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日夜鏖战交出生命至上答卷 湖北在院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7日07:34 来源: 湖北日报

“成功了!”近日,刚下手术台的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胡明作出“OK”手势,庆祝手术成功。此前,一名70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休克,抢救成功希望只有5%。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内蒙古6地的12位多学科专家联手,把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蔓、龙华)4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通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如果没有国家不遗余力救治,我们一家不敢奢望团圆!”4月26日,武汉市民程春生激动地说。1月,程春生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妻女也被确诊,儿子则被送入隔离点。在使用ECMO近50天后,程春生转危为安,妻女相继出院,儿子成功解除隔离。分隔80天后,一家人终于团圆。

在湖北,有许多像程春生这样的患者开启新生活。截至4月25日24时,全省累计治愈出院新冠肺炎患者63604例。

从收治首批患者,到2月19日在院治疗患者达4.3万例高峰,直至4月26日归零,21万余名医护人员日夜鏖战竭力救治,一位位患者得以康复。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支援湖北抗疫,全国各地调派4.26万余名医务人员火速驰援;为确保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武汉一个月内建成两家专门医院、改造征用50余家定点医院和16座方舱医院,扩增6万张病床,实现“床等人”;核酸检测、药物研发同时提速。

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效率”充分展现。“能怎样拯救生命就怎样拯救,不惜代价。”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说。

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推进关口前移、多学科协作、一人一策、精准施治;人工肝等尖端技术设备随需随用,一个个创新之举为生命护航。

“危重患者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医疗资源投入较多,但患者不分年龄、贫富等,一视同仁。”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圣青说。

作为救治难度最大的群体之一,我省3600多位80岁以上高龄患者治愈出院,救治成功率近70%,年龄最大的108岁。许多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也同样得到救治。88岁聋哑患者喻大爷重拾信心治愈出院;武汉市新洲区低保老人康大爷不但治愈新冠肺炎,还收到2万元资助金;合并多种疾病的51岁危重症患者王海重获新生。据悉,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达2.15万元,重症患者则超过15万元,医保均按规定给予报销,个人自付部分由政府兜底。

“在这场严峻考验中,中国展示出挺立风雨、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赵建平感慨。

相关报道>>>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彰显

湖北日报评论员

这一刻,实在来之不易。

武汉作为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实现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标志着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医疗救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这背后凝聚着千千万万白衣战士逆行出征的艰辛付出,凝聚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亲切关怀、倾力支持,凝聚着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家国情怀,凝聚着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彰显。

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尽最大努力防止疫情扩散,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生命。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从扩增定点医院、抢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到改建“生命之舟”方舱医院,从“人等床”到逐步实现“床等人”,从“零新增”到在院患者清零,这一步步走来,何等惊心动魄,又何等壮怀激烈!

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坚持“全国一盘棋”,迅速调集全国优势抗疫力量,全力以赴抢救每一位病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4.2万余名援鄂医护人员火速驰援,同我省广大医务工作者并肩作战,白衣战士们以血肉之躯,以大仁大勇,筑起了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钢铁长城。这场既艰巨又伟大的全民救援行动背后,是我国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动践行。

大考还在进行。灿烂春光来之不易,我们倍加珍惜每一寸每一缕。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这个好消息并不代表着疫情防控零风险,更不意味着可以从此放松警惕。枕戈待旦、慎终如始,我们还要继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疫情防控向好态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我们一定能迎来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生命保卫战 跨越百余个日夜

武汉, 清零!


4月26日,武汉疫情防控保卫战迎来重要历史时刻——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这是一场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只能胜出没有退路的决战;

这是一段众志成城、无畏艰难险阻,全力以赴救治生命的历史。

从一床难求,到每日新增3000张床位——

时针回拨3个多月,疫情突如其来,武汉三镇“一床难求”。从最初3家定点医院,到紧急腾出1200张床位,到再腾出7家医院……依旧无法满足需求。

救人,不容等待。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仅用1天完成医院改造,清退各类慢性病人330人,腾出了400张床位;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熬3个通宵,组织完成医院改造,在2天内转出原有499名在院病人,腾出500张床位,自己的生命却定格在51岁。

非常时刻,非常之举。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开建。风雨之夜,数万名建设者火速集结,短短半月建起“两山”医院。

定点医院再扩容,增至50余家。

2月3日,首家方舱医院开建。16家方舱医院托起“生命之舟”,彻底改变了“一床难求”局面。在各地援鄂医疗队支援下,方舱医院运行30余天,累计收治轻症患者12000多人。

紧要关头,武汉市以每天增加3000张床位的速度往前推进,增加床位6万多张,实现了“人等床”到“床等人”的重要转折。

从一机难求,到中外调运火速入汉——

4月5日,在武汉市肺科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老胡顺利脱离ECMO。

ECMO,又称人工心肺,是新冠肺炎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疫情之初,ECMO一机难求。为了近万名重症患者,2月23日凌晨,中央指导组物资保障组向国家发改委发出征集指令。

仅用18个小时,1台ECMO及30套配套耗材、30套动脉及静脉插管、30套穿刺包整装完毕,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往武汉。

2月26日,第二批征集指令发出。次日,由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助的5台ECMO抵达武汉;仅用15个小时,16台进口的ECMO也从德国法兰克福紧急运到武汉。

无创呼吸机约1.4万台,有创呼吸机2900余台,血液透析机100多台,医用正压呼吸器340余台,空气消毒机1.5万余台……疫情最吃紧时期,共有6.5万台(套)医疗设备源源不断抵达武汉。

与时间赛跑中,一个个全力救治的难忘瞬间,是一个国家的承诺,是一座城市温暖的关怀,更是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的无言担当。

2月4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队员奋力把首批送达的一位病人推上二楼病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3月10日15时45分,随着最后一名康复患者向医护人员告别,武昌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休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摄)

1月24日,3架空军运输机搭载着450名军医和大批医疗物资,降落在天河机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2月9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护士何国庆准备为患者注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2月18日,拥有1100张床位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有序运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最后一批出院者:外面的空气好甜!

4月26日下午1时,武汉市肺科医院检验科,77岁丁爹爹的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达到出院标准。

看到这个结果,检验科主任任易如释重负。

经武汉市卫健委确认,丁爹爹是全市最后一名达到出院标准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至此,武汉在院确诊病例清零。

肺科医院新冠肺炎病区主任朱琦介绍,丁爹爹1月1日发病,在隔离点和另外一家医院治疗至3月10日,症状仍未消失。3月10日转入肺科医院,医生除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还两次采用康复患者的血浆治疗,大约一周后,症状消失。之后,医生每隔三五天就为他做一次核酸检测,但十余次检测后,仍然持续阳性,他有些焦躁。经医护人员轮番开导,丁爹爹才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开朗。

所幸,4月25日、26日,丁爹爹连续两次核酸检测,结果皆为阴性。

同日,还有几位患者比丁爹爹稍早出院。

上午10时30分,家住汉口常码头的90岁老人刘爹爹出院。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自己确诊时呼吸困难,经过肺科医院50天的治疗,现在完全康复。

下午1时许,31岁的柳先生走出病房。1月24日就发病的他,症状多次反复,3月20日转入肺科医院后,经过呼吸机、氧疗等治疗后,达到出院标准。

“一个多月了,走出这个大楼,感觉外面的空气都是甜的!”柳先生说,“感谢国家救我一命。”

3月9日,武昌区丽枫酒店康复驿站,68岁的康复患者代婆婆向医生护士表达感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4月14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最后一批患者转院。15日,该医院正式关闭备用。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感谢每一个为武汉拼过命的人

电话那头的张定宇,声音终于平缓下来。自疫情暴发之际走上火线,张定宇带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800多名干部职工,一直坚守在最前沿。

历经三个多月的生死长夜,当胜利和希望的曙光拨云见日,在这一刻射进来,张定宇终于有了“喘息”的感觉。“不是如释重负,只是喘口气。”他说,疫情虽不会再大规模卷土重来,但对小的散发和聚集性病例仍不能不警惕,这根弦不敢松。

“最近一个多星期,我常出门去过早,吃碗牛肉面,来个面窝,就觉得特别幸福!”他说,其实这些街头巷尾的烟火味道,就是幸福啊。

但,这一刻的“人间烟火”,味道却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带着1000万武汉市民的感激,他一连说了许多个谢谢:“如果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没有举国的支撑,武汉不会这么快治愈,感谢我们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我最难忘的,是和我们一起并肩冲锋的战友。驰援金银潭医院的全国12支医疗队,加上省内和武汉其他兄弟医院的同行,共有1500多人。他们的恩情,我此生都不敢忘记。”张定宇说,要感谢每一个为武汉拼过命的人,每一个专家、医生和护士,每一个武汉人。“因为有你们,武汉才有今天!”

“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

英雄的武汉人民值得被铭记

张继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她最早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苗头,并和院方一起坚持上报,被称作湖北“疫情上报第一人”。

疫情暴发后,张继先一直战斗在临床一线,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疫情缓解后,张继先马不停蹄,又投身到普通呼吸科病人的诊疗中。

“我们取得了新冠肺炎救治战的重要胜利。”张继先说,三个多月以来,武汉医务人员奋不顾身,全国医务人员也驰援湖北,感谢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和付出,疫情才逐渐得以缓解。

“值得铭记的,还有全体武汉市民、志愿者以及各行各业一直坚守一线的工作者,有了他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张继先说,如今,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已完全恢复正常,接下来,将继续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武汉和国内的疫情已经告一段落,但国外的疫情仍在蔓延,我们不能放松。”张继先表示,需继续加强对新冠肺炎病人的监控和预防,防止疫情反弹。

“生命摆渡人”汪勇: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很棒

35岁的顺丰快递小哥汪勇,在疫情初期,凭一己之力,搭建起一条医护人员后勤保障线,被誉为“生命摆渡人”。

在他看来,武汉在院病例清零是战“疫”里程碑式的关键节点。“武汉处在疫情的‘风暴眼’,全国各地的力量汇聚于此,终于把困难克服掉。虽然我们付出了代价,但是也展现出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强大的一面。”汪勇说,经过这场疫情,他也看到80、90后甚至00后群体在面对突发大事件时表现出的坚韧和顽强,由衷感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很棒”!

离汉离鄂通道解除管控后,汪勇的工作和生活也逐渐回归正轨。“早晚高峰一些交通要道开始堵车了,路上的人也越来越多。”汪勇说,疫情期间,公司寄递业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各类医疗物资,现在公司寄递、个人寄递业务占据大多数,这说明武汉正在恢复常态。

“对家是什么感情,对武汉就是什么感情。”汪勇说,三个多月以来,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情感与日俱增,看着这座城市慢慢恢复生机,心里特别开心。

4月20日,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名单出炉,汪勇榜上有名。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除日常工作外,还在持续通过自己的号召力以及掌握的各类资源,参与为受疫情影响的老年人、学生等群体提供公益服务,比如为1000户孤残老人发放全年基本生活物资、为4000余名高中困难学子提供每年3200元助学金。

“情书医生”王越:

武汉,永远的爱与牵挂

“这场疫情,对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成长经历。武汉是我们心中特殊的存在,是我们永远的爱与牵挂。”得知武汉在院病例清零,重庆援汉医疗队队员、“情书医生”王越真情流露。

3月13日,重庆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来汉满一个月的日子。当天,医疗队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王越,在朋友圈写下一封给武汉的“情书”,希望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武汉人民,表达对武汉的爱。

王越说,疫情的救治战与防控战同样重要,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重获生机。“因为参与了战‘疫’,更能感同身受。大家都在朋友圈里转发清零消息,觉得特别特别的开心。”

4月24日,王越在朋友圈转发了武汉新冠肺炎重症病例清零的新闻。她写道:“小王子的那朵玫瑰,和花园里其他的玫瑰并没有不同。但他爱她,只因为那是他亲手灌溉呵护的花朵。而这座城市,早已是我们心里的那朵玫瑰了。”

离开武汉的时候,王越觉得有一点遗憾,因为曾经治疗过的病人有的还没有出院。他们的病情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够恢复健康?武汉的疫情什么时候才能翻篇?这些问题一直牵挂着医疗队的每一名队员。而今,湖北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的消息让她欣慰。

“清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祝愿武汉人民平平安安。”王越说,希望今后的每一天都不再特殊,大家都能在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上,过着平凡又幸福的生活。

(本版文字采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李墨 李源 黄磊 汤炜玮 通讯员 王敏 巩瑜 谢莺)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