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周磊
天气晴好起来了,“憋”久了的心不免有出去“透透气”的冲动。弦绷紧的时间长了,少数人开始有了“松一松”的想法。
尽管在农村,基层的防控措施依然严格,村干部的“婆婆嘴”“金刚腿”还时时在村里出现,但从微信、电话及左邻右舍的闲谈中可以感受到,少数人的心弦有些松动:农村地广人稀,病毒感染几率小,倒霉事不会轻易落到“我”头上,不必太害怕;疫情发生已经有些时日,村里各种严防死守措施都用上了,应该控制住了吧。
事实上,广大农村地区不能说是“安全地带”,而是疫情防控的短板。与城市相比,医疗条件更差、防控意识更弱,救治和防扩散的难度更大,农村的防线不是要更松,而是要更紧。这两天,少数农村出现的聚众打麻将的情况,折射出一些人歇脚松劲的心理。这个时候,我们更要防止心存侥幸、放松警惕的念头滋生,防止疫情防控从内心里松了劲。
村民自治是从我国农村社会的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民主制度。自疫情发生以来,有太多的场景、太多的人、太多的行动,让我们看到“自治”里蕴含的治理能量,激发出来的防控力量。长期以来对乡村的那些记忆,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许多让我感慨万千的变化。这段时间身处乡村,看到的、听到的,让我相信,“自治”的正能量充盈,释放出来,会给潜在的风险作出提醒,一些人也会重新反思自己的行为,加入到正能量中来。大家的心都往防控工作上靠拢,安全的篱笆才能筑得更牢。
从我省疫情形势来看,市州和农村地区的病例还在增加,紧张的时候并没有过去。补上农村这个短板,既要不断筑牢外部的防线,更要时刻拧紧防控的心弦。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越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越要推动群众把心弦绷得紧一些,把风险想得大一些,把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想得更周全一些,我们才能赢得最终胜利,尽情享受春天的暖阳、畅享欢聚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