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艾丹
“云课堂”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更是全新的探索和挑战,想要有“云”的开阔和轻盈,首先就必须摆脱各种不必要的条条框框的束缚。
全国各地中小学的“云课堂”已经开课几天了,效果如何?针对线上教学初期集中呈现的一些问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络上课,也不只是局限于学校课程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行的,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传学习视频等,不必普遍要求所有教师录播课程,避免增加学生和老师的负担。
这样的引导非常及时,也是一针清醒剂。“停课不停学”本意是为了跨越疫情的阻碍,让学生们在家中也有更好的学习渠道。但有的学校让学生每天进行各种“打卡”,要老师完成各种各样的指标和考核,甚至连幼儿园都要求幼儿上传学习视频,把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忙得团团转;有的学校放着优质的共享资源不用,一股脑儿要求所有教师都转变成“主播”,教学质量反而难以保证;还有的学校布置过多的课程任务,导致学生不得不长时间埋在电子屏幕中。凡此种种,与“停课不停学”的初衷相悖。
“云课堂”不能让形式大于内容,更不能走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在“云课堂”中该学什么?从教育部负责人的解释来看,并非只是学课程上的内容,还要更多学习书本外的、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东西。它并不是线上培训班,更不是网上“题海战术”,开展“云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更宽阔的成长空间,让他们的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知国情、懂时事、接地气。
疫情让我们的基础教育被迫提速并提前进入网络时代,这个转变是突然的。如何以这个全新的课堂为载体,探讨真正面向未来的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它需要在网上课堂学习中,适时运用信息时代的产品,采集真正适合学生兴趣,有助于推进学习进程,找到帮助他们利用网络来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更好方式。僵化的形式主义教学方式与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格格不入,容易衍生出新的教条主义,“云课堂”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更是全新的探索和挑战,想要有“云”的开阔和轻盈,首先就必须摆脱各种不必要的条条框框的束缚。
与此同时,尽管我国的基础网络建设条件较好,但也不能忽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网上开学”当日,即使在城市,网络瘫痪的情况也时不时出现。在偏远的山村,除开电脑等硬件不说,网络建设能否满足“云课堂”的要求,也是一个现实难题。这一部分孩子该怎么办,必须引起重视,有所应对。
防控疫情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任何事情都要尽可能求实避虚。“云课堂”的实施过程应当成为我们对未来教育的一种积极探索,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网络时代的线上教育模式进行构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