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一座崭新的薄膜大棚在午日暖阳的照耀下,竟成了绿色田野里一道美丽的风景,这就是松滋市涴市镇省级贫困村四兴垸村脱贫光荣户陈刚的“致富棚”。他不仅靠着大棚育苗光荣地脱了贫,小日子也过得美滋滋的。
发挥特长选准发展产业
早年间的陈刚接触过贩卖蔬菜苗的生意,加之又是土生土长,故而对周边农户有哪些种植上的需求,在他心里都有一本“明细账”。凭借着独一无二的优势,立志要摆脱贫困的陈刚坚定决心、瞄准方向,不再满足于一名“中间商”,而是尝试自主育苗。说干就干,一个200平米的“二手大棚”,几本从农家书屋借来的专业书籍和以往那些零星的谈不上经验的“经验”,陈刚毅然选择了这条大棚育苗全新的发展路子。
金融扶贫坚定脱贫信心
“其实这个脱贫说起来也不难,只要下定决心、踏实肯干,也许你和目标就只差一个大棚的距离。”陈刚饶有兴致地说。2017年的那个冬天,由于大棚年久失修,没能抵御住凛冽的寒风,陈刚的蔬菜苗冻死了不少,此时的他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终日没精打采。都说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也许陈刚正好是那个被上帝眷顾的人。因为当四兴垸村村干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立即上门核实,并在他们的帮助下,陈刚很快申请到了银行的贴息贷款。“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和干部们的热心帮助,要不然现在的日子哪能这么好。”陈刚满是感激地说道。的确,每当回想起那次的遭遇,陈刚总是心有余悸,“不过现在好了,我用银行的贷款新修了这个大棚,再也不用担心菜苗被冻死冻伤。”
齐帮共扶克服疫情影响
恰逢2020年这个特别的春节,因为疫情原因导致道路封闭,大棚里的苗子无法运出去,眼看到了栽种的时节,陈刚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虑却又倍感无助。或许是幸运之神再一次光顾,当结对帮扶人彭传兵联系上他时,询问了幼苗情况后,便及时将他的境况报到了镇扶贫办。考虑正当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镇扶贫办一方面广泛宣传,将幼苗待销的信息转发到各个户主群里,有购买意愿的到村委会先登记,再由村干部送货上门;另一方面又积极与邻近的村居协调内部消化,由村委会统一出资购买再免费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付出虽然是艰辛的,但回报亦是欣慰的。仅仅用了3天时间,近14万株幼苗便销售一空,“得亏扶贫办的干部们大力帮忙,不然今年就损失大了,3天卖了3万多块,差不多回本了”陈刚一脸激动。
线上线下推进稳贫致富
早在2016年陈刚就开始摸索线上销售模式了,比如像“一亩田”、“惠农网”等APP他是一个不落都下载在手机上。现如今他不仅将苗子卖到了隔壁村、隔壁镇,还卖到了周边县市,宜都、荆门等地不少商贩还特意到他家里来买。在育苗过程中,他坚持用鸡粪等有机肥料来调配育苗基质,这样培育出来的幼苗不仅存活率高,而且产量更可观,比如他的辣椒苗相较于市面其它种苗而言,亩产可增加一到两千斤。现在的陈刚作为一名远近驰名的育苗“专家”,培育出苗子根本不愁销路。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今年他还打算培育西瓜苗、玉米苗、棉花苗等一些新品种,到明年再计划扩大规模,再建一个新大棚,陈刚俨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致富能手”了。
2017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陈刚又拿出部分结余的钱盖了新房子;2019年年销售额达到8万元;2020年即使受到疫情影响略有损失,但收入也有望突破10万元。精准扶贫让陈刚搭上了产业发展快车,而陈刚却用自己的勤劳努力将致富之车开的又快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