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栉风沐雨九五载 百舸争流医路行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11:21 来源: 长江日报

陈孝平荣获“中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李菊芬荣获“全国科技报最美基层科普带头人”

会长陈孝平的3封信

消化内镜新技术暨质量控制高峰论坛。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服务健康为目标。

建会伊始,武汉医学会就承载着医学人报国的梦想和奋斗。

1915年,以颜福庆、武连德等为代表的医学界前辈在上海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医学社团组织“中华医学会”。随后不久,广州、上海、北京相继成立中华医学会支会。

作为开埠城市的汉口,彼时西方医药和现代卫生学都得到较快传播与发展。1925年,中华医学会汉口支会在汉口创办成立。她,就是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的前身。

2017年,学会更名为“武汉医学会”,影响力已辐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武汉“1+8”城市圈。95年栉风沐雨,一代又一代医学大家,严谨治学、精诚奋进。

“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中国医师奖”……甘当国人健康的守护者,发展医学科技的燃灯者,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

95年百舸争流,一个又一个专科分会,蓬勃壮大,功能拓展。

从上世纪50年代11个发展到43个专科分会,汇集各医疗行业翘楚精英,成为武汉医学科技事业的砥柱中流。

95年不辍耕耘,一个又一个响亮品牌,鳞次栉比,影响深远。

终身成就奖、最美科技工作者、黄鹤论坛、世界大健康院士论坛……

这些闪亮的荣誉和名称,将镌刻在学会近百年发展史册上。

■ 1个院士工作室

院士科普,全国引领。

2020年8月,陈孝平院士领衔成立全国首个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打造健康科普全媒体传播平台。

各专科分会主委、会员单位学科带头人及知名专家共组健康科普志愿服务队,以多媒体全方位上下联动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工作,以“院士”精神带动学科专业朝着利国利民的方向前进。

■ 2个“最美”

持续营造和传承优良的人文精神,大力弘扬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精医厚德,使武汉医学会在地方学会中脱颖而出,多次在全国学术团体会议上交流经验。

2019年8月9日,武汉医学会现任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教授作为医学界唯一代表,被中宣部、中国科协、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评选为2019年“中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第六届中国科技传播论坛上,武汉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菊芬荣获“2019年全国科技报最美基层科普带头人”。

■ 会长陈孝平的3封信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疫情面前显担当,武汉医学会会长陈孝平亲笔写下3封信,作为武汉医疗卫生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大家长”,提醒抗疫一线全体党员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加强自身保护,做好安全防范;盛赞援汉白衣战士奋不顾身驰援武汉,成为武汉抗疫的“擎天柱”“及时雨”。

在第110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巾帼逆行者,“你们是生命之光,人间天使!”

情真意切,铿锵有力,是慰问,是鼓劲,是感谢。

■ 4本权威期刊

核心期刊,名扬全国。 医学期刊是学会开展学术交流、传递最新信息的有效载体,创办国家级期刊,是武汉医学会自豪的名片。 1964年,在童尔昌教授的倡议下,在《武汉医学杂志》名下,创办《小儿外科附刊》,他是《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的前身。 1980年,在吴阶平、裘法祖、童尔昌、夏穗生等教授的倡议下,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先后创办《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8年创办《腹部外科》,2001年3月,《临床肾脏病杂志》正式发行。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腹部外科

临床肾脏病杂志

■ 5大品牌学术会议

一流学会,擦亮品牌。

武汉医学会创一流学会,铸学术品牌。连续两年承办世界大健康院士论坛。充分发挥各专科分会的优势,学术地位、学术权威和学术影响不断提升,形成以“中部学术会议”“黄鹤高峰论坛”“长江中游城市群”“1+8”城市圈为主打的靓丽品牌。

■ 6大工作委员会

学术工作委员会

科技咨询及推广工作委员会

科普工作委员会

对外联络工作委员会

组织工作委员会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

■ 7大举措助力健康中国

近年来,武汉医学会通过开设《健康e课堂》网络直播健康科普知识、开展健康风向标健康讲座暨义诊咨询、医带医路科技帮扶、举办党建惠民生健康联万家健康大讲堂、录制《健康武汉》系列科普电视片、录制《健康武汉在行动》音频系列节目、编辑出版医学健康科普书籍七大行动,助力健康中国目标实现。

■ 8个抗疫先进团体

白衣为甲,逆行出征。

2020年初春,一场艰苦卓绝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鲜明展示了武汉医学会的厚积薄发。

“急诊人”勇担战疫“尖刀连”,“呼吸人”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气管插管小分队”变身“敢死队”冲锋在前……各专科分会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充分彰显了医疗卫生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抗疫先进党小组

肾病学分会

放射技术学分会急诊医学分会

麻醉学分会

抗疫先进集体

呼吸病学分会

放射学分会

检验分会

感染病学分会

■ 9位抗疫青年先锋

武汉医学会表彰抗疫青年先锋名单

王秋霞 叶柏新 刚亚栋 任明 吴敏 余池 张路 蔡毅 樊静静

■ 43个专科分会

一路春风,开花结果。

从上世纪50年代11个发展至今43个专科分会,学会汇集各医疗行业的翘楚精英,不仅成为武汉医学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更成为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先锋主力部队。

崇尚学术、弘扬医德,这些医学专家组成了精诚奋进的雄厚阵容,不断谱写着妙手回春的医术传奇,展示着武汉医学事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也展示着学会深厚的文化底蕴、旺盛的创造活力。

专科分会名单(按名称首字笔画排序)

儿科学分会

小儿外科学分会

心血管病学分会

心电生理与起博分会

内分泌学分会

风湿病学分会

皮肤性病学分

会血液学分会

创伤外科学分会

妇产科学分会

耳鼻咽喉-头预外科学分会

男科学分会

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

会医疗器械分会

呼吸病学分会

肾病学分会

泌尿外科学分会

肿瘤学分会

放射肿瘤治疗学分

会放射学分会

放射技术分会

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

神经病学分会

神经外科学分会

骨科学分会

急诊医学分会

临床输血分会

消化病学分会

消化内镜学分会

疼痛学分会病理学分会

核医学分会眼科学分会

麻醉学分会检验分会

普通外科学分会

腔镜外科分会

超声医学分会

感染病学分会

精神医学分会

整形外科学分

会器官移植分会

■ 95位特殊贡献奖

值此学会成立95周年之际,武汉医学会表彰一批对学会发展作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贡献的专家,授予“特殊贡献奖”,以表彰其为学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在卫生健康事业中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的重大成就。

获奖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国华 于世英 万 瑜 马业新 马廉亭 王天才

王 伟 王行环 王 果 王国斌 王高华 王焱林

孔庆志 孔维佳 邓长生 邓仲端 叶章群 田玉科

白 明 白祥军 冯敢生 朱贤立 乔福元 任 军

向继洲 刘志苏 江泽熙 安 锐 许学先 孙世澜

孙宗全 李 艳 杨 军 杨 炯 杨晓云 杨 镇

吴在德 何向军 邹声泉 宋启斌 张小洺 张元珍

张木勋 张苏明 张青萍 张明昌 张 泺 张定宇

张珍祥 张 强 张锦章 陆再英 陈安民 陈忠华

陈 实 陈望燕 陈道达 易传勋 金土翱 金建年

金润铭 周义成 周云峰 郑英健 郑新民 赵惠源

胡丽华 胡国清 胡 豫 南登崑 段逸群 侯晓华

袁继炎 桂希恩 徐永健 徐志学 唐其柱 陶泽璋

姬绍先 勘武生 黄从新 黄光英 黄安斌 黄星原

龚树生 章军建 彭开勤 彭正人 彭振军 董宗祈

董晓雁 韩继媛 韩 萍 蔡 林 廖玉华

■ 99位终身成就奖

自1925年成立,武汉医学会走过95年光辉历程,从孕育、诞生、学步、成长、成熟、稳健,一代又一代医学工作者、一批又一批学会人员,为她的成长倾注心血,奉献力量。

学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铭刻着专家们不懈奋斗的深深烙印。

经过推荐、审核等环节,武汉医学会授予吴在德等99位老专家学会工作“终身成就奖”。

获奖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汉志 于皆平 马自成 马廉亭 王以诚 王竹平

王应才 王 果 王国安 王承缘 王椿生 王新房

文其治 方天人 邓仲端 邓建林 叶维新 史陈让

朱贤立 米世簪 江亚芳 江泽熙 江钟炎 阮庆兰

孙有刚 孙曾拯 麦才铿 李 龄 李伯埙 李国彦

李庚山 李美颖 李洁明 李恢樵 杨国梁 杨爱德

吴在德 吴展元 余金甫 余爱平 邹性初 汪吉宝

沈继奋 张伟卓 张寿熙 张应天 张青萍 张和武

张 泺 张锦章 陆再英 陈 凡 陈秀珠 陈忠贵

陈映玲 陈振光 陈道达 林明理 罗永湘 金士翱

周蓉儿 周燕发 郑英键 郑得灏 郑新民 胡南方

南登崑 钟瑞胜 饶章楚 姜诗琴 费洪宝 桂希恩

夏穗生 顾美皎 徐志学 徐贤泽 徐 泽 徐新六

高尚志 郭俊渊 黄圣祥 黄怀钧 黄选兆 黄震曦

曹秀娟 董永绥 董宗祈 程邦昌 舒清波 鲁功成

曾邦雄 曾昭明 蓝鸿钧 詹炳炎 蔡桂茹 管志华

戴闺柱 戴植本 魏厚仁

本版制图 刘岩

【责任编辑:李中天】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