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殷珂 冯研 通讯员 叶光华
“你们把这钱拿去,给村里买点防控物资吧。”28日,当大冶黄石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塘桥村的村干部在徐家庄湾给村民测量体温时,湾子里的抗美援朝复员老兵、八旬老党员陈金林,把自己攒下来的1000元钱交给了他们。
提起84岁的陈金林,村里人个个都竖大拇指。1936年,陈金林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6年3月,时年20岁的他满怀一腔保家卫国的热血,瞒着父母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军事训练中,他勤学苦练,各项专业训练科目考核成绩优良,被授予“一级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被编入沈阳军区3044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73师榴弹炮兵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入朝守备,1958年5月凯旋回国。
回国后,由于表现积极、成绩突出,1959年3月,陈金林被部队送往北京炮兵学院学习,1960年3月转入南京汤山炮兵学校学习,1962年1月学习期满毕业,分到原部队任炮兵排排长,1963年12月复员回到家乡徐家庄湾。
据陈金林的军人档案记录,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他不怕困难,吃苦在先、冲锋在前,军事技术过硬,曾多次荣获“技术能手”称号,1次荣获“三等功”,是一位优秀的革命战士。
“陈金林老人不仅是一名军人典范,更是一面党员旗帜。”据塘桥村党总支书记潘恒祥介绍,陈金林是一位正排级军转干部,理应享受一些政策待遇,但他从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自谋职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默默无闻作贡献。
1963年复员后,陈金林当过老师,做过大队民兵连长,务过农,出外打过工。这期间,他从没在组织和群众面前居功自傲,给组织添麻烦,他把军人的荣耀珍藏在美好的记忆中。每次党员学习,他第一个到;每次交纳党费,他第一个交;每次开展活动,他从不迟到早退;他还主动为村“两委”出谋划策,描绘塘桥发展蓝图。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他很想进入一线战斗,多次主动请缨参加志愿服务,村党总支考虑到他年纪太大,婉言谢绝了他的请求。于是他把子女们平时给他和老伴的零用钱积攒到1000元,捐赠给塘桥村用于疫情防控。
“我老了上不了前线,献点爱心总可以吧!”这就是一个八旬老党员、退伍老兵的爱国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