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天纵、实习生詹灵筠)7月14日,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6月底,湖北建成公共充电桩13422台,排名全国第十;6月份单月,湖北电动汽车充电电量1968.1万千瓦时,排名全国第七,显示我省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旺盛,公共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还需加强。
数据显示,公共充电桩数量排名前10位的省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北、安徽、天津和湖北,我省与排名第一的北京(充电桩51774台)相比,有近3倍的差距。在各省市的充电量排名中,广东、江苏、陕西、四川、福建、山东、湖北、浙江、北京、上海分列前10位,我省与排名第一的广东(充电量7546.3万千瓦时)相比,差距也接近3倍。
自2010年8月我省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襄阳邓城站)建成投运以来,我省电动汽车充电市场一直高速增长。据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统计,上半年由该公司建设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充电站提供充电服务超过56.66万次,同比增长79.98%,充电电量同比增长140.3%。
目前,全国规模化运营的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企业共有19家,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家队”,近3年年均投资额超过1亿元,已在全省建成“三横一纵一圈”为骨干的城际互联快充网络通道(“三横”福银、沪蓉、沪渝高速;“一纵”京港澳高速;“一圈”武汉城市外环高速)。
为让电动汽车充电便利、敢跑长途,目前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高速公路上间隔50公里至100公里就建有一座充电站,每座充电站配备2套120千瓦直流充电设备、4台充电桩,可同时为4辆电动汽车充电,30分钟可充电80%,1个小时基本将电充满。
就省内充电流量而言,城区充电量较大的城市依次为武汉、襄阳、荆州、鄂州、十堰,占全省城区充电量的78.81%;高速方面,充电量较大的是福银高速、沪渝高速、武鄂高速和京港澳高速,流向为武汉至鄂州往返、武汉至孝感往返。
根据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50万辆/年,年产销量达到20万辆以上。未来3年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将配合社会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企业,在省内充电需求重点区域,建设充电桩约19万台。
充电站与加油站有望“二合一”
充电站与加油站可否共同建设、合二为一?
答案是肯定的。7月14日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湖北公司将与中石化湖北分公司合作,将黄石迎宾大道中石化加油站、襄阳中石化奔驰大道加油站打造成我省首批“加油+充电”二合一的加油站。9月份有望建成投运。
目前,这两座加油站的充电设施均处于建设阶段,每座加油站计划安装8台充电桩。为不影响加油车辆进出并保证安全距离,充电区域离加油区域距离大于20米,离埋地储油罐距离大于16米。
在打造二合一加油站上,北京于2015年率先开展探索。中石化北京分公司通过与北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利用加油站场地资源建设充电站,并通过中石化易捷便利店平台,为车主提供多种充电结算方式,解决社会公共充电桩因服务商不同需办理不同充电卡的问题。同时,北汽新能源公司还能利用加油站网络,提供新车销售、维修、保养等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据了解,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除了与石化企业合作外,目前还在推动各市州政府公务用车充电站建设,部署物流、网约、出租、环卫、旅游等行业充电站点,为邮政、烟草、纺织等行业和电商配送网点配建物流沿线充电站。如,黄冈政务中心公共停车场充电站是一座在建的“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充电站,集成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及智能充电桩等技术,形成了一个自发自用的微电网。该充电站夜间也能运作,是我省绿色充电站建设的新尝试。
更智能充电桩下月上线
图为:公共停车场内,充电桩日益增多。武汉关山大道某商业中心地下车库安装多个充电桩,供车主停车时充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摄)
在汉江武汉段江畔,一座高“颜值”的电动汽车充电站8月即将对外开放。这是由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承建的“月湖桥生态充电站”,是武汉市政府规划为世界军运会配套建设的充电设施。
7月1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充电站面积约3个篮球场大,有5台形似迷你加油机的白色充电桩,由黑色橡胶包裹的充电接口如同“加油枪”,整齐安放在充电桩主机挂钩上。充电桩周边被银杏树包围,除充电停车位以外,其余地方铺满绿草,乍一看像个公园式停车场。
除了“颜值”高,月湖桥生态充电站充电设备也更智能,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依靠电网大数据平台,充电桩通过物联网技术,可智能调节充电输出功率,随时监控充电电压、电流、充电时间、电量等,实现群管群控、柔性充电、安全预警,不但能提升汽车电池使用寿命,还能减少充电桩短时高功率输出对电网的冲击。同时,该系统还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扫码支付功能,车主可选择按时间充电、按电量充电和自动充满电等多种充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