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龚红焰 戴春光
近些日子,由于实施消防系统改造,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村多了一些沟沟坎坎。
87岁的严加信一边留意脚下,一边比画:“这是我的屋子,改革开放后建的,快40年了……前面这几间是祖屋,每一间房都有后门和密道……最前面那间,李先念主席住过几年……”
虽然脚步蹒跚,但老人思维敏捷、声音洪亮:“等这些管道铺好了,我还会每天在村子里转一大圈。”
在老人眼中,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到如今的新时代,每天都有全新的变化。
他,不想错过每一天!
盼自力更生换来幸福生活
这个大别山中的小村,得名于村前那棵古老的白果树。全村方圆约15平方公里,有499户2024人。
在严加信的记忆里,儿时,这里满是凄凉——吃不饱饭,实在熬不住了,只能嚼糠麸、啃树皮;村里四面环山,一条蜿蜒逼仄的羊肠小道泥泞不堪。
一次日寇空袭中,严加信的父亲被炸死。那一年,他才6岁。
棵棵青松铭历史,巍巍丰碑传精神。
1939年3月,李先念等10余人来到白果树湾,创立以大悟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春,新四军第五师在此成立,白果树湾成为五师司令部和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地区抗战指挥中心。5年时间,新四军第五师对日伪军作战1260余次,歼敌4.3万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山里人盼望用自力更生换来幸福生活。
严加信在村合作社加工木材,每天最多能挣12个工分。“我做事手脚麻利,基本每天都是满分,可日子依旧过得紧紧巴巴。”当合作社问他愿不愿意去河南挑砂时,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一天100担,9分钱。即便如此,因为交不起2元钱的学费,大女儿和二女儿都没有上学。
同村的陈永丰脑子活络,除了完成种粮食的任务之外,还在山林里种上茶叶和板栗。好心人提醒他,这样做很危险!陈永丰嘴上答应“会注意影响的”,心里却是一遍遍地反问——不偷不抢,靠双手吃饭,我做错了什么?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白果树湾像严加信、陈永丰一样奋斗不息的人,不在少数。
一任接着一任干
1982年,“大包干”政策终于传进大山深处。
虽说比小岗村晚了4年,依旧如电如光,如沐春风。当年,白果树湾仅粮食产量就比1981年翻了一番。家家户户开始养鸡养猪,种茶叶板栗。随后几年,村集体办起茶厂、粮食加工厂。1988年,村集体拖欠了30年的外债,终于还清。
改革开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本世纪初,村里曾引进黑木耳种植技术,带领村民发展产业。由于技术不过关,不仅没有收益,还因砍伐林木,受到县林业部门的处罚。
“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我们绊了一跤,爬起来就是了,向前的脚步不能停。”陈永丰从1988年当上村党支部副书记,2015年卸任村支书,至今保留着一些历史数据。拿种茶为例:1988年,茶农一季收入240元/亩;2000年,增长到2200元/亩;2015年,增至5000元/亩。
陈永丰说,“只要是为村民谋幸福的事情,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哪怕真的失败了,也问心无愧。”
一任接着一任干。2015年,现任村支书汪金洲走马上任。
当年,因为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这里让侵略者伤亡惨重;曾经,因为层峦叠嶂、交通不便,这里让老百姓徒呼奈何;如今,因为奇石异景、青山绿水,这里让旅行者趋之若鹜。
依托丰富的红色遗址和自然风光,白果树湾大力实施“一建三改”工程,村容亮丽整洁,村风更加文明,初步建成以红色旅游、乡村度假、野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度假基地。
2016年,白果树湾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2018年,全村建设百姓舞台1处、旅游公厕2座、河道清淤4.5公里、美化堰塘3处,总投资近200万元,全年接待省内外游客30万人,全村人均年收入首次达到五位数。
站在那棵饱经沧桑的白果树下,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馆长朱少林说:“五师精神,置于锐意进取的新时代,可以浓缩成八个字——敢闯敢干,敢于担当。”
寄情山水再出发
80年前,革命的星星之火将白果树湾推向历史的潮头。
薪火相传中,白果树人不断变换自己的人生坐标——有人走出大山,去城市中打拼;有人带着对故乡的眷恋回归,开始做起新农人。
44岁的严小裕是村里最早出去闯的,他初中没读完,依靠家电维修的手艺,靠着一辆自行车蹬出大山。
1995年,严小裕把自行车换成了汽车,回到白果树湾开店营业。因为村里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家电维修有市场。2010年,他关掉家电维修的铺面,因为“村里人都有钱了,家用电器坏了大都直接买新的”。
家电维修的市场沉浮,见证着白果树湾日新月异的变化。“家乡在慢慢变好,但还能更好!”
2018年,汪金洲的女儿和严小裕的女儿从县城回到村里,通过考试当上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的讲解员。两个小姑娘带回来的,还有电商平台、“互联网+”这样的时尚符号、朝气蓬勃的发展活力。在女儿鼓动下,严小裕在纪念馆旁开起农家乐,目前正在建设民宿。
山间梯田纵横,茶园连绵,炊烟袅袅。湾中小桥流水,老树古井,青砖黛瓦。“好日子,我还没过够!”严加信老人说。
记者手记
鱼水相依
赵峰
跟严加信老人聊天,他回忆了很多当地百姓与新四军第五师官兵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故事——
比如官兵们抢着帮忙下地干活,乡亲们抢着给官兵们洗衣服、传递消息……“在那艰苦岁月,白果树湾里分不清谁是民,谁是兵。人人皆兵,全员斗争。”严加信说。
祸福与共,生死相依。或许,这就是白果树湾在革命战争年代始终高扬红旗、斗争不辍的根本原因。
薪火相传,我们要传递什么?
2019年,包括白果树湾在内的大悟县将实现整县脱贫。干部们又一次一头扎进村里。养猪还是养鸡?种绿茶还是油茶?干群商量着办。撸起袖子田间栽植,挽起裤管下塘清淤,一道打响脱贫攻坚战。
老百姓赞叹:当年干群鱼水相依的情景又出现在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