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通讯员邹明镇)“我50多岁了,患有关节炎等慢性病,但每次上门为孤寡老人排忧解难,感到特别快乐……”5月22日,恩施市“2019年扶贫精神讲堂”启动仪式上,被称为“葛爱心”的葛贤明登上讲台,讲述多年在海拔1500米高山上助贫为乐的故事。
近年,由社会投票,恩施市选出“最佳脱贫标兵”“最佳扶贫干部”“最佳扶贫市场主体”等“五佳”“五好”脱贫典型。这些获奖者组团开讲“精神讲堂”,奔赴100余个村现场演讲,用身边人说身边事,营造“携手攻坚、共奔小康”精神气场。
“想读大学,没有钱;想吃顿好的,连米都买不起。”板桥镇大山顶村村民谭遵权,发奋创业,养殖野猪,将贫困的帽子甩到脑后。他的致富经引发很多贫困户兴趣,纷纷要求跟他学养野猪。
“我们的农产品品质好,缺的是市场和发展思路。”沙地乡青年农民吴远国远走南方,积蓄数十万元回家创业,带动50余名乡亲将村里绿色蔬菜卖到武汉、重庆等城市,他的故事激起台下阵阵掌声。许多村民团团围拢吴远国加微信好友,申请加入合作社。
“精神讲堂”紧紧围绕恩施市脱贫攻坚行动,持续开展演讲100余场,既解思想“扣子”,又找致富“路子”,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