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舆情快讯

楚治——助力脱贫攻坚案例推介⑯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创新“易地扶贫搬迁+”信贷模式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8日14:59 来源: 荆楚网


10月14日,国家扶贫日到来的前夕,农发行湖北省分行机关支部来到定点帮扶的建始县花坪镇小坪村,开展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在村属企业恩施丰源软木制造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里,40名贫困户劳动力忙碌地工作着。得益于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小坪村于2017年就实现了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吃饭、穿衣“两不愁”,住房、医疗、教育“三保障”,全体贫困户摘帽的脱贫目标。

自2015年党中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以来,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坚持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不断提升扶贫工作成色,用创新描绘着政策性金融助力高质量脱贫路上的蓝图:创新“易地扶贫搬迁+”信贷模式,全行已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1416亿元,连续5年超额完成总行下达的目标任务;2020年10月末,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958.51亿元,居全省金融同业首位;扶贫贷款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幅;累计派出213名党员干部到贫困村驻点,帮扶的9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连续3年在省政府脱贫攻坚考评中被评为“综合评价好”的等次;扶贫贷款不良率仅0.05%。

创新借款主体 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最大贷款行


恩施州咸丰县十字路村集中安置点

短短数年时间,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丁寨乡的十字路村里,兴起了由敞亮楼房、平整广场、柏油马路组成的新农村景象。3年前,82岁的陈红珍随儿媳把家搬到这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前,他们住在咸丰县唐家沟村,生活靠零零星星几株茶树,收入基本靠天。资源环境成为了世代致贫的根源。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率先在全省金融同业中成立扶贫金融事业分部,创新以湖北省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借款主体,通过“统贷统还”的方式,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和基金194亿元,占湖北扶贫投易迁专项融资总额的45.8%,在全省金融系统居首位。

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投入下,2015年至今,湖北省共计改善安置住房面积381万平方米,覆盖全省1940个贫困村,帮助31万户、97.8万贫困人口“挪穷窝”、搬新房,圆了安居梦。2019年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被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评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单位”。

创新服务方式 集中兵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为了让“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充分运用四个业务条线,创新服务方式,建立起了联合作战机制。

粮棉油业务条线和创新业务条线重点解决“两不愁”,保障贫困地区“米袋子”“菜篮子”等粮油供应加工,与湖北寿康永乐商贸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农超对接,支持了来凤高标农田改造、郧阳区农地等一批“土地+”项目。

同时,该行扶贫业务条线和基础设施条线则集中解决 “三保障”和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审批随县人民医院、秭归人民医院、竹山职教PPP、麻城中学等中长期贷款项目,发放农村安全饮水类扶贫贷款16亿元,132万贫困人口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得到了有效解决。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还利用城乡一体化、农村人居环境和贫困村提升工程等信贷产品,帮助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整体提升。地处黄石阳新的新港贫困村提升工程项目,农发行投入的2亿元贷款,帮助3个贫困村建起了养殖基地、茶叶基地,村村都通上了硬化公路,昔日封闭落后的贫困村现建成路畅、景美、物丰的美丽乡村示范基地,这里的贫困户去年人均增收1.6万元。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支持的保康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精准扶贫项目

创新攻坚举措 一县一策靶向发力攻坚深度贫困

2017年7月24日,在湖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确定房县等9个县市区为深度贫困地区。这9地也是贫困发生率均在23%以上的国定贫困县。

攻克深度贫困地区是一场硬仗,打硬仗就要拿出硬措施。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党委对9个深贫县采取包片责任制,每位党委成员至少包点1个深度贫困县,党委书记、行长率先垂范,带头包揽了3个,每年坚持到包点支行调研,和当地县委县政府“走亲戚,结对子”。各深度贫困县支行每年签订责任状,在全省定期通报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确保深贫县所在行的脱贫攻坚责任压紧压牢压实。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为每个深贫县制订了《金融服务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分管行长数次到深度贫困地区现场办公,当场解读政策、解决问题。在湖北十堰,农发行湖北省分行采取“一县一会、一县一策”的形式,与其辖内5个深贫县深度对接,累计审批精准扶贫贷款金额121亿元。

针对深度贫困县,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在前期推出28条差异化政策的情况下,再次根据实际,推出新10条差异化支持政策,精准滴灌、细化举措,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脱贫实效。近3年来,全省9个深贫县累计投放贷款超150亿元,年均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

创新信贷模式 从产业扶贫走向产业兴旺

一排排整齐的香菇大棚种植架边,附近易迁入住的上千名贫困户正在忙碌着给菌袋刺孔,搬运香菇和菌袋的小型货车接二连三在厂房间穿梭……这是农发行湖北省分行6亿元支持的十堰市郧阳区食用菌产业园项目一景。项目谋划之初,利益联结机制、风险抵补措施等问题却是困扰在政府、银行、企业面前的一座大山。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在充分吸取总行“吕梁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出了“三产融合金融扶贫”贷款模式。

该贷款模式通过以政府设立的投融资公司统一承贷,优选辖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生产、储运、加工、销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多种经营形式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平台公司带动+多种主体推动+贫困农户联动”的发展模式,从而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

如今,香菇产业已成为当地5000多名搬迁户的主要创收来源,该模式还入选全球减贫优秀案例,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

扶持一个好项目,栽下一颗“摇钱树”,像香菇小镇这样的产业扶贫项目,在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的成功扶贫案例里还有很多。恩施茶叶、五峰五倍子、蕲春中药、罗田黑山羊、洪湖小龙虾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在该行扶贫资金的“精准滴灌”下,正逐渐成长为贫困县的产业支柱。据悉,到2020年10月末,该行产业扶贫贷款余额255.9亿元,真正让贫困户靠勤劳的双手安居乐业。

专家点评》》

产业扶贫是金融脱虚向实的重要领域

华中师范大学媒介伦理与媒介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张勇军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维持经济肌体健康离不开血液的生命支持;同时,血液必须依赖肌体而存在,而不能脱离肌体自我生长。因此,国家一再强调金融业要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不仅是城市的工业企业,农业同样是金融必须支持的实体经济的重要领域。农发行湖北省分行投入大量资金,助力贫困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加工业等,无疑也是金融脱虚向实的一个典型。

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均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而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无疑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大棚建设、水利疏竣、厂房施工等,没有一定资金支持,单靠农户自有资金积累难以实现。到今年10月,农发行湖北分行产业扶贫贷款余额255.9亿元,真正让贫困户通过产业长期脱贫。仅黄石阳新的新港贫困村,通过2亿元贷款,建起了养殖基地、茶叶基地等,贫困户人均增收1.6万元。

行胜于言。在金融业脱虚向实的背景下,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近3年来投入在9个贫困县的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是有力的行动宣言,值得其他金融机构借鉴。

编辑:徐芳 通讯员:王行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消费日报网

“楚治——助力湖北脱贫攻坚十佳案例、责任企业”推介活动,由湖北省委网信办指导、武汉市委网信办支持,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和楚天舆情数据研究院共同承办。咨询电话:027——88567710,联系人:卢霜 赵贝。

投票活动正在进行,欢迎各位网友为自己中意的案例和企业投票:

“楚治——助力湖北脱贫攻坚十佳案例/责任企业”候选名单公布 网络投票启动

【责任编辑:卢霜】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