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阳春 通讯员 彭娟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金融机构备足资金“弹药”“粮草”,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贡献金融力量。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好转,如何积极落实好各项金融政策,进一步做好金融保障工作?3月2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了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金融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局长(主任)段银弟。
火速启动金融应急保障
疫情就是命令。金融行业火速启动应急保障,除夕夜当天,国开行湖北省分行完成授信审批,发放应急贷款20亿元,用于武汉市疫情防控;大年初一,农行武汉市分行为中建三局划转5000万元汇款,用于火神山医院工程建设。
“防疫应急金融需求得到即时响应,基本金融服务没有断档。”段银弟表示,疫情发生后,各金融机构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积极开发适合疫情防控的金融产品,提供优质高效的疫情防控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全力提升抗疫资金支付清算效率,配合地方政府强化防疫账户和款项使用管理。居民服务上,通过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满足群众日常金融服务需求。
省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第一时间沟通会商,出台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通知》,指导金融机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截至2月末,各银行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超过457亿元。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也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持。”段银弟介绍,疫情期间,我省加大对直接融资政策的宣传和线上辅导力度,积极运用沪深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开辟的“绿色通道”进行债券融资。截至3月12日,我省已有当代明诚、九州通集团、东风集团等10家企业获批或已发行各类疫情防控债141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
资金供给既保量又“降价”
为驰援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我国金融系统紧急行动、精准发力。
1月31日,央行向9家全国性银行和10个重点地区地方法人银行分别提供2000亿元、1000亿元防疫专项再贷款,实行优惠利率。我省3家地方法人银行获得2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增加政策性银行3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以优惠利率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我省3家政策性银行积极争取对湖北配置更多信贷规模。
“我们将继续落实推进各项高含金量的金融政策,实现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资金供给‘保量降价’。”段银弟介绍,为支持我省打赢防控阻击战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对湖北出台了专门倾斜政策,涉及安排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农支小信贷政策、特殊时期利率、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资本市场融资审批报备“绿色通道”等。“作为疫情重灾区,我省企业尤其是民营小微企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大,我们将会同省级金融监管部门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向湖北配置更多金融资源。”
动态跟踪复工复产金融需求
有序复工复产,刻不容缓。
近期,省政府出台《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30条,就防疫重点企业专项金融信贷支持、加强信贷纾困、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加强融资担保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段银弟表示,将引导各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我省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推进政银企有效对接,搭建融资合作平台,持续推进省政府安排的“三个一批”重点企业、中小微民营企业等资金保障工作,加强与经信、发改部门的配合,动态跟踪企业融资需求,协调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争应贷尽贷。
在帮扶困难小微企业上,段银弟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再担保费减半征收。单户1000万元以内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全部纳入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
抓好春耕生产,事关“三农”全局和脱贫攻坚大局。段银弟表示,金融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接,充分利用好国家支农再贷款政策,为全省“三农”主体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确保春耕不误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