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4月15日,郧阳区谭山镇塘城村村民在家门口编制汽车坐垫。(视界网 秦秋红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姬廷顺 秦秋红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
十堰市郧阳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对传统产业实施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同时大胆嫁接外地成熟产业,培育脱贫新动能。新旧结合,双管齐下,产业扶贫做到实处、收到实效。
红薯和黄酒:
传统产业绽放新光彩
“想不到山沟沟里的红薯,竟成了抢手的宝贝疙瘩!”这两天,梅铺镇西湾村红薯育苗基地人来人往,上百名村民领取免费红薯苗,63岁的杜治顺领了3亩地的苗,“到了秋天,保底价卖给鄂鲁公司,至少挣1万元!”
郧阳有三宝:红薯、苞谷、龙须草。种植红薯,加工粉条,是当地传统产业。不过,以前都是农户单干,规模小,经济效益低。
2016年,梅铺镇拿出专项资金,推广新品种。杜治顺第一个“吃螃蟹”,种了5亩地“鄂薯6号”,亩产达5000公斤,卖了1.5万元。有了这个榜样,新品种迅速推广。至2018年,全区5000多农户种植红薯近10万亩,年产量30余万吨。
规模一上,加工成了当务之急。该区大力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增强产业化加工能力。位于梅铺镇的鄂鲁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粉丝自动生产线4条,生产的“老郧梅”牌无矾红薯粉条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8年收购近2000万公斤鲜薯,生产淀粉250万公斤,加工粉条200万公斤,产值4000多万元。”董事长侯升春表示,按这个速度,公司淀粉产量每年能增加10万到15万公斤。
区农业农村局长陆永强介绍,郧阳现有规上红薯加工企业3家,加工大户100余个,年加工鲜薯20万吨,“力争3年后全区红薯种植面积达15万亩,产量50万吨,加工产值6亿元。”
同样焕发新生的还有黄酒产业。安阳镇陈营村是有名的“黄酒村”,区、镇政府组织28户贫困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传统工艺酿酒,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提升附加值。“去年年底开酿的近万斤黄酒不等开坛就卖完了,又酿了近5000斤,订购电话络绎不绝。”村党支部书记王中锋介绍,黄酒销售收入的一半归合作社社员,同时,社员还能用余下的酒糟酿造白酒,最后的酒渣用来喂猪,一举三得。
画外音
本地传统产业有基础、有资源,但往往在规模化、产业化上有欠缺。郧阳区将原来的农户单打独斗转变为合作社抱团发力,引进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生产、保低价收购等方式,在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政策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精准扶贫新格局。
坐垫和袜子:
新产业带来新动能
“李队长,还有订单吗?我也要编坐垫!”五一小长假刚过,谭山镇塘城村贫困户曹焕找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宁“要活干”。
塘城村是个贫困村,缺田少地,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2015年,李宁来到村里发现给贫困户找赚钱门路不易,“技术含量不能高,劳动量不能太大,不影响做饭带娃”。经亲戚介绍,他到河南镇平县考察,发现汽车坐垫符合这些要求:“稍加培训就能上手,随时随地都能干,按件计费,多劳多得。”
谁知出师不利,才编了两天,有贫困户嫌收入低不干了。李宁和村干部每晚到村里串门,和村民们坐在一起编坐垫,拉家常,给大家打气。同时,谭山镇出台奖补政策,除了3.5元的工钱,每个坐垫还奖励2元。
第一批300个坐垫在2个月后完成,村里召集村民开大会,发工钱。“钱不多,可这钱挣着踏实。”贫困户王贵兰说。2017年,塘城村从河南拿到10万个汽车坐垫的订单。当年,全村200余人在家门口增收50余万元,整村脱贫。现在,谭山镇与河南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坐垫编织产业辐射6个村。
在柳陂镇龙韵村袜业扶贫车间里,46岁的明刚坐在织机前缝袜头,70岁的父亲则在旁边把缝好的袜子翻正。“在这里干了一年多,一天能挣100多元,父亲也能拿几十元。”明刚左腿残疾,他对这样的收入水平很满足。
2017年,抓住浙江袜企用工缺口大、生产环节向内地转移的时机,郧阳区采取重资产招商方式,从当地引进18家袜企,并出台“黄金十条”,从银行贷款、厂房建设、设备补贴、税收返还、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目前,全区建设袜业扶贫车间20个、签约袜机8000台,年可织袜10亿双。
画外音
选择怎样的新产业嫁接、植入?郧阳区坚持“因地制宜、互惠互利”的原则,综合考虑镇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贫困户进厂务工或承接代工,既帮助增收,又培养内生动力,有效增强帮扶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