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坚守至最后一刻——记参加木里县森林火灾救援的凉山军分区民兵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4日10:1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4月4日电 题:坚守至最后一刻——记参加木里县森林火灾救援的凉山军分区民兵

新华社记者 王德思

坚守,是四川省军区凉山军分区参与扑灭木里县森林火灾的324名民兵的真实写照。经过4天4夜的连续奋战,4月3日下午,明火已被全部扑灭。“木里是我们的家,森林是我们的宝贝,不完全把火灭掉,我们是不会回去的。”民兵队长邱浩说。

(一)

3月30日下午,几声闷雷在群山上空响起。“起烟了!”雅砻江镇副镇长、武装部部长王鑫接到群众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4支民兵队伍前往4个起烟点排查,最终在立尔村背后的山上发现明火。

王鑫立即带领附近4个村庄集结的村民前往支援,经过8个小时的徒步跋涉才走到山顶。不久后,来自西昌的森林消防队员和木里县林草局局长杨达瓦等人陆续到达。

在仔细观察火势后,指挥部命令他们到山腰的一处水源地集结露营,待第二日早上再上山灭火。他们分两路下山,杨达瓦带着几名群众和消防队员走右边,王鑫带着民兵队伍走左边。

分开没多久,只听背后“啪”的一声炸响,火球直冲云霄,裹起白色的浓烟。“热浪直接扑过来,整个脸都是滚烫的,我侧身往山下一滑,不知道滚了多远,撞到一棵大松树才停下来。”回过神来的王鑫,顾不上疼痛使劲跑,他刚才站立的地方已经被火焰吞噬。

“两边的山脊包着那个山坳,总体形状很像一个烟囱。”彝族民兵伍成刚将两只手掌平行举在脸前比划着说,“火顺着山坳瞬间冲上来,侥幸的是把山脊上的我们震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

“消防队员背着专业装备比较重,而山坳里的地势平坦一些,没想到这一分开就成了永别。”得知另一队30人牺牲的消息后,王鑫的眼中难掩悲痛。

(二)

火场的山体坡度接近70度,山路只有不到半米宽,越接近山顶越没有路,只有采菌子的人走出的小道。

事发地没有信号,一路狂奔下山的王鑫在31日20时50分左右,才感觉到手机振动,一下收到上百条询问安全的消息。他用颤抖的手掏出手机赶紧向指挥部报告——17名民兵全部安全。

半个小时后,由多支队伍组成的搜救队从立尔村出发,40多名民兵担任向导。藏族民兵撒达扎什好像有一双夜视眼——在这里生活了27年,“哪里滚石头,哪里该转弯,闭着眼都知道”。

4月1日凌晨,搜救队突破火线封锁,来到“爆燃”事发地。8时左右发现第一具遗体,17时左右找到最后一具。藏族民兵杨六斤说:“这些消防队员这么远跑到我们的家乡来灭火,牺牲在这里,心里真的特别难受。”

民兵们拿出自己的被子,将遗体小心包裹。用松木和树枝搭好担架后,他们又铺上自己的大衣,再小心翼翼地抬上去。

“按照我们的风俗,一旦抬起来上路,中间就不能放下。”民兵杨宝剑和队友们每8至12人为一组,徒步8个多小时才走回立尔村。“送英雄回家,再苦再累都不在乎。”民兵们说。

(三)

一袋面包,一口铁锅,半袋米。藏族民兵次仁在火场对面的山头上守了3天3夜。“想看清火势发展,山脚和山顶都是不行的,要在对面的山上才行。”在直升机来到火场前,次仁一直充当“观察哨”。下山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加入了扑火的队伍。

“民兵熟悉地形和气候,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这片土地有感情。”木里县武装部部长王瑞华说,“群众世世代代与山为伴,森林发生火灾,他们心里最着急。”

群山中,一面“党员突击队”的旗帜格外显眼。这是一支来自木里县倮波乡的民兵队伍,全部队员都是共产党员。民兵队长唐小军说,乡里大家都以能加入民兵为荣,因为名额有限,民兵都是年龄35岁以下身强力壮的。

这支“党员突击队”已经连续战斗了4天,每晚都在山上露宿,也只能睡3个小时左右。每到休息的时候,彝族民兵王国华就会独自爬到旁边的山顶上找信号——他要给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报平安。

目前,明火已经完全扑灭。消防队员离开后,民兵队伍还要把火场周围的烟点逐个清理一遍,确保不会死灰复燃。“把火灾消灭掉,就是对牺牲的英雄最大的告慰。”唐小军说。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