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无助的时候,三个好心人默默伸出援手——
他们的样子和声音我会记一辈子
一家五口,三口人被新冠病毒感染,54岁的儿子“不抛弃,不放弃”,始终陪伴在年迈的父母身边。
为了让母亲坚持下去,他扯下口罩,亲自示范“吃饭”,鼓励母亲吃一口……
何炳茂,一个普普通通的武汉人。让他永生难忘的是,当他无助时,有三个好心人,默默伸出援手。“虽然至今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样子和声音,我会记一辈子……”
他说:“我们挺过来了,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父母能平平安安……”
送母亲去医院途中,遇到三个好心人
何炳茂家住沌口中营寺社区长江楚韵小区。全家五口人,他和81岁的母亲、91岁的父亲,三人感染,最后都康复出院。在为母亲求医的过程中,何炳茂很幸运,遇到了三个好心人。
2月16日,老何陪着母亲在医院等床位。正值寒冬,母亲躺在候诊大厅的长椅上,冻得瑟瑟发抖。老何先是脱下自己的棉袄,后来又将老母亲搂在怀里,用体温给妈妈取暖……
凌晨1时,老何碰到第一个好心人——一个30多岁的女护士,递给他一个大大的热水袋,“这可以取暖!”老何说,能不能协调一张病床,让母亲躺一下,女护士顿了一下:“我做不了主,你等着,我给你反映一下!”经过协调,女护士想办法腾了一张床,老何母子安顿了下来。
17日下午1时,老何和母亲被救护车送至武汉亚心医院沌口新院区门口,等待转运。那天艳阳高照,母亲坐在路边。尽管人很疲累,老何却不敢坐下,生怕自己坐下去,就再也起不来。
下午5时,来了一个20多岁的白衣小护士,小心翼翼递过来一个红色布袋。“我注意你们很久了,你们肯定没吃饭,先吃点东西吧……”老何打开布袋,里面是两份盒饭。“菜很丰富,有鸡腿、回锅牛肉和米饭,另外还有两小袋面包和饮料,这肯定是她们匀出来的……”
当晚8时,老何母子被蔡甸区人民医院收治入院。
老何说,要去定点医院了,心里还是有点怕。他对参与转运他和母亲的三名城管队员,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能不能给我一只N95口罩?”那时N95口罩很宝贵,让他没想到的是,其中一名年轻城管队员,没多想就将自己的备用口罩递给他。
“两个女护士,都是一口普通话,给我口罩的小伙子一口蔡甸话,虽然他们都戴着口罩,看不清面孔,但他们的声音和样子,我会记一辈子……”
何炳茂(右)守候在病房内,时刻照料着母亲。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摄
父母双双康复,医护人员照顾得太好了
“父母这大年龄,能顺利康复,要感谢医护人员……”老何说。
母亲住进蔡甸区人民医院后,何炳茂接受了核酸检测,并于次日确诊。住院一周后,老何被转到蔡甸区妇幼医院。
何炳茂回想,他可能是在哄母亲吃东西时,感染新冠病毒的。母亲入院前,他曾陪母亲在医院观察室待了一宿。母亲几天没吃东西,做儿子的担心妈妈挺不过来,尽管老何自己40多个小时粒米未进,他还是强撑着到医院外面买回几个包子,想让妈妈吃一口。
“母亲说不想吃,我说您从小教育我们‘一米度三关’,不吃怎么行?”最后,老何摘下自己口罩做示范,母亲这才勉强吃了一个包子。“当时,我就感觉一阵凉嗖嗖的,第二天开始,喉咙里面,黏液特别多……”何炳茂说。
一周后,何炳茂91岁的老父亲也被确诊,被送到火神山医院。让何炳茂感动的是,当时父亲情绪不佳,为利于康复,在他的恳求下,有关部门将父亲接到和他同一家医院,从开始的“儿子住2楼,父亲住4楼”,到后来同处一室。
老何的病情,一度发展为重症,好在他身体底子好,精神状态不错,很快转危为安。老何说,那段时间,他压根无暇考虑自己的病情。每天,给母亲打电话鼓劲,隔两天跟父亲来一次走廊见面,一家人互相鼓劲、打气,成为支撑他坚持下去的信念。
老何至今记得,给母亲治病的医生,是来自辽宁的医疗队员,照顾他和父亲的,则是说一口蔡甸话的女护士。“他们每天问你胸口闷不闷、疼不疼,为了保证营养,医院伙食吃得比家里好多了……”
住院期间,个性开朗的何炳茂,不光给病友们鼓劲加油,还劝导一些年轻人喝中药。他说:“这药一定有效!”
现在最大的心愿是陪伴父母到百年
3月16日,经过近一个月治疗,何炳茂和父亲一起出院,随后在蔡甸一家酒店接受隔离观察。
14天后,何父被社区人员接回小区,何炳茂则留下来等母亲。
4月8日,武汉“解封”,这一天,他和母亲双双解除隔离,回到了家中。
何炳茂全家五口,妻子因病生活无法自理,21岁的儿子是一名辅警,当时正参加抗疫突击队。让何炳茂感激的是,除帮他联系医院、忙前忙后外,在他离家的这段日子,沌口中营寺社区书记张利华,隔三差五让人给家里送吃的和日用品。
热心邻居也没有嫌弃这家人。5月30日,何母再次因心脏病住院,社区民警段永强专程拎着水果、营养品,到医院去看望,这让老何倍感暖心。
“父母管我们的小,我来管他们的老。”何炳茂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陪伴父母,希望他们健康平安到百年。
疫情发生前,何炳茂的妻子办有低保,他凭借一身车工好手艺,在一个民营企业打零工。对于未来生活,何炳茂很知足。他说,好日子需要双手创造,他要想办法多做事赚钱。
长江日报记者尹勤兵 通讯员段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