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快讯

著名戏剧家沈虹光:地方戏曲的强大魅力来自方言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0日11:42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张扬 通讯员张静)11月17日,原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剧作家沈虹光做客“荆楚文艺名家讲堂”(第七期),与网友分享她66年“追戏”生涯。近两个小时的直播里,这位可爱的老太太从河南常香玉说到武汉陈伯华,从票友曾经百元大钞“打赏”讲到汉剧如今只剩一家半,谈到高兴处还不时亮上几嗓子,为近10万网友展示了传统戏曲的魅力。

“打赏”百元大钞一叠叠往上摔

沈虹光与戏曲结缘,始于1953年,当时她还未满6岁。常香玉代表作《拷红》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大花脸,很吓人”。

彼时,正值传统戏曲巅峰,汉剧陈伯华、豫剧常香玉、湘剧彭俐侬、粤剧红线女、桂剧尹曦等梨园魁首红极一时,知名度堪比今天的顶流明星。

回忆那些年,沈虹光津津乐道:“豫剧交响乐《朝阳沟》演出,返场时全场观众起身拍掌合唱‘亲家母你坐下,咱俩拉拉家常话’,场面十分震撼。”“黄梅戏《余三胜轶事》到北京演出,正唱着,一排观众站起来,举起牌子‘余氏宗亲欢迎余三胜进京’”,与如今某某歌星后援会的举动无异。

直到2005年,荆州花鼓戏来汉演出,五块钱门票仍是连演连满。和平剧场演出《状元与乞儿》时,票友“打赏”更是百元大钞一叠叠往(台)上摔,比直播间的“大哥”还要阔气。

“我们这一代人,有没有不知道戏曲的?大概有,但肯定不多。”

“如今的年轻人竟然不知道陈伯华”

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一名年轻记者采访沈虹光,询问湖北有哪些地方戏。时任省文联主席的沈虹光介绍起最有代表性的汉剧,继而说到曾经轰动京华的陈伯华。

“谁,谁?”记者打断了她。沈虹光非常意外:“如今的年轻人竟然不知道陈伯华了。”

汉剧的凋敝零落肉眼可见。全省只剩下一个半汉剧院团——“省汉”合并到地方戏曲剧院,没有单独建制,苟延残喘;市汉剧院,艰难度日。就连“唯一的汉剧小生”余少群,也被挖到上海改唱越剧了。

老一辈优秀演员年过半百,而青年演员“青黄不接”,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等数十种地方戏生存状态同样不容乐观。有一次,沈虹光到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下观看民间演出,与一女演员交谈,了解到她是某县剧团的,科班出身却流落街头卖艺。

“地方戏为何日渐冷落?有时是我们自己把观众推走了。”2011年,沈虹光向大学生介绍湖北地方戏曲之美时,坦言湖北地方戏发展堪忧。

地方戏传承必须用方言唱

“艺术不是说教,不能强迫人家看,不能硬性灌输,艺术只有一个手段,就是靠魅力去吸引人,要让人看好戏。”沈虹光说,地方戏曲最动人的魅力,在于原汁原味的方言声腔,“为什么唱意大利歌剧要用意大利语,唱法国歌剧要用法语?因为语言有音乐性!”

沈虹光以荆州花鼓戏《王瞎子闹店》为例,分别用普通话、武汉话和荆州方言念起唱词。“一呀二呀三哪,三哪二呀一呀……”普通话、武汉话效果平平,唯独荆州方言韵味十足。

在沈虹光看来,地方戏具有依字行腔的规律,演唱必须与方言的字音字调相吻合。不仅如此,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更意味着家乡的声音,父母的声音。

然而,在一些年轻地方戏从业人员中,说不说方言竟然成了一个新问题。时常有县剧团来汉演出,沈虹光请他们说当地方言,对方却担心武汉人听不懂。对此,沈虹光直言很困惑,“外国话都可以打字幕,我们的方言难道比外国话还难懂?”

至于圈内关于方言“土”“俗”的争论,沈虹光认为不值一提,“老百姓喜欢就行”。

湖北 文联 文艺名家 【纠错】编辑:雷榕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