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

[爱国情 奋斗者]全国劳模高广金:“终身不能忘农本”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09:35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高广金在试验田里察看玉米长势,记录测量数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孟静 摄)

6月28日下午,刚从省农业农村厅开会归来的全国劳模高广金,一回到位于黄陂区的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就往玉米试验地里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玉米地里找到他时,戴着草帽的他正入神地察看玉米长势。

攻克高山玉米增产难题

高广金1955年出生在鄂北岗地枣阳市太平镇的一个普通农家,1978年从襄阳农校毕业后就分配到原省农业厅工作。

1979年到1981年,高广金跟随老同志深入恩施、十堰、宜昌和襄阳等地山区20多个县,走村串户,调查农民生产生活情况。

有一次,在五峰县蒿坪乡农户家吃饭。“群众给我们蒸的玉米土豆饭,炒的玉米粉拌南瓜,煮的大豆白菜汤,而他们自己只吃土豆。”当时的情景,让高广金很心酸。闲聊时,高广金得知,“高山天气寒,土地多贫瘠,玉米长不好,多长野蒿草”这句当地广为流传的打油诗,正是蒿坪乡名字的来由。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省山区有1000多万人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当地多以玉米生产为主,由于山区温度低,高产杂交玉米品种无法适应,农民还是普遍种植低产的老品种。春季本是播种玉米的时候,山区有的地方还在大雪飘飘,种子根本发不了芽,要是推迟播种,生长后期又会遇到“卡脖子”旱、“秋风”低温以及冰雹的袭击,玉米更难成熟。民间谚语“种一坡,收一箩”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玉米在山区老百姓眼里是很珍贵的粮食。”高广金说,农户将还没成熟的玉米粒用刀削下来,装进一口口大木缸里,烙成“酸酱粑”。当时,很多地方有这样的顺口溜:家家有木缸,不见米和面,只装玉米浆”。灾情严重的年份,农民们连这种难咽的“酸酱粑”都吃不上。

看到山区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年轻的高广金立志要攻克高山种植技术,改变“吃粮靠供应,穿衣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局面。

起初,高广金根据山区自然气候、生产条件等特点,建立试验基地,选用新品种,推广种植新技术,提高山区玉米单产,但成效甚微。

当时,国内已经引进了地膜覆盖技术。

“覆盖地膜能提高土壤温度,何不把地膜用到山上去?”1982年,高广金到郧西县搞玉米地膜覆盖试验。当年3月初,他背着30多斤地膜乘火车、转汽车,辗转两天半的时间赶到郧西县西北黄龙山脚下的香口乡,在农民家住下开展起试验来。

“早上覆膜,晚上就被揭掉,还挂在树枝上。”一开始,农民并不配合。

高广金沉住气,每天继续认真观察记录苗情长势、气温、地温的变化,反复试验,那股较真劲儿农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没多久,好消息传遍乡镇:地膜覆盖种植的玉米亩产达到300公斤,比露天种植增产50%以上。当地农民心服口服,高广金也被村民们抢着拉到家里做客。

经过几年山区蹲点试验示范,栽培技术日渐成熟,再加上科学施肥,高广金将高寒山区玉米产量提升到了400公斤。

1988年,农业部将这项科技成果纳入国家“温饱工程”项目,每年安排专项农膜、化肥、贴息贷款等,在全国17个省(区)的贫困地区实施,高广金也被农业部授予“实施温饱工程先进工作者”。2000年,高广金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

创新培养“三农”人才队伍

“农技人员的初心,就是要为农业谋发展、为农民谋幸福,为乡村振兴服务,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月28日当天,在省农业农村厅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人物座谈会上,高广金作为全省农业系统的10名先进典型之一,在会上交流时动情地说。

2004年,高广金挑起建设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重担。园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沙口分场窑头村,那时候周边荒无人烟,交通不便,条件艰苦。

没接触过工程建设的高广金,开始从头学习。他和工程建设专班的十几个同事,挤住在租用的70平方米的房子里。争取建设用地指标、跑规划设计、处理工人纠纷……第一期田间工程和第一栋综合楼建起,高广金瘦了20多斤。

园区初具雏形,高广金又转身投入到主持开展农展中心田间展示技术工作。“农展中心就像我的孩子,10多年来看着它一点点成长起来。”高广金说。如今园区每年展示的农作物品种、新技术,50万字至60万字的展示试验示范报告,吸引国内外100多个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到农展中心展示科技农业成果。

2015年底,高广金退休后,又担任厅里“全国劳模高广金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室”主任。来自全省农口单位、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及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职业农民志愿者踊跃加入。目前,志愿者队伍已达116人。

为培养一支能干、能写、能讲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三农”人才队伍,每年,高广金给志愿者们安排了硬任务:主持或参与一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联系对接一个以上种养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一次“三农”情况的调研;撰写一篇以上的科技论文或调研报告。

4年多来,志愿者们的身影遍布在荆楚田野上:调研热点和难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为“三农”发展献计献策。2018年,工作室被评选为“湖北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在这里,我们志愿者服务‘三农’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在工作室扎根多年的志愿者、省农展中心干部杨艳斌说。

“我出生农村,求学农业,服务农民,终身不能忘农本。”今年已经64岁的高广金,打算在工作室继续干下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孟静 通讯员 聂练兵 实习生 黄晓堰)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