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党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6日14:59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韩长赋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正式出版,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就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全面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收录了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19年3月关于“三农”工作的讲话、报告、指示、贺信等70多篇重要文献中的286段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三农”理论与时俱进的重大创新,具有极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创新性、指导性。一是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习近平同志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赋予“三农”工作新的战略方位。二是对工农城乡关系进行新定位。习近平同志强调,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改变了长期存在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思维定势。三是对农业发展阶段作出新判断。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四是对“三农”工作目标任务展开新谋划。习近平同志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这体现了对更高水平“三农”发展的统筹谋划。五是对党管农村工作进行新部署。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进一步夯实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涉及“三农”方方面面,贯通历史、现实、未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直接体现,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与顶层设计。我们要将其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从整体上来理解把握。

深刻体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根本政治立场

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了“三农”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根本问题。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重农、爱农、为农、兴农的深厚情怀,是我们党坚持人民立场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弘扬、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围绕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开展工作。在河北正定,针对农民收入低、生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带头全面推广大包干,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工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3年多时间翻了一番。在福建宁德,为改善山区农民的贫困面貌,强调“扶贫先扶志”,倡导“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扶贫开发精神,短短两年宁德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在福建省,心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全国率先治理“餐桌污染”,在全省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在浙江省,针对当地富起来的农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需求,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部署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庄严承诺,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同志从农民群众的期盼出发,为农民群众谋求实实在在的福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重农、爱农、为农、兴农的价值取向,贯穿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浸润着浓浓的党群之情、鱼水之情,体现了鲜明坚定的人民立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我们要自觉站稳这个根本政治立场,把满足农民的需求和期盼、让农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努力方向,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深入领悟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方法

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蕴含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光芒。我们要用心体会,努力掌握运用,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战略思维谋全局。习近平同志始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待“三农”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局中来谋划推动。他多次强调,“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坚持辩证思维解难题。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例如,强调对粮食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多了是问题,少了也是问题,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多了是库存压力、是财政压力;少了是社会压力、是整个大局的压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历史思维把方向。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始终运用历史眼光思考谋划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在农村土地问题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农民的土地不要随便动。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在农业经营体制上,强调我国小农生产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国小农”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是农业的本源性制度。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坚持创新思维增动力。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地解决“三农”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亲自部署推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实现了继家庭承包经营后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强调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坚持底线思维划边界。习近平同志坚持底线思维,强调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强调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在农村改革上,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把农民利益损害了,为农村改革划定底线。

坚持实事求是定方针。习近平同志始终立足国情农情观大势、看问题,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正确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习近平同志总是瞄准“三农”现实问题开药方找答案,紧盯发展目标找办法求突破。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强调要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的典范。

学深悟透这些科学方法,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对乡村振兴实践的探索,不断深化对乡村建设规律的认识,坚持学以致用,从农业农村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制定政策、谋划工作,着力提升以科学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主动性、实效性。

(作者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责任编辑:钟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