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湖北省出台全国首部乡村振兴地方性法规 宅基地可转经营用地入市 农民干得好也能评职称了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8日09:53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利鹏 陈倩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刘中灿

昨日上午,湖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20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从法规制度层面搭建了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成为全国首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地方性法规,在省级层面率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样本。

“这部《条例》我们参与调研起草了1年多的时间,光修改就有30多稿,多项惠农条文是在全国率先提出的。”昨日,《条例》起草专家组成员、湖北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邹进泰,及参与起草的该所副研究员肖艳丽、王薇薇、谢琼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专访,解读了《条例》内容的创新和亮点。

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省人大代表们表决通过

会议闭幕,代表们兴高采烈地走出洪山礼堂

统筹规划村庄布局制定清单保护乡村环境

【条文】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体现地方特色,符合乡村振兴规划要求,统筹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空间、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防灾减灾措施。

【解读】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说,村庄布局和村庄规划目前还存在体系不顺的问题。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自然村湾随着人口的迁出在逐步消亡,将来我省村庄规划的趋势,是对村庄实行分类,引导居民集中居住,打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更有针对性的“中心村”,资金、配套设施也会向这些集中居住村庄倾斜。

【条文】省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目录,适时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解读】以前我省是遵照国家相关目录实行,这也是首次将我省制定相关目录的要求写进条文。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为保证绿色农产品的品质,对农业投入品必须作出一定的使用规范。在此之前,我省已有部分地市出台了区域性的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名单,制定省一级的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目录,标志着农业绿色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保护农业基因库安全率先提出保障小农户利益

【条文】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支持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种业。

【解读】种业安全也是农业安全的基石。我省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保护这个巨大的农业“基因库”的安全,就是保障现代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条文】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保障小农户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政府项目扶持、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

【解读】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小农户虽然能从土地流转中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收入,但由此产生的产业增值中的收益,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从中央到地方,近年来多项政策都在强调小农户的重要性。在全国率先将保障小农户利益进行地方立法,有鲜明的引领意义。

在全国首次提出宅基地可转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

【条文】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或者发展基金……建立乡村振兴资金统筹机制,支持县(市、区)人民政府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解读】这是首次明确规定省一级政府应当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相信能够撬动更多社会和金融资本进入该领域,促进战略实施。

目前各种项目和资金,一直是归口各个主管部门管理,如农村厕所革命项目,就有旅游、城建、农口等多部门分别制定规划和下拨资金。为了让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能够统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此提出支持县(市、区)人民政府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让各地能更有效促进战略更好更快推进。

【条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可以依法将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解读】这一条文含金量非常高,也是这一措施首次写入地方性法规中。目前由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较为紧张,部分希望进入农村发展事业的企业单位,受制于用地问题未能快速、放心发展相关事业。这项规定,将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更多的入市土地资源,引进更多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企业单位,释放巨大红利。

农民干出名堂来也可以评职称了

【条文】支持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职称评定。

推进农业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评价认定体系。

【解读】农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的可持续供给,离不开心系乡土的带头人、领路人。为了让在外创业能人、大学毕业生扎根家乡、安心创业,支持农村人才在本业上做出成绩,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评价认定体系很有必要。

乡村振兴干得好不好成干部任用重要依据

【条文】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责任制,制定考核办法,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所属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政策、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解读】这是我省首次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作为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依据写进地方性法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有一个考核评价体制。通过考核,调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强的组织保障。

阅读延伸

以人民为中心 有机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楚天都市报记者 周萍英

《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如何诞生的?内容设置有何讲究?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了省人大相关负责人。

前后历时一年八个月 将推动农业全面发展

2018年4月,习总书记视察湖北,对湖北提出了“四个切实”的殷殷嘱托,明确要求湖北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中央2018年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明确要求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

省人大常委会经济法规处副处长陈超介绍,我省是农业大省,《条例》的制定顺应时代发展和湖北实际情况。相关立法工作从2018年6月开始启动。2019年9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一审,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2020年1月初,省人大将该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整个过程历时一年零八个月。

据了解,《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省级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未来将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在全省贯彻实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修改涉及59条204处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条例》共11章77条,代表大会期间代表提出意见建议共计1206条,对其中59个条款204处进行了修改。”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经济法规处处长孙爱萍介绍。

11个章节77条是如何划分的?孙爱萍解释,《条例》按照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设置条例章节,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作为具体实施路径融入其中,形成了《条例》的现有框架。

记者从省人大相关人士处看到一份修改过程稿,显示第一章第六条增加了“尊重乡村居民意愿”内容。“虽然只有8个字,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并贯穿始终。”孙爱萍说。

她拿起《条例》向记者介绍,第3条明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民主体地位”,第11条提出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和修改,应征求乡村居民意见;第25条提出,保障小农户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第32条也提出,建立以乡村居民为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管护长效机制……

为何在2020年初这个时间节点制定《条例》?省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能更好地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及早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工作思路,最终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乡村居民福祉的目标。

代表声音

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盘活乡村经济

省人大代表、建始县景阳镇五花寨村支书陈立:《条例》提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点对推进乡村振兴非常重要。以景阳镇五花寨村为例,这些年,村里发展核桃、柚子、雪梨等特色产业,农民也都愿意跟着干。但问题是,当核桃、柚子成熟后,怎么把这些产品销出去?每次丰收时节,大家一筐一筐把果子往家里搬,但到过年这些东西都还没卖出去,产品坏了、变质了,农户还要一筐筐往外扔,不仅浪费资源,还严重打消农户积极性。

相较于大型农业企业,普通农民本缺少销售渠道,也缺乏人脉资源,乡村振兴促进三产业融合,以二三产业力量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是大好事。目前,不少农村地区已经配置了电商点,帮助农产品线上销售,对农民帮助很大。下一步希望能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广泛吸纳电商人才、营销机构进入农村,壮大乡村的电子商务市场,打通农户与市场的阻隔,盘活农产品,激活农户,带活农村。

盼出台意见 培育农业人才

省人大代表、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辉: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农民是主体。农村人才是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的牛鼻子。农业是个技术活,农村需要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但现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农民缺少优质专业的培训教育资源,农业创业者缺少创业的资质,这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不相适应。

促进人才振兴,需要完善规划指导,研究出台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引导社会团体、专业合作社、企业机构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民培训,提升农民创业干事本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农村发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樊碧波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