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首个“四十五证合一”营业执照发出 商户网上申报现场10分钟领证

发布时间:2018-06-02 07:43:19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通讯员张镝 夏蕾 记者马辉 张延)6月1日,是我市全面实施“四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首日。

当天上午10时许,万事通(武汉)电梯有限公司的办事员谷曼,来到武汉市民之家的武汉工商窗口办理营业执照。工商人员看到公司经营项目中,除了有“电梯安装、电梯配件、电梯咨询、电梯服务、电梯软件开发”等与电梯有关的项目之外,还有“家用电器、服装鞋帽、文化用品和货运代理”等,于是告诉谷曼,因为公司经营项目比较多,像“货运代理”项目过去是要到交通部门办理有关“货运代理”的手续,现在就不用了——因为实施“四十五证合一”,工商部门一个部门、填写一套资料,就可以“信息共享”。

由于之前在网上已办理了公司名称核准等一些前期手续,当天谷曼仅用了十多分钟便拿到市工商局颁发的首个营业执照。“原先总听说办执照很难,实际办了才知道不是想象的那样。”他感慨不已。

在武昌区政务中心,市民王女士一早赶来办理营业执照,“听说今天开始可以‘四十五证合一’,所以特地等到这一天”。王女士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花费40分钟办完所有手续,3日后便可领取新的营业执照。以前在不出现任何意外的情况下,办理营业执照需要5个工作日。

为减少等候时间,武昌区政务中心开设了16个窗口办理“四十五证合一”业务,增派5名工作人员,指导群众按照“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模式办理新营业执照。

当天,武昌区政务中心共受理了218家企业(个人)营业执照办理业务,数量居全市之首。

武汉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在2015年实行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商事制度改革,2016年推出“五证合一”改革,2017年推行“二十八证合一”改革。

今年,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行“二十四证合一”、湖北推行“二十七证合一”的时候,武汉又快马加鞭,全面推行“四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的改革,走到了全国商事改革前列。

观察人士表示,此次涉及21个部门的45类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市场准入制度性交易成本。

链接>>>

企业起名更简单 九成企业名称“网上办”

去年8月1日,武汉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制度改革,依托开发建设的“企业名称智能申报系统”,实现名称登记“自主申报、自助查询、自动比对、自主选择”。从此,在武汉开公司取名字更便捷——申请人足不出户可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企业名称的自主申报,还可实时查询申报结果。数据显示:去年8月至12月,全市企业名称申办总数达14.51万件,有九成的名称是通过“网上办”。

多证合一,为“马上办”创造条件

早在2015年9月,武汉市就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率先实行了“三证合一”的登记制度。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2016年9月,市政府在武汉全市实行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随后,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2017年8月1日,武汉市又正式实施“二十八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为扩大“多证合一”改革范围,涉及21个部门的45类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完毕后于今年6月起全面实施。

容缺审批,加快“一次办”的步伐

公司在注册登记时,常常会因缺少一些材料,重复往返到工商部门办执照手续。为减少企业筹备时间,让企业尽快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武汉市工商局于2018年4月推出了“容缺审批”制度。如果企业只是缺少非关键性材料,或非关键性材料存在缺陷、瑕疵的,可先写“在期限内补齐材料”的承诺,工商部门可先行受理,并开展相关审核、批准程序,待企业材料齐全后,即时核发执照。

工商部门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时限、减程序”,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已达110.85万户,其中今年以来新登记市场主体5.41万户。 (记者马辉整理)

推动作风转变 提升政府服务

5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去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包括武汉市“优化营商环境”等4个方面的工作被国务院点赞。

关键词:“三办”

去年3月份以来,我市大胆探索“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基本做到“进一个门、跑一个窗、上一个网”就能办好所有的事,力争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服务最优的城市。

如今,武汉公布的9653项“三办”事项中,4820项实现“马上办”,约占50%;7745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占80%;430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约占45%。每个市级审批服务办理事项的时限,比法定或原承诺时限平均压缩10.6天。目前,15个区全部组建行政审批局,推进审批职责、机构、人员“三个全集中”,实行“一个机构、一个窗口、一枚印章”管审批。优先推行“网上办”,“云端武汉·政务服务大厅”已覆盖15个区政务服务大厅、171个街镇政务服务中心,全市审批服务一个数据库、一朵政务云、一张政务服务网基本实现。

关键词:“四大资智聚汉工程”

近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聚焦武汉。为依靠强大的科教和人才优势提升营商环境,武汉市突出“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去年,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热潮涌动,校友项目签约金额1.3万亿元,占招商引资总额的50.4%。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成果丰硕,在全国率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实现206项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总金额244亿元。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空前活跃,引进获诺贝尔奖科学家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8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92人。2017年6月22日,武汉市出台《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实现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的目标。去年,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创历史新高,30.1万名大学毕业生留汉,新增落户大学生14.2万人。

关键词:“千局联千企”

继去年我市启动“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后,今年5月22日展开新一轮“千局联千企”活动。截至5月29日,1092名参与活动的市管局级干部中,已完成与企业联系对接的有1060名,占97.1%。去年,全市1026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1026家重点企业,引导结对干部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项目代办服务员、企业发展勤务员、招商引资信息员,促进了一批惠企政策的落地,解决了一批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共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3266个,已协调解决3244个,解决问题比例99.3%。

关键词:“108将”

为重拳整治干部服务精神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率低下,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今年3月,武汉市组建新一批“108将”,成立15个组,以企业和投资者诉求为风向标,按照“哪里问题突出就巡查哪里”的要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深入园区和企业,以市区两级党政机关、基层站所为重点对象,以影响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涉企涉才政策落实情况、干部作风问题为重点内容,以此推动各部门作风转变、服务提升,优化武汉营商环境。

去年以来,武汉市通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大力推进“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大力推进四个国家新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新两园”建设,大力推进“三办”改革,探索形成“大学+”“大湖+”新发展模式。海内外高端资本人才加速聚集,各种要素资源潜力加速释放。武汉,已成为国际投资风口城市。

(记者唐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