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申请到76万元奖学金 暑假仍整日在湖工大实验室
图为:戴宁(左)与“111”基地负责人唐景峰教授一同做实验
□楚天都市报记者揭明玥通讯员陈凌
开栏的话
暑期里,大学校园里有一个地方依旧忙碌如常,那就是实验室。数据显示,名校云集的大武汉,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我省的科研实力。这些实验室都在忙些啥?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师生是怎样的工作状态?实验室里又有哪些励志故事?本报新开“探秘高校实验室”栏目,带读者一探究竟。
这个暑假,作为一名准博士生,本应毕业离校的她,依旧整日泡在实验室。昨日,记者来到湖北工业大学国家“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下简称“111”基地)时,该校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15级创新班学生戴宁,还在蛋白质工程与生物制药实验室和教授讨论一项实验的结果。“能成功申请到国家公派留学,直博师从加拿大双院士Marek Michalak教授,都得益于在实验室的经历。”戴宁说。
除了上课几乎都在实验室
湖工大“111”基地是两年前由该校两位教授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Marek Michalak院士共同牵头申报、获批的,基地目前共有12个实验室,由湖工大12个教授团队负责,并对接国外12个实验室。
21岁的戴宁从高中起就喜欢生物。她回忆,父母在湖北省农科院工作,从小就喜欢带她去实验室,或许是耳濡目染,她对生命的起源和奥秘也愈发感兴趣。填高考志愿时,她填报的所有学校第一专业都与生物化学相关。
大一暑期,戴宁就加入了“111”基地苏正定教授的实验室,和研究生们一起学习和研究靶向药物的筛选。大二时,她便与一名研究生师兄以共同第一作者,在《生物化学》上发表了一篇SCI论文。大三时,因实验经验丰富,戴宁被选拔进了校队,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成功斩获银牌。戴宁作为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行的决赛上进行现场答辩。“大学期间,除了上课,我几乎都是待在实验室,备赛时因为要借用另一所高校的仪器,还常到校外做实验。”戴宁说。
加拿大院士单独面试她
戴宁介绍,由于专业原因,她入校时就决定出国深造,并一直自学托福,考了97分。去年10月,“111”基地外方主任——加拿大Marek院士来校交流。戴宁知道Marek院士的研究方向正是生物化学,便萌生了申请其博士生的念头。
戴宁所在的创新班班主任、“111”基地负责人唐景峰教授介绍,得知戴宁的想法后,实验室特意安排了戴宁接机,并让她和老师一起负责Marek院士的日常对接。期间,戴宁也表现很优秀,提问很专业,并适时地表达了自己出国读博的愿望。回国前,Marek院士专门抽出半个多小时,对戴宁进行单独面试。去年底,戴宁顺利收到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直博入学通知书。
随后,唐景峰开始着手帮戴宁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奖学金。“唐教授帮我改了10多次申请书,实验室的伙伴们也给了不少意见。”戴宁说,她最终成功地申请到国家公派留学的全额资助:4年学费由加方承担,约20万人民币;生活费由国家留学基金委每月发放,约56万人民币。“学成后希望能回国进高校任教,继续从事生物化学方向的研究。”戴宁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