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

湖北新增8位院士 院士总数达80人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3日07:27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方琳)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19年新当选院士名单,其中科学院新增64名院士、工程院新增75名院士。我省共有8人当选。其中3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院士总数增至80人。

我省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教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和平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

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邵新宇教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徐青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严新平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杨春和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研究员。

截至目前,湖北共有“两院”院士80人,数量居全国前列,其中李德仁院士为两院院士。湖北院士人数前三位,依次为华中科技大学19人、武汉大学15人、中科院武汉分院10人。

相关报道>>

邵新宇、骆清铭当选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两院院士增至19人

邵新宇院士

骆清铭院士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方琳、文俊)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19年新当选院士名单,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邵新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截至目前,该校共有两院院士19人。

邵新宇,1968年出生,江苏靖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7年12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他长期从事汽车制造关键工艺与装备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主持研发了多种工艺技术创新的车身大功率激光加工装备与生产线,以及整车与发动机制造执行优化数字化平台,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骆清铭,1966年出生,湖北蕲春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历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光电技术研究院院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9月任海南大学校长,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他在生物结构、功能及多分子事件信息获取方面做出了较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创建了具有亚微米体素分辨率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MOST)原理和技术,绘制出亚细胞分辨的小鼠全脑三维神经元联接图谱。建立的全脑介观图谱绘制体系已在脑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应用,为研究神经元类型、神经环路和脑疾病模型等提供了重要手段。

截至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共有两院院士1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涵盖数学物理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技术科学部3个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涵盖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5个学部。

聚焦地下水水质研究前沿

地大(武汉)校长王焰新当选院士

王焰新院士

湖北日报讯(记者龚雪)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当选。

王焰新1963年出生,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1990年留校任教至今。是《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国家精品课程、“地下水与环境”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环境水文地质”111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王焰新及其团队聚焦地下水水质研究前沿,创新发展了水文地质学理论与方法;选取长江、黄河和海河流域开展劣质地下水成因的长期系统研究,揭示了有害物质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赋存规律、释放机理和活化机制,近15年来SCI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位居全球劣质地下水主要研究团队前列,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提出利用矿物材料和“逆向调控有害物质迁移过程”的劣质地下水质改良新方法,并通过室内外实验和模拟验证其可行性,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与应用;基于地下水系统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组成信息提取和溶质运移模拟,建立了地下水示踪新方法和适合我国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新模型,其理论研究成果在供水安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交通运输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带头人

武汉理工大严新平教授当选院士

严新平院士

湖北日报讯(记者韩晓玲)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属于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严新平1959年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是水路交通工程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先后主持国家973、863课题、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和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等科研项目20多项。严新平现为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是交通运输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带头人。他建立了摩擦学系统状态辨识方法,创新了摩擦学、动力学、性能参数和轴功率的“四法结合”监测技术;发明了船舶动力设备磨损状态在线监测与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了内河通航运行系统的构建方法;主持研发了“电子航道图为载体,实现内河通航状态由静态采集向动态感知的变革”,有效提升了我国内河航运系统的安全技术水平;创建了“航行脑系统”,定义了感知、认知和决策控制等组成空间,攻克了“航行脑系统”的内河复杂航行环境与船舶状态融合与重构、识别与表达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欠驱动船舶智能安全辅助驾驶控制模型,研制了船舶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为人工智能技术在船舶工程领域应用提供了新颖技术途径。

我国驱护舰领域新一代领军人物

中船重工701所徐青当选院士

徐青院士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通讯员刘薇)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徐青研究员当选。

徐青研究员1960年生于武汉,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701所从事驱护舰研究设计工作。他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做起,37年时间,用超乎常人的努力,成长为我国驱护舰领域新一代领军人物。他先后担任多型护卫舰和大型驱逐舰总设计师,在军委科技委、军委装备发展部等国家部委、机关组建的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专家,为实现我国驱护舰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重大贡献。2016年被聘为中船重工集团首批首席技术专家。先后获评为“船舶设计大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人物”等荣誉。

让科技为食品安全撑起保护伞

油料所李培武研究员当选院士

李培武院士

湖北日报讯(记者文俊)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名单,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目前,油料所院士增至2人。

1961年出生的李培武,与真菌毒素打了几十年交道,近年来,他研制的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方法,已在国内外很多企业使用,为粮油食品安全撑起了保护伞。他是我国粮油质量安全领域的领军人才,在粮油生物毒素检测与控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创建的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提升了我国粮油真菌毒素监控技术水平;创建的生物毒素硫甙及特异营养成分系列检测方法,被采纳为国家或行业标准,解决了油料特异品质检测的难题;创建的双低油菜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体系,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主推技术,对我国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起到重要引领作用,提高了双低油菜产品质量与控制水平;主持的国家粮油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成果被国务院相关部门采纳,提高了我国粮油国际贸易的主动性,增强了话语权。

检测地球微小运动 探索能源储存宝库

中科院武汉分院孙和平、杨春和当选院士

孙和平院士

杨春和院士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王以豪 杨婷婷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19年新当选院士名单,中科院武汉分院2名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孙和平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杨春和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出生的孙和平,长期从事地球动力学与微小形变的高精度重力信号检测、理论模拟和力学机制解释等研究。

孙和平1995年在比利时法语天主教鲁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服务,带领学科团队建立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武汉国际重力固体潮基准;构建了国际上第一个顾及液态地核动力学效应的重力固体潮实验模型;发展了大气与海洋潮汐对地球物理场影响的负荷理论。

孙和平在国际上用重力技术成功检测到由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及其谱峰分裂现象,获得地球液态外核运动的微弱重力信号,并首次发现近周日共振的10年变化规律,得到了真实液态地核椭率要比流体静力平衡假设下的理论值大5%的重要结论;首次利用液态外核运动导致的重力信号衰减特征获得了核幔边界粘滞度、电导率和磁感应强度等重要物性参数。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国家精密测绘、全球大尺度地球动力学和空间技术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背景材料。

1962年出生的杨春和,现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岩石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是我国盐岩力学与盐岩地下油气储备工程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让我国盐岩地下储气库从无到有,遍地开花。

1999年,杨春和获得美国内华达大学地质工程博士学位后,选择回到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成为该所留学归国的首位博士。他将目标投向盐岩力学与盐岩地下油气储备工程研究领域,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自主研发。在盐岩水溶开采方面,开发了层状盐岩大型溶腔建造全套新工艺,研发了水溶造腔仿真软件,实现了大型水溶造腔腔体形态的准确控制,取得了从传统水溶采矿到可控的水溶造腔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在盐岩油气地下储备方面,建立了反映盐岩损伤和扩容等特性的本构理论,提出了盐岩及夹层的长期强度理论及蠕变本构关系,创建了层状盐岩大型地下储库整体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为地下大型油气储库的建造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层状盐岩力学理论与工程的学科方向。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3项排名第一)等多个奖项。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