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明信片上汉口销毁鸦片的情景
游客在东湖屈原雕像前留影老照片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岳飞、花木兰、屈原、林则徐......自7月12日起,有“武汉布衣参事”之称的陈勇,依托自己收藏的上万件老照片、拓片、古籍文献等藏品,开讲武汉历史人物故事,目前已推出十多期,向广大网友传递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人文底蕴。
三人团队精益求精
讲好每个武汉故事
“陈勇开讲”中陈勇的大胡子让网友印象深刻。陈勇称,其实这胡须是疫情期间偶然蓄起的,如今他习惯了须眉男儿的阳刚之气,就将其留了下来。
陈勇,曾任武汉市政府参事,致力于历史文化收藏、研究约30年,与著名学者章开沅、冯天瑜合作出版过老照片集,在人民出版社出版过《国际视野下的大武汉(1838-1938)》《起跑——武汉体育影像(1949-1959)》。陈勇为武汉人在灾难面前压不垮的精气神所感动,当过边防战士且立过军功的他不断追问,从战疫到战汛,谁把武汉扛过来?为何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骨子里的英雄气从何而来?如何重塑城市形象?深思熟虑后,陈勇决定结合自己的收藏和专长,为宣传这座城市出一份力。在与团队成员葛亮、古文希反复酝酿后,“陈勇开讲”在网络平台推出。抱着用影像为城市存档的信念,陈勇团队不惜成本,认真对待每一讲的制作,特意购置专业电脑、灯光等设备,精心布置场景。此外,陈勇团队在选题阶段,反复沟通、数易其稿;拍摄阶段,为呈现8秒钟的湖广总督府院墙原址镜头,花费3个多小时拍摄;后期制作,从剪辑、配字母到配音乐,更是精益求精。
节目播出后获多方好评,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对这种方式表示认可,认为三四分钟的时长很紧凑,内容有深度、有实证,讲出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也有现实意义。
英雄之城英雄辈出
藏品见证武汉英雄之气
“陈勇开讲”第一讲讲的是岳飞,陈勇本人很钦佩岳飞身上的英雄气概。他站在自己收藏的岳飞像拓片前,指着岳飞的官印介绍,岳飞生前所获爵位都与武汉有关:从受封武昌县开国子,到武昌郡侯,再到武昌郡开国公。“鄂王”则是岳飞去世后,追封的谥号。岳飞把武汉当作北伐收复中原的大本营,在武汉驻军期间,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想收复大好河山后,“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一个“归”字,流露出岳飞对武汉的深厚情感。
除了岳飞这样的须眉男儿,武汉英雄谱里不可不提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既能“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又能披上铠甲,“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陈勇认为,武汉人爱把女子称为“女将”,就是夸赞她们有花木兰这样的魄力和担当。
陈勇收藏了一份书法家米芾手书的《木兰辞》拓片,其上有岳飞题跋,可谓英雄惜英雄。
陈勇认为,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人文底蕴,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屈原一首《国殇》追悼楚国阵亡士卒,“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这样的英雄情结已融入荆楚儿女的血脉之中。陈勇收藏的古籍《湖北先正遗书》首篇就是《屈原赋》,市民与东湖行吟阁屈原雕塑合影的多张老照片等,见证着武汉人民对屈原的敬仰。
第四位出场人物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期间,兴修水利、改善民生,同时持续关注鸦片问题。他上书朝廷:若让鸦片流毒于天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1838年,林则徐在武汉主持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收缴烟具,焚毁烟膏,后来震惊世界的虎门销烟,正是武汉销烟的延续。
目前,“陈勇开讲”还在继续。陈勇将收藏的藏品整理成一个个系统,已列出了上百个选题,他笑称,希望讲个三年,讲述1001个武汉故事。
(照片均拍摄自陈勇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