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

基层减负年:2019施治基层十大痛点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2日14:29 来源: 半月谈网

2019年被中央确定为“基层减负年”。从2018年5月至今年3月,中央针对基层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基层干部负担过重、基层治理体制不畅等基层难点痛点,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等重要文件,打出一整套整治解决的组合拳。为抓好贯彻落实,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启动,并于4月1日召开专项工作机制第一次会议。

此轮减负决心之大、整治力度之大,彰显了中央心系基层、关爱基层的为民情怀,令各地基层干部群众深感振奋。而一系列实招新举,措施精准,很接地气,击中基层负担要害和基层治理软肋,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纷纷点赞。

《半月谈》于去年底策划推出《2018:基层治理十大靶点》,特别就督查检查频繁、问责滥用、压力“甩锅”、处处留痕、材料论英雄、庸懒干部、典型速成、政策打架、上升“天花板”、幸福感缺失十大突出问题,展开深入调研。这篇万余字调研报道刊发后,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引起强烈反响。

当下,中央有关基层减负和基层治理改革的精神正在落地。各地贯彻落实情况如何?有哪些破解之道和创新亮点?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基层负担问题有何好转?哪些方面依然如故,需要持续发力诊治?针对此,《半月谈》编辑部近期启动新一轮大规模调研,策划刊发《2019:施治基层十大痛点》,以期反映基层减负最新动向,发现基层减负成功经验,探寻基层治理改革良策,助推中央政策精神切实落地基层。

议题创意策划: 叶俊东

专题组织实施: 周清印

专题合作编辑: 徐希才 范钟秀 许中科

联合调研记者: 梁建强 范世辉 吴锺昊 阳建 吴帅帅 张志龙 邵琨 谭畅 谭元斌 邱冰清 向定杰 周闻韬

十大痛点关键词①督查检查频繁 ②问责滥用 ③压力“甩锅” ④处处留痕 ⑤材料论英雄 ⑥庸懒干部 ⑦典型速成 ⑧政策打架 ⑨上升“天花板” ⑩幸福感缺失

施治督查检查频繁:瘦身硬杠杠

从2018年10月中办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到今年3月中办出台《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频问题,成为中央纾解基层痛点、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的重要突破口。

针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中央提出,严格控制总量,实行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原则上每年搞1次综合性督查检查考核,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

各地落实中央精神,纷纷出台有针对性的治理举措。叫停、精简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安徽要求省直部门不得擅自出台新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省级层面较上年压减70%以上,市县层面减少50%以上。在扶贫方面,每年只安排1次省级脱贫攻坚督查,市县不得开展脱贫攻坚专项考核。江西规定,省政府各部门原则上每年只开展1次综合性督查考核,督查方式以暗访为主。湖北提出,全面从严规范督查、督察、督导、检查、巡查、考核、考评等事项,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和报批制度。对各类督查检查考核进行全面清理,能撤销的坚决撤销,能合并的尽量合并。

除了总量控制削减外,防止督查检查过多过频现象“改头换面”“另穿马甲”,也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发力方向。湖北省委在最近出台的《关于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若干措施》中发出警示:“任何单位不得随意将日常调研指导工作冠以督查、督察、督导、检查、巡查等名义。”

今年2月,湖北省黄冈市对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名义名称、报批报备、总量频次、方式方法等作出严格规定,不得以“调研指导”“调研座谈”等名义变相进行督查检查考核。黄冈市委督查室有关负责人向半月谈记者介绍,经过清理,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开展的督查检查考核仅有3项。

半月谈记者调研了解到,督查检查项目大瘦身,击中了基层形式主义负担问题的一大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各地反响良好。

“有关督查检查考核大瘦身的一些硬杠杠,是给基层减负的硬招实招,真切触及基层干部的辛酸苦辣。”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党委书记王晓聪对半月谈记者表示,“这是一场及时雨、一针强心剂。这下我们如释重负。”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着重控制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以统一派单的方式明确监督形式,对各类检查内容合并同类项。东屏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精简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给了我们更多时间和空间去为老百姓干些实事。”

在广大基层干部为督查检查大幅减少而点赞的同时,也有人担忧:在总量控制、数量精简之后,督查检查的鞭策效果会不会因此打折扣?

基层工作极具复杂性,要使督查检查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可增加上级督查检查“蹲点式”“下沉式”体验。在减少频繁突击督查检查后,一些市县在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地方,增加联系驻点,让督查检查真正成为深入调查研究、把脉基层工作病症的一次有益体检。

为解决督查检查作风不实的问题,湖北省委下文提出“九个不得”:不得预先“踩点”,不得层层陪同,不得走马观花,不得“走秀”,不得设计“经典路线”,不得临时“包装”,不得安排“群众演员”,不得要求“背台词”,不得掩盖问题、弄虚作假。

今年3月29日,江西省委出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三十条措施》,其中第19条、第20条分别规定:倡导以暗访为主的真督实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不得以问责代替整改,坚决刹住“迎检文化”蔓延苗头;避免扎堆调研,杜绝应景式调研。

暗访比明察往往更能发现问题。浙江不搞大呼隆式的检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2018年,浙江省共组织开展两轮集中暗访检查,涉及7大类60个项目589项检查内容。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即查即改,当场抄告交办相关县(市、区)整改落实。

整治督查检查乱象之后,重塑工作评价机制,正当其时。中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提出,强化结果导向,考核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王巍表示,督查检查工作是为推动工作抓落实,需要完善结果导向制度。

督查检查减少后,如何考核工作实绩?浙江舟山运用“互联网+”改进“年终一考”,加强日常考核,优化考核评价方式。舟山市嵊泗县纪委宣教室主任王丽丽说:“全面推行网络考核机制,变‘考年终’为‘考过程’,基层干部的压力轻了,工作更实了。”

东部某镇党委书记认为,在一些必要的督查检查考核中,上级单位负责人、县市区领导同志既要有发现问题的眼睛,也需有指导解决问题的锦囊妙计。

施治问责滥用:厘清容错免责边界

“每天顶着各种压力,做工作无怨无悔,但寒心的是,转过头来面对‘冷脸领导’,大会小会‘干不了就辞职,完不成就处分’挂在嘴边。各种充满不信任的批评、通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降临自己头上。”问责滥用,成为部分基层干部的一大心病。

针对滥用问责现象,中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特别提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背着处分干活成了普遍现象。某些乡镇10名班子成员中有一半左右干部身背处分,有的乡镇甚至“全军覆没”,都有处分在身。

问责指标化、政绩化,值得警惕。有些地方以问责了多少干部作为相关部门的工作业绩,为问责而问责。问责滥用还造成“治理空转”的不良后果:“少做少错,不做无错”“有问题推上去,请领导定夺”“你甩给我,我推给他,推来推去玩空转”。

多地受访干部一直呼吁,不能动不动就挥舞处分的大棒,不分青红皂白,不分主客观缘由。他们期盼,多一些正向的容错激励,少一些简单粗暴的问责。

“要正确把握免责与问责的关系。”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纪委书记刘合权认为,执纪问责和容错免责都是为了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他向半月谈记者介绍,咸安区严格对照“三个区分开来”和咸宁市《关于建立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探索创新、政策调整、先行先试和主动作为中出现的失误,从轻问责或免于问责。

对信访举报区分正常检举揭发和诬告陷害,是避免问责滥用的一道“防火墙”。山东省青岛市将实施诬告陷害的有关人员,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失信“黑名单”,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让诬告者付出代价,还干部一个清白。

实施容错免责机制,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非常重要。部分基层干部能干事、有担当,却触碰到一些人的“奶酪”,因而被诬告。针对此,湖南、江西、山东、浙江等地为干事者撑腰,向诬告者亮剑,陆续通报数十起诬告陷害党员干部典型案例,释放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信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开发布通报,澄清了3起不实信访举报,为3名干部正名。该县县长钟海燕说,澄清通报一发出,干部都在点赞,社会反响也很强烈。

在江西省委出台的基层减负三十条中,有3条涉及改进问责追责程序方式: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纠正和防止监督执纪畸轻畸重、问责泛化简单化等问题;坚决防止“一有错就问责、一问责就动纪”的倾向;正确对待被问责的干部,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干部,该使用的及时使用。

江西某地一位纪委书记坦言,去年受理400多件问题线索,经过调查,反映失实的占比约七成,有的问题线索要历经数月才能查清事实。“一些问题线索漏洞百出,被诬告者背上了思想包袱。”

为纠正一些干部出现被诬告问责后失去干事创业积极性、“以不作为求稳定”的倾向,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纪委实施“茶语清心”谈话制度。永年区纪委审理室主任苏增林介绍,四类情形的干部是“茶语清心”重点谈话对象:认为受到处分抬不起头,思想压力较大;认识有偏差,对被处分有委屈心理;思想上转不过弯,有抵触情绪;受到诬告,需要澄清。

谈话室里,一张长桌、几把椅子、几杯清茶。在“茶语清心”的氛围中,受问责干部的心结被轻轻打开,一席谈话达到消怨气、鼓干劲的目的。

为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湖北省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追责问责把握政策界限,防止简单化、扩大化。该省妥善使用受处理处分干部,对影响期满且表现优秀的,按照相关程序,该使用的大胆使用。

容错免责机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需“以案说法”。东部某市市委组织部一位负责人说,从实践情况看,许多容错免责机制缺乏可借鉴案例,对适用情形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基层干部对改革创新、探索试错是否适用容错免责条款存在疑虑,亟待以案释规,厘清容错免责边界。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