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 成长于繁华都市上海,却在条件艰苦的戈壁大漠敦煌一呆就是半个多世纪,只为守护国宝——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公民道德最高奖“雷锋奖”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的故事,让很多人动容。11月28日晚,由樊锦诗人生历程改编的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在湖北武汉洪山礼堂上演。
该剧是在汉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的参演剧目。此次南方会演由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主办,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演艺集团承办。会演于11月10日开幕,持续至12月5日,陆续有来自全国南方片区19家地方戏曲院团的17个剧种、19台优秀剧目登台亮相。
多侧面“还原”樊锦诗 是学者也是妻子、母亲
《敦煌女儿》截取了樊锦诗从大学毕业到敦煌第一天起50多年中的若干片断,在舞台上多侧面地“还原”了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作为学者的樊锦诗。
演出从“敦煌女儿”樊锦诗的青年时代开始娓娓展开。刚刚大学毕业的她,满怀着实现梦想和展翅高飞的热情和动力,走进向往已久的敦煌。在敦煌度过三年时光,樊锦诗返回上海与爱人彭金章喜结连理。婚后,她又带着深深眷恋回到敦煌。难以兼顾照料孩子,樊锦诗强忍着对孩子的不舍,让丈夫将孩子带走抚养,自己一心投身洞窟工作,一干就是50多年。
面对质疑,她与院长“三击掌赌一个胜利开颜”,表达立志坚守敦煌的决心;面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只身在西域的孤独,她以九层塔的阵阵风铃洗涤心灵,指引着她在保护莫高窟的道路上一往无前;面对抉择时的内心纠结挣扎,她幸运地得到了爱人的全力支持;面对敦煌遭遇的文化浩劫,她毅然站出,深情讲述千年敦煌的发展历程,用动人的故事感染了所有人。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初心不改。五十年过去,面对岁月的侵蚀、经济浪潮的冲击,樊锦诗发出了“让莫高窟永留世间,是愿望还是奢望”的心灵叩问。怀着深切的忧虑和坚定的使命,她带领年轻人,开始运用现代的数字化手段保护莫高窟,传承敦煌文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将守望敦煌的愿望一代代传承下去。
从青年时期到耄耋之年 演员走心演出令人动容
该剧主人翁樊锦诗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两届获得者,“二度梅”的茅善玉领衔主演,钱思剑、凌月刚、李建华、王丽君等著名沪剧演员共同出演。
“岁月悠悠倏忽如一晃,上海姑娘两鬓也如霜……”从二十多岁初到敦煌的踌躇满志,演到两鬓斑白,茅善玉将樊锦诗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在舞台上生动还原。观众们跟随剧中人物穿越半个世纪,共同走进以樊锦诗为代表的莫高人致力莫高窟文物修复和保护的人生历程。
要在短短的2个小时里,同一个舞台上,诠释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段的樊锦诗,这对茅善玉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对此,她十分用心。据悉,剧中樊锦诗这个人物的主要唱段都是茅善玉本人设计的,根据人物不同的年龄和情境,唱腔中既有沪剧的细腻温婉,又融入了京剧、越剧的唱腔特色,让整体演唱特别有力度,人物表现有张力。
舞台上的茅善玉,唱腔圆润甜美,一个个细腻而到位的肢体动作,将少女时期的樊锦诗灵动曼妙和活泼可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得观众阵阵掌声。而从青年到老年,茅善玉在舞台上只用了几十秒时间,就通过形体、唱腔和神态带领观众来了一次“时空交错”,演出功力可见一斑。
当她在舞台上用沪剧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敦煌的厚重历史和美丽传说时,令全场观众仿佛置身千年莫高窟,如痴如醉。
打破沪剧固有叙事方式 光影效果展现西域风情
昨晚的洪山礼堂坐满了观众,大家都被这个陌生而又特别的地方剧种所吸引。
沪剧是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音乐委婉柔和。
《敦煌女儿》在叙事方式上打破了沪剧固有的形式,用两个时空的交错来诠释人物的内心独白。而音乐利用多乐章的宏伟结构,既强调了沪剧的音乐特性,又增加了歌唱性,让旋律更为丰富,达到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而最让观众称赞的,则是该剧创新了传统沪剧舞台的舞美灯光。舞台上倒梯形的形象符号象征着莫高窟,飞天则是莫高窟独有的地域特色,利用光与影的效果打造出敦煌的沙漠与荒丘,虽然是“极简主义”,但却让观众仿佛置身大漠,感受到独有的西域风情。
来自武昌的任先生这次是第一次接触沪剧,他欣喜地说:“原来以为沪剧会比较晦涩难懂,没想到这么优美,而且这个故事也十分感人。相比较很多传统老戏,这出戏简洁的舞台,意义深远的唱词,十分适合我们年轻人的口味。”
当晚的演出也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到场观看。来自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大一学生郭盈盈观剧后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看沪剧,也是我第一次生动地接触敦煌文化。这出戏让我在舞台上第一次立体地感受了大漠敦煌、莫高窟等文化瑰宝,十分震撼。主人翁穷其一生致力敦煌研究的人生历程,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也十分打动我。正因为有他们这样的前辈,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