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成中药 企业业绩之“痛”?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卷入“斯坦福丑闻”之后,步长制药又因核心产品中药注射剂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5月12日晚间,步长制药公告称,收到上交所对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问询函聚焦于公司核心产品中药注射剂等相关产品的产销量、收入、毛利率、疗效、是否存在媒体报道的不良反应或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在2018年年报中,有多家中药企业坦承,在医保受限、辅助用药重点监控、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等政策的冲击下,中药注射剂业绩受到影响,行业的洗牌正在加速。
制图/陈日升
核心品种疗效引问询
资料显示,丹红注射剂是步长制药核心独家品种,2013年至2015年合计销售113.52亿,收入占比超过30%,利润占比更稳居40%以上。
不过,高利润高增长背后,则是不良反应频发及日益严格的使用限制。在2017年国家版医保目录中,丹红注射液位列医保乙类名单,被严格限制用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有明确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证据的重症患者。同时,因频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丹红注射剂更26次被预警列入重点监控。
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主要产品丹红注射液的全年销售量、医疗机构实际采购量均明显下降。
上交所要求,公司补充披露对公司经营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相关政策,并说明具体影响;结合上市前后的试验及审批情况,说明中药注射剂相关产品的疗效,自查是否存在媒体报道的不良反应或质量问题等。
同类多家公司业绩受冲击
实际上,随着中药注射剂销售规模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问题逐渐凸显,用药安全成为主要监管方向。
据米内网数据,2013-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终端(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成都、西安、哈尔滨、沈阳、郑州)中药注射剂销售额呈逐年递增态势,年增长率有所波动;2018年,中药注射剂走“下坡路”,销售额同比下滑13.11%。
丹红注射液被重点监控只是中药注射剂市场调整的一个缩影。除了步长制药,A股多家上市公司均在2018年报中表态,其中药注射剂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
如中恒集团表示,在中药注射剂的政策趋紧,新医保限制使用、重点监控等限制下,中药注射剂销售面临挑战。其拳头产品注射用血栓通2018年销售同比减少21.1%。
龙津药业则指出,主要产品龙津?注射用灯盏花素未能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较已进入该目录的同类药品处于劣势。
大理药业同样表示,自 2017年下半年起,各省陆续出台重点监控药品相关文件,抗生素、注射液尤其是中药注射液、辅助性药品等成为重点监控的对象。公司主导产品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在医保支付范围内均限制在二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采购使用,业绩受到影响。
2018年年报显示,如天目药业、龙津药业、大理药业等知名药企利润都大幅降低。净利润降幅分别达到216.69%、60.55%、78%。
(《中药注射剂成中药 企业业绩之“痛”?》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