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武叶)民营医院数量占比63%,服务量却仅占20%左右,出席此次省两会的人大代表宋晓婕呼吁,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动医生多点执业,化解这一不均衡局面。
目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近100万家,民营医院数量占比63%,但服务量却仅占20%左右,这一现状在包括武汉在内的多个城市普遍存在。一方面,依靠民营医疗自身的发展难以短时间弥补人才缺口;另一方面,公立医院熙熙攘攘、一号难求。
宋晓婕认为,提倡医生多点执业,可以弥补基层和民营医院技术薄弱的问题,用市场优化手段解决医疗资源缺乏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2014年12月,国家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与此前相比最大亮点是:原来规定只有副高和正高职称的专家才能参加的多点执业,放宽到主治级别的医生。同时,《意见》明确表示,多点执业的医师无需再获得第一执业地点机构的书面同意,只需征得其同意即可。
然而,在近五年的医师多点执业试行中,成效并不明显。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多点执业的医师为21.5万余名,仅占全国执业医师总人数的6.4%左右。宋晓婕分析,这其中主要的羁绊有两个,一方面是来自公立医院管理层的压力,一方面是医生自己也有顾虑。
她提出的具体建议是,首先,鼓励公立医院通过成立医联体的方式与民营医院结盟,率先在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实现多点执业。通过发展在线问诊、医护上门、互联网多点执业、医疗设施分享等方式,促进“共享医疗”的发展,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其次,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推动医师多点执业的落地。建立医生集团、医生工作室等多种平台,拓展多点执业的外延与内涵。
最后,要加快把民营医疗纳入社会评价系统,促使优秀的民营医疗机构获得社会认可,促进优质资源的双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