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绝壁千仞悬天河 银杏之乡焕新颜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3日07:08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千仞绝壁上的天河清流淙淙,滋养大山乡亲

村民开凿山路

3000年树龄的古银杏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俊 通讯员 谭天

金色的阳光穿过云层,洒在鄂西群山一片金黄的银杏林中。

巴东清太坪镇的郑家园村,清江之畔的绝壁之上,一条人工开凿的引水渠依山蜿蜒28公里,见证了半个世纪前大山百姓在恶劣环境中的无畏奋斗。沉寂数十年,5年前绝壁天河重新进入人们视野,逐渐成为红色教育的网红打卡地,被誉为鄂西深山的“红旗渠”。

深秋十月,记者再次攀上绝壁天河,重走崖边窄堤,见证大山百姓高扬新时代绝壁天河精神,修道路治危岩扮美大山村落。

绝壁凿渠曾牺牲14条生命

上世纪六十年代,巴东数万儿女历时11年,在群山间凿出一条28公里长引水渠,被称作绝壁“天河”,又被称为鄂西深山中的“红旗渠”。

记者攀上海拔1100多米的绝壁,虽不是第一次踏访,但依然无比震撼。一条约2米宽的水渠,一边紧贴绝壁,另一边是石块垒起、一米见宽的渠堤。绝壁腰间,玉带环绕清水静流;远方,奇峰兀立,山峦蜿蜒起伏。

郑家园村的谭祖顺老人,年过七旬,说起半个世纪前参加绝壁天河的建设,仿佛就在昨天。他曾经4次上山参加引水渠修建,还当过7年的水渠管护员。他介绍,上世纪60年代,巴东县水布垭、清太坪一带,水利设施薄弱,在水布垭镇西北部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有一座水流坪湖泊,是我省最大的高山岩溶淡水湖泊之一。1966年政府组织勘测后,决定在崇山中开凿人工灌渠,起自水流坪,途经水布垭、清太坪的10多个村庄,止于宜昌长阳县的龙王冲。

1967年6月12日端午节,灌渠开工。壮劳力轮流每天从峡谷底背50公斤细河砂、50公斤石灰爬上绝壁。老人清楚地记得,修渠共牺牲了14位民工,其中6位是在硝洞岩集体遇难,那是1975年10月23日,一块巨石落下砸中两个笼子,6人坠落山谷献出了宝贵生命。

灌渠上方约150米处的绝壁上,是硝洞崖,洞里的岩石含硝,是制作火药的原料矿石。当年,总指挥部就设在洞穴里,几百民工吃饭睡觉也在这里,洞的左侧是当年埋锅造饭之地,3个大灶台依然留存。

陡峭的山路正变得平坦

大峡谷绵延,村庄、路网、古银杏点染,一派白云生处的人家风光。

汩汩流水声,和着清脆鸟鸣,在深山回荡。时至今日,绝壁天河仍清流涓涓,水流不息,滋养着沿线的村落人家。

太阳还没爬上山,郑家园村的熊德玉已弓腰穿行在白柚林中。“背出果园,装进货车,一脚油门,果子出山变了钱。”熊德玉的家在村子最偏的角落,2018年,水泥公路到了家门口,苦日子也到了尽头。“以前遇雨路滑货车要带链条,现在车轮不沾泥。”熊德玉种下樱桃、李子、石榴、白柚等8亩果树,水果卖四季,全年有收入。

行路难是郑家园百姓的伤心事,2年多前记者从清太坪镇驱车到郑家园村,很多地方坑坑洼洼,也是那一年,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谭文斌被选派到郑家园任驻村第一书记,提出要让“路痛”变“路通”。找准痛点后,他多次号召村民组织交通大会战,苦战半年,14公里路基整修完成,施工队伍顺利进场。5年时间,一条4公里的单线路演变成总里程近30公里的路网。

如今,一条投资1800万元的集镇至红旗渠旅游专用公路即将收尾,郑家园村到集镇车程由40分钟缩短为15分钟,数十家民宿、农家乐沿线摆开,拉动路边经济。

三千年银杏缀起天河景观

背倚绝壁天河的山脚下,有一株亭亭如盖的古银杏。树高40余米,平均冠幅17.8米。村里老人介绍,其树龄超过3000年。古树被省林业部门命名为“清太5号”,并挂牌保护,曾在第四届中国银杏节上,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十大最美古银杏”之首排名。这是湖北最古老银杏的活标本。

以银杏为引线,清太坪镇谋划围绕绝壁天河打造景观群落。从银杏树根里淙淙流出的泉水,是当地传说盛名的“锦鸡水”,富含丰富的锶和硒元素,滋养当地村落。不远的清江之畔,花天河似另一条玉带流淌。河连天、花连河,绝壁生洞穴,洞穴挂水帘,千年美景随物赋形,惊艳绝伦。花天河旅游度假区规划两年前通过评审,规划包括银河休闲、乡村田园、高山湖泊,拟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

建成半个多世纪后,清太坪镇启动“绝壁天河危岩治理”。清太坪镇党委书记裴成龙介绍,人工渠建于峭壁之下,数十年后岩石长久风化,已有岩体碎石掉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作为恩施州红色干部教育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危岩治理刻不容缓。治理项目涉及清太坪镇、水布垭镇,工程包括危岩清除、锚杆加固、防护网、挂网喷浆等。计划投资逾千万元,同时在沿线隧道设计灯光,不断完善景区功能;选择最佳位置,打造观景平台,突出绝壁天河景区的特色及优势。目前,危岩体治理、微型桩建设已全部完成,棚洞施工70米。

红色博物馆留存“天河”精神

“绝壁天河”声名逐渐远播山外,游客慕名而来。

来自武汉的游客曹先生说,看这险峻的自然景观和伟大的人力工程所铸就的壮观,让人胸中意气风发,其中以郑家园村白果树坪段的绝壁景观最为壮观。清太坪镇旅游办主任谭文斌介绍,自5年前绝壁天河为外界所知后,每年都有数万全国各地游客来此“朝圣”,大家抱着对先辈崇敬的心情,重走筚路蓝缕之路,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游客说,“绝壁天河”是挂在大山峭壁上的一面党旗,是不畏险阻、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写照。

据当地规划,天河旁有人工隧洞、工人生产生活遗址、碑刻标语和天然硝洞等,在这一系列的革命遗址景观中,正在争取建立一定规模的“绝壁天河红色博物馆”,博物馆内计划收集陈列当年珍贵的历史资料、影像及劳动的工具等等,将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绝壁天河精神更加具象化,力求呈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以让后人更好地传承“天河”精神。

此外,博物馆外还将建设一座红星文化广场。依托恩施和巴东的红色文化历史,挖掘巴东烈士人物故事和红色事件,主要由入党宣誓墙、红色记忆文化长廊、先烈雕塑、红色景观小品组成,集中展示巴东地区的红色文化精髓。在广场北侧高台下打造背景墙,浓缩巴山儿女历时11年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精神。壁画雕刻当时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条件下,村民们凭借双手双脚,用生命、汗水和鲜血,在海拔1100米的悬崖绝壁上凿出了这条28公里长引水渠的故事。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