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文旅

做一盏沉默的路灯 ——苏童谈创作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7日07:14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我风通讯员高蒙

说起苏童,必然绕不开其代表作《妻妾成群》,这部小说出版后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由巩俐主演,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第36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语片奖,美国国际影评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妻妾成群》也被翻译成英、法、意、挪威、西班牙等文字在国外出版,苏童由此蜚声海内外,他的作品也因此而闻名世界。

回头细数,《妻妾成群》发表的那一年,苏童只有25岁,正处在创作的起步阶段,获得此等反响,不可不谓天赋出挑。三十年来,他一直以充沛、稳健的创作姿态活跃于文坛,先后创作了100多万字的作品,获得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等文学大奖。近日,苏童的经典之作《妻妾成群》《米》和《我的帝王生涯》结集出版,苏童也再次接受了媒体采访。

■写作者要发光,但那样的光亮,不可能是普照人类的太阳,它大概只有一盏路灯那么大

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很多传统作家都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号,以新的方式和渠道来与读者进行交流。但你好像没有开通任何自媒体平台,近年来也鲜少参加一些公开的活动。请问读者在你的文学创作中处于怎样的角色?读者的声音和评价对你的创作有无影响?

苏童:我一直认为写作者要发光,但那样的光亮,不可能是普照人类的太阳,它大概只有一盏路灯那么大那么亮。在任何时候,路灯都在等待读者的经过,并且默默召唤。读者可能是路人,暂时在灯光下逗留,仅仅打个电话的工夫。可能是一阵季风,这个季节属于你,下个季节吹到别人那里去了。但也有可能,一个读者会在你的灯光下流连一生,因此与你发生某种默契而神秘的联系,互相会有漫长的对话、质疑与撞击,只发生在写与读之间。这是我想象的最完美的作家与读者的关系。

我理解的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你以为你是谁,读者又是谁?在商业压力下,一切都容易变形,我们往往错置这种关系。当你以为你是一只高音喇叭时,那你通常是把读者当作了某些耳朵,这对于读者,其实不公,也不尊重。面对市场,大家都经常手足无措。以我的理想来说,我最好能做一盏沉默的路灯,以一小片光召唤读者陪伴读者。

我写作很多年,目睹着时代变化与文学生态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永远是一字一句的特殊劳作,任何时代都不变。另一方面,文学依然是个名利场,只不过规则、程序都变了。依然有很多派对,但派对的内容变了,地点变了,宾客变了,饮料变了,服装变了,参加派对感觉很新奇,但也很辛苦。我喜欢人群,但更多的时候我喜欢清静。说到底就是这样,对于任何作家都一样,其实是他的生活方式在塑造他的公众形象。

■如果是一部经典,它的文本意义一定大于故事本身,大于时间,大于历史,值得一读再读

记者:你笔下的故事年代和背景,往往和现代社会有一定的距离,譬如《妻妾成群》写的是一夫多妻婚姻制度下的故事,《米》写的是一个米店伙计的故事,《我的帝王生涯》写的是帝王的故事。这些故事对很多写作者来说都是很经典的文本,在创作上很有指导意义。那么对更多的普通大众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来说,这些经典文本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苏童:让自己的作品成为经典,是所有作家的梦想。我当然不例外。我不敢轻佻地把自己的作品归入经典一类。如果是一部经典,它的文本意义一定大于故事本身,大于时间,大于历史,值得一读再读。我无意阐述自己的作品,但我希望在读者宽阔多元的怀抱里,我的作品可以有这样一种力量,就是自我拓展与自我深化的力量。

记者:你的多部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搬上了银幕,甚至有很多读者是通过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再关注到原著,从而关注到你的作品上的。你认为影视化改编,对你的创作是否有影响?在进行一部新的作品的故事构思时,是否会考虑内容的影视化呈现或者说画面感呢?

苏童:我的许多作品改编成了影视作品,这是我很高兴的事情。但写小说与写剧本是两种创作。除了小说文本本身的逻辑,我从未考虑过影视改编的可行性,因为我觉得不可考虑,也不必考虑。

一个作家的小说靠什么打动导演或者制片人?我猜其中一个原因,小说相对于剧本,更多描述的是被隐藏的生活与人心,不是被默认的,正是某些被隐藏的阴影亮了,点着了对方的激情,才有了那些合作。最理想的小说与影视的结合,通常是意外,而不是必然。

■大家都知道我的本名,童忠贵。我从小就有一个别人没有的痛苦,那就是我的名字

记者:《妻妾成群》《米》《我的帝王生涯》中颂莲、五龙、端白这三个主人公的命运轨迹都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你在创作时是怎么构思的呢?

苏童:很多作家都有此感受,以为自己手里掌握着一根缰绳,但小说写作本身又是一种饲养与放牧,小说越长越大,会成一匹野马,脱缰而奔,去往它自己想去的地方。这时候你的预想可能被证明是脆弱的,就要舍弃。

记者:你的小说里,主人公往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譬如颂莲、织云、绮云等等。为什么对名字这么讲究呢?

苏童:因为我在名字上有伤痛。大家都知道我的本名,童忠贵。我从小就有一个别人没有的痛苦,那就是我的名字。我小学同学还不懂得如何嘲笑,只是觉得太怪了,为什么同学当中,大家都叫志国,坚强,你会叫忠贵,所以我从小因为我的名字蒙羞。我很小的时候,就企图给自己改名字。我当时很想改一个很酷的名字,叫童坚,现在想起来,这个名字也不对,而且这个也没有得逞,因为我父亲坚决不允许我改名字。后来我另外想了一个办法,我上中学的时候,开始想着怎么让自己的名字看上去不那么可恶。然后我就想,那个忠字我认为还凑合,就是容不下这个贵字。我自说自话,我也不跟老师说,我在练习本上写成桂,我认为这个比贵好。我交上去,老师跟我说,你认为这个桂好听一点吗?我认为更难听了!我后来又去找,可以替代的这个字非常少,你总不能叫柜。终于找出一个字来,我觉得挺好的,就是桧!但这是秦桧的桧,又推翻了。后来我实在没办法了,随他去吧,就叫贵。所以我确实对我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很挑剔,很讲究,我不允许我的小说人物叫那么草率的名字。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