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胡胜芳 通讯员 杨绍武
6月13日,紧邻黄陂云雾山风景区的李家集街巴山砦村的千亩桃园挂满大红桃。“今天上午走了60多筐,每筐30斤,每斤3元多,今天收入近6000元。”村民王幼安喜滋滋地说。
51岁的王幼安,4年前还是贫困户。母亲瘫痪在床,他不能外出打工,跟着返乡能人王胜洪种了70亩桃树,现在不仅脱了贫,还成了懂技术会管理的种植大户。“除了零星种些桃树,村里大片山林和田地荒芜,很多村民生活穷困。”王胜洪原是武汉铁路局职工,每次回到巴山砦村,他都感触很深,总想着做些什么。
2013年,退休后的王胜洪回村成立兴胜华农业公司,自己带头种上100亩优质大红桃,注册“荆绿源”商标。“刚开始,我只有小目标,带村民一起种桃树,能赚钱就好。”
但有村民表示,种这么多桃树有什么用,上山下山路不通,又卖不出去,挂在树上白白烂掉了。“只要你们愿意种,销路我来找。”在王胜洪的协调下,一条公路修上了山,大车可以直达山顶,全村的桃子直销华南果批市场。
一晃几年过去了,全村402户就有123户跟着王胜洪种桃,种植面积过千亩,兴胜华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施用有机肥、统一销售渠道。“巴山砦村还有47户68人没脱贫,有了这片桃园,摘帽已不是难题。”实现小目标后,王胜洪又瞄准了休闲采摘游。
今年3月,在他的策划下,通过微信朋友圈推广,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观赏漫山桃花。5月20日,第一批大红桃成熟后,每天开车上山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因口感绝佳,桃林又地处云雾山,他又想到一个好听的名字——“云雾山血桃”。
巴山砦村党支部书记王德旺告诉记者,今年全村大红桃总产量约80万斤,游客采摘为村民带来大量收入。“采摘期还有约20天,我们根据桃果成熟情况,分期开放不同片区供游客采摘。”
王胜洪说,下一步,他想打通桃园通往黄陂区旅游环线的道路,完善配套设施,增加其他采摘品种,把巴山砦打造成生态采摘休闲站。“王胜洪尽己所能真帮真扶,用真情和付出,带领村民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随行的武汉市扶贫办干部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