筋脉,促进相关各方共生”。
当前,全省金融生态环境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央行的定向输血支持传导到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通道亟待疏通;部分地区不良贷款沿资金链、担保链发酵带来的风险复杂化,与基层处置渠道的单一低效形成矛盾,多元化风险处置机制亟待加强。对此,2019年金融生态建设将以信用培育和信用维护工作为重点,推行“3个+”信用培育模式,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年”活动,增强“几家抬”合力;强化政、银、企、担对接机制,促进多方互信合作,提高金融维权效率,共同化解金融风险。并将服务金融中心工作要求,进一步精炼和改进评价体系,更好的发挥金融生态建设“指挥棒”效应。(周翔王晓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