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暖新闻

广西乡村“摆渡教师”:34载每天划船接送学生上下学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6日20:01 来源: 澎湃新闻网

清晨,美丽的大龙湖边,一位妇女正在搓洗衣服。另一边,3名小学生紧跟在老师石兰松后面走向村庄的小渡口。给学生穿好救生衣并让他们在船上指定位置坐好后,石兰松驾驶机动船,迎着朝阳,驶向刁望教学点。

在偏远山区,即便是只有两间小屋、一张球桌、一根旗杆的教学点,往往也对乡村基础教育发挥着突出作用。广西上林县西燕镇的刁望教学点地处石山库区,石兰松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老师。当地多名山区孩子想要到刁望教学点上学,却并不容易。村庄与教学点之间是陡峭的石山,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湖水。石兰松每天划船接送学生上下学,至今已坚持34载,被称为“摆渡教师”。

在石山库区,许多村民因为外出务工,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不少人西装革履地回来了,一栋栋漂亮的房子也建起来了。而对石兰松来说,他自己的生活依然在原来的轨迹上周而复始:在34个春夏秋冬里,在2公里湖面上,每天来回摆渡……发生在他生活里的最大变化是,教过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一拨接一拨走出大山。而他依旧在湖面上风里来雨里去,为学生保驾护航。这背后,是时代的变迁,更是一个山区老师的坚守。

1985年夏天,石兰松与自己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正在高中复读的他听说启蒙老师病重,赶回来看望这位教学点里唯一的老师。启蒙老师病重时拉着石兰松的手,希望他能留下来,帮助山里的孩子。临时“接班”,石兰松一接就是34年。

石山库区,在游客眼里是优美的风景,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人而言,更多的感受是出行难。当地一些村庄到达刁望教学点,需要翻山越岭。此前,村民们担心孩子的安全,宁愿让孩子辍学在家也不愿送孩子上学。石兰松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还砍掉家门口准备盖房子的几棵大树,请人造了一艘能载人的小木船,自己划船接送孩子上下学。

一条小木船的使用寿命一般只有三五年,时间长了容易漏水。这样的小木船,石兰松在34年里撑坏了8艘。家门口曾经用作木船材料的树砍了一茬又一茬,如今只留下木桩掩在石砖堆里。

机动船到达教学点的湖边后,石兰松为学生脱下救生衣,领着他们上岸,然后打开教学点大门,将学生带进教室。“梦想,从这里启航”,是印在教学点入口的一句醒目标语。不一会儿,石兰松开始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上课。

上林县教育局副局长蓝宗之介绍,在石兰松老师的坚守下,当地党委政府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先后投资了100多万元给教学点完善教学设备和设施,如今,刁望教学点的设施与城里小学已无区别。

与此同时,许多爱心人士为教学点进行捐助。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专门来到教学点实地查看,并捐助了一艘机动铁皮船,临走时还留下2000元油费。2010年底以来,石兰松开始用机动铁皮船接送学生,既方便快捷,也更安全。

如今,这个偏僻的教学点,学生也吃上了营养午餐。以前,身兼多职的石兰松还要扮演厨师的角色,现在聘请了专门厨师,石兰松可以专注于教学了。

下午放学,需要乘船的学生背好书包走向教学点下方的简易码头。日复一日,石兰松就这样为自己的学生义务摆渡,一干就是34年。

上林县西燕镇中心学校校长罗仲文介绍说,曾经也有其他老师来过刁望教学点,但都干不满一年就走了,只有石兰松老师一直坚持下来。作为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石兰松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发家致富,也可以选择搁下船桨与教鞭,外出务工赚钱,但他却选择了在教学点一个人承担起班主任、船夫、保姆等多个角色。在他看来,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因为他的执着与坚守,无数乡村学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虽然学生数量少了,教学点不如以往热闹了,但石兰松老师在石山库区的“摆渡”生涯并没有结束,爱的故事仍在这片土地上延续……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