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彭一苇)8月22日,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在恩施召开,记者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1.83万户88.23万人,已累计建设集中安置点1.15万个,建成房屋31.61万套惠及87.47万人,占“十三五”总任务的99.14%。
湖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扎实开展住房建设、搬迁入住、折旧复垦等工作。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全国有地位、有影响。2016年到2018年,我省连续三年在全国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并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也多次介绍推广我省经验。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脱贫人口490.7万人,全省3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20个,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14.4%降至2.4%。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今年底,按计划完成剩余搬迁建设任务后,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的“搬得出”任务将全面完成。但是,搬迁工作只是“前半篇文章”,脱贫才是搬迁的目的。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把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合力攻坚,切实做到“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让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链接
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湖北打算这样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易地扶贫搬迁,为的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目前,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大批村民搬出了条件恶劣的居住地。不仅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脱贫、能融入。我省积极谋划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力争全胜。
保障基本就业
让安置群众“稳得住、能脱贫”
在宣恩县高罗镇龙河安置点,19栋红白相间的楼房就是去年新建成的安置房,共有332户1303人迁入新居。
35岁的覃红,原本住在离镇上40多分钟车程的山里,6年前丈夫意外受伤只能坐轮椅,覃红只能在家一边种田一边照顾丈夫。“女儿也在上小学,两边很难兼顾,收入也不多。”
去年搬家后,这一切发生了变化。覃红一家不仅分到了新房,她还在镇上母婴店找到了一份工作,还兼职当保洁员,月收入至少2000多元,工作时间灵活,可以照顾丈夫,以往的难题解决了不少。
找到新工作岗位的不止覃红一人,安置点有劳动能力的人共512人,除去外出务工和在周边务工的人外,还有不少人进入了扶贫工厂,镇上引进了一家服装公司,200多人成为生产线工人,人均增收1.8万元。工厂就建在安置点旁,在家门口工作很方便。
“大力发展基本产业,保障群众基本就业是关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本地特色优势资源都要开发利用好,加快从东部对口帮扶地区定向引进企业,促进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则要动员参与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参与保洁、护林、护路、管水、养老护理等公益性岗位,增加劳务收入。
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1.15万个集中安置点共落实产业1.31万个,产业覆盖率为85.6%。据了解,全省所有安置点将加快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每户有一个主业或有一个劳动力实现就业,年底前实现帮扶到户工作全覆盖。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促进传统村民变现代居民
8月22日,宣恩县沙道沟镇松坪实验小学开学。这所为松坪安置点配套建设的小学占地40亩,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
在宣恩县,像这样的配套服务还有不少。宣恩县探索出“1+6+N”安置点后续管理模式,“1”即一个安置点,“6”即配套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就业创业空间、一个标准卫生室、一个文化广场、一个便民超市、一户一块菜地,“N”即因地制宜建立自治组织、爱心澡堂、四点半学校等多种社区服务模式。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将人迁出来,还将改变他们多年形成的习惯,逐渐转变为现代居民。“对于转为城镇居民的搬迁贫困群众,不仅要确保他们享有同等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低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还要更大力度强化基层社区治理和基层组织建设,这是关系安置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这样的基层社区,正在全省陆续建立。如松坪安置点就单独成立了社区,配备9名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楼栋长、保安、保洁员各司其职,安置点的居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还要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加快建立健全新的社区组织体系。”该负责人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各地可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迅速把搬迁群众有效组织起来,调动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引导搬迁安置区建立新型邻里关系,形成新的社区治理模式,确保每个集中安置点有章理事、有人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