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熊唤军)“鄂派”文艺批评何以成为可能?11月28日,文艺批评家、《小说选刊》原副主编王干在“当代湖北文艺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上提出,当代湖北理论批评家对文艺问题反应敏锐,在批评实践中善于将学术与批评、理性与情感结合起来,而且针对本省的文艺创作勇于批评,“刀刃向内”,表现出批评的锋芒;湖北文艺理论的批评队伍代际建设也做得好。诸多优长之处,使得提出文艺批评的“鄂派”成为可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港台文学研究专家古远清在会上呼应了王干的观点。他在题为《亮出“鄂派批评”》的发言中说:我在20年前台湾出版的《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中,说新时期有“京派批评”“海派批评”“闽派批评”三大理论群体。现在看来,还应加上“粤派批评”和“鄂派批评”这两个群体。提出“鄂派批评”,是为了展现湖北文学批评的成就和实力,增强“文学鄂军”的文学自信,加固湖北文学评论队伍的凝聚力,为建设湖北文化强省尽一份力量。事实上,古远清教授关于“鄂派批评”的想法并不是会场上的临时起意,他去年5月18日发表在《长江文艺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中,曾以独立性、前沿性、探索性、启蒙性、开创性概述湖北文艺批评的特点,并历数湖北重要的批评家和批评成绩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来自省内外的40多位专家在座谈会上对湖北文艺理论批评的成绩和特色进行了分析总结。他们认为,湖北是文艺批评大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湖北文艺批评重视批评队伍培育、阵地建设,站在学术前沿,领风气之先,介入创作现场,理论联系实际,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在各个时期的全国文艺批评界都发出了湖北声音。
座谈会在汉举行,由湖北省文联和湖北大学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