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戴辉、通讯员方津晶、汪燕)“五、四、三、二、一,起爆!”5月19日15时30分,随着一声巨响,“服役”33年的武黄高速柯家墩大桥成功爆破拆除,周边建筑物安然无恙,这也是湖北高速改扩建首次采用爆破方式拆桥。
柯家墩大桥位于鄂州市鄂城区杜山镇路口村,全长146米,横跨长港河,是武黄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全长70公里的武黄高速公路于1991年通车,被称作“楚天第一路”。当年的汽车专用公路,如今已成为福银、沪渝两条国家骨架网在湖北的共线。它串联武汉、鄂州、黄石三大城市,通车后,黄石到武汉的车程从4小时缩短至40分钟。
车流滚滚,路畅货旺。33年来,沿着武黄高速,周边新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旅游观光线不断延伸,成为湖北鄂东经济发展的“铺路石”和“加速器”。33年来,武黄高速日均车流量节节攀升,目前日均车流量达10万余辆,节假日期间车流量最大峰值高达15.9万辆,是设计通行能力的5倍,车流量密度位居全国前列。
33岁的柯家墩大桥是一座老式梁桥,因无法满足武黄高速改扩建后通行要求,计划用爆破拆除后重建,以加快建设速度。然而,大桥横跨宽约70米、最深水位7.8米的长港河,G316国道在大桥西侧桥头下穿,桥址的两侧民房密集,且多为40多年历史的老旧房屋,爆破施工组织难度大。
此外,柯家墩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形连续钢构,整体强度高、刚度大。由于大桥原设计为一级公路专用桥梁,后进行结构加固,安装了横向和竖向的钢片,并在箱梁内部施加了体外预应力,桥体爆破破碎难度较大,需合理选取爆破方案和爆破参数。
为此,负责武黄高速改扩建的湖北交投集团鄂东建设公司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先启“拿脉问诊”。经过多次现场勘察,专家团队最终确定了采用聚能切割爆破技术,工业电子雷管延时起爆网路,一次性爆破大桥,精准控制爆破效果,确保大桥安全、高效地拆除。
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73.79亿元建设的武黄高速改扩建项目,起于鄂城区汀祖镇王边村武黄高速花湖枢纽互通西侧,止于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吴岁村,总里程37.4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它是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的中轴主通道。项目建成后,对完善湖北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功能、强化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