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7月2日电 题:邻家“好大姐” 社区“好书记”——记百步亭社区管委会主任王波
新华社记者李劲峰
走下三尺讲台,登上社区“舞台”。
20多年社区一线工作,她与团队从一片烂泥塘着手,打造出远近闻名的明星社区,居民夸赞她为邻家“好大姐”、社区“好书记”。
今年2月,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波入选中宣部、民政部评选的全国“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红色头雁:党组织建到家门口
24年前,为缓解部分市民住房难,武汉市在江岸区后湖一片烂泥塘上,建设了一批经济适用房。正在学校任教的王波决定,从学校辞职到社区“创业”。
“别人都觉得我是放弃‘金饭碗’,端个‘泥饭碗’。”王波回忆说,可她就抱着一个简单想法,“校园里有三尺讲台,社区里也有广阔舞台,一样大有可为。”
房屋好盖,社区难建。社区工作人员人手有限,关键还得发动居民参与。借鉴“支部建在连队上”的经验,百步亭社区决定在每个楼栋建起党小组。
王波挨家挨户走访,说服楼栋党员走出家门,参与社区事务。每个楼栋还选出党小组长、楼栋长、卫生员、治安员、文体员和物业管理员,规定这“两长四员”每周至少为居民解决一件难事。
5000多名“两长四员”照片上墙,电话公开,24小时履职,成为社区治理的骨干力量。有居民新搬入很快就有党员上门登记信息,家里有老人的逢年过节会有人上门慰问,有适龄儿童就联系解决入学……原本互不认识的邻里,在“两长四员”的引导与发动下,逐步走出家门、打开心门。
“社区里有大学问。”王波说,依靠党组织、发动每一个党员和群众,问题迎刃而解。
小巷总理:找准“最大公约数”
广场舞噪声扰民,养狗引发邻里纠纷,业主与物业矛盾,这些都是社区经常遇到的难题。
2004年,百步亭社区收到一名小学生的来信,反映不文明养狗问题。业主委员会起草了宠物管理规定草案,准备对破坏环境卫生的狗的主人处以罚款,对情节严重的狗“格杀勿论”。
这项规定一下就“捅了马蜂窝”。很多养狗居民看到后,在社区亭院中讨论争取“狗权”;要求严管养狗的居民,也组织起来到亭院中唱歌,让对方开不成会。
“有意见不怕,我们得一条一条摆出来,再想办法解决。”王波说,经过三个多月的征求意见和反复磋商,社区通过《百步亭社区宠物管理公约》,约定时间内可以在公共区域遛狗,但必须负责处理好粪便,违规的要接受处罚。
借鉴这次“狗患”处理中的得失,百步亭形成居民“提议题”、多方“出主意”、群众“拟方案”、张榜“开言路”、组织“定公约”、表决“说了算”的“六步议事法”。
王波介绍,找准“制定公约、居民自治”的路子后,社区先后制定“环境噪声污染公约”“敬老爱老公约”等140多项文明公约,车辆占道、晨练噪音、居民信访等社区棘手难题得到解决。
居民家里有突发性事件、有不满情绪等情况必到,有困难居民、住院病人等情况必访,如此“三个必到、五个必访”工作机制,加上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交叉任职,居民家庭存在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发现与解决。
“社区居委会本质上是自治组织,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王波坦言,对居民反映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对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制定公约、居民自治,如此就能找准社区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邻里大姐:志愿服务传递温暖
在不少居民心中,王波不仅是社区“领头雁”,也是患病老人的“女儿”,单亲母亲的“妹妹”,困难家庭的“知心人”。
“生病期间,我几次都想放弃,是王波书记和姐妹们救了我。”67岁的社区居民胡中琴每次回忆起家庭遭遇的困难时期,总是禁不住热泪盈眶。
2012年,胡中琴丈夫患上严重肺气肿,住院抢救一个多月。不久后,她也被查出患上淋巴癌,连续三次手术,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
得知胡中琴的遭遇后,王波慰问并开导鼓励她别放弃。看到因病致贫的胡中琴家连件像样衣服都舍不得添置,王波第二天一早就送来了自家打包好的衣物。医生叮嘱要注意饮食,王波和其他志愿者轮流换着花样熬汤送到病房。
身体好转后,胡中琴也成为一名志愿者,帮助照顾空巢老人,陪老人们做手工,“我也要把温暖传递下去”。
“一人走百步,不如百人走一步。”王波说,居民“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社区就能成为温情满满的“大家庭”。
志愿者已成为百步亭社区最亮丽的风景。孩子放学了,可以在邻居奶奶家写作业;大爷拄着拐杖下楼,总会有人搀扶。百步亭18万居民中,注册志愿者就达到4万多人。
现在,百步一亭、绿树葱葱的百步亭社区,不仅获得首届“中国人居范例奖”,也成为居民称赞的“选择百步亭,就是选择幸福生活”明星社区。王波也连续当选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20多年前选择离开大学校园,虽然没能成为一名学者,但这么多年在百步亭社区,成为社区带头人、居民贴心人,这也是我的人生最高荣耀。”王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