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槐山矶石驳岸航拍图(远处为中山舰博物馆)
江夏博物馆工作人员修复文保标识
驳岸上层护栏蜿蜒望江
“牛鼻式”栓缆石
□楚天都市报记者 黄忠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邹斌
它横卧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槐山西麓长江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静静地依偎在槐山脚下,看滚滚长江,看时代变迁。它是长江上仅存的古代驳岸,建在湍急的江水区,全长约247米,平均高度7米,难以想像,古人们是靠怎样的智慧和伟力建设这一艰险工程。它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数百年的水激浪推而毫无损毁,至今仍是长江上保存最完善的古代大型航运建筑工程之一。它就是金口槐山矶石驳岸,一处依山而筑的长江奇迹。
驳岸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12月22日,阳光和煦。冬日的长江边,阵阵江风吹过,还是有些许寒意。离中山舰博物馆不远处的金口槐山脚下,一条风格古朴的驳岸依山而筑,令人惊叹。
当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跟随实地查看文物保护情况的江夏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一同走近这个历史古迹。“十几年前,第一次来的时候,十分震撼,没想到长江边还有这么恢宏的古建筑。”江夏区博物馆工作人员胡艺回忆道。
矶石驳岸,就是石砌的江岸壁垒。古人用石头在长江边垒起石岸预防滑坡,同时供纤夫拉纤,便于往来船只安全靠岸。
胡艺告诉记者,槐山矶石驳岸分上下三层,沿槐山脚依长江而筑,全长247米,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有400余年历史。
走在最顶层纤道上,不时可见小草从石板缝隙间钻出,平添几分野趣。从头走到尾,再下到第二级石砌纤道,两米多宽的纤道十分平坦。再下一层,就是第三级平台,纤道上铺了一层纤薄干硬的江泥。胡艺说:“因为现在是枯水期,我们才能看到这一层平台。”
江风卷着浪涛,不时拍打着矶石,一侧是湍急的江水,一侧是静静的槐山,驳岸似乎还回荡着当年纤夫响亮的号子。
“牛鼻式”栓缆石共有222处
“我和矶石驳岸是老朋友,每年都会专程来几次,看看这个老古董。”江夏区博物馆馆长刘治云介绍,矶石驳岸错缝平砌,以花岗岩条石构筑,壁面底层间有少量红砂石。
刘治云介绍,驳岸三级台阶即三级纤道,行若坦途。上层台阶宽5米,中、下两层各宽2.3米。上层台阶装有用花岗岩制作的护栏,望柱为瓜楞式。“据我们统计,望柱石共计130根,花岗岩石雕凿的拦板有129块,保存非常完整。”
“驳岸受地形所限,但设计非常精巧。”刘治云告诉记者,根据江水缓急,在驳岸的壁面上,设有“牛鼻式”栓缆石,深深地嵌压在驳岸里层,并用长方形铁楔打实,十分牢固。记者注意到,“牛鼻式”栓缆石视江水缓急分布,水急的地方多,水缓的地方少,上层多,下层少,共计222处,方便纤夫系缆固定停靠船舶。
“我们研究发现,三级纤道的铺面条石磨损很大,说明历史上驳岸使用非常频繁,南来北往的船只非常之多。”刘治云介绍说。
长江槐山段险要古时商旅惊骇
“为何要在此修建驳岸,恐怕跟金口这个‘黄金口岸’不无关系。”年近退休的余荣斌,是江夏金口街文化站站长,对于家门口的这个文物宝贝,如数家珍。
余荣斌告诉记者,古时,槐山矶石驳岸被当地人称为“寡妇矶”。因为长江在此处形成了一道弯,江水湍急,船只经常翻覆。
“还有传说认为,这里被称为‘寡妇矶’是因为驳岸由一寡妇筹资所建。相传明代一艘商船在此触礁沉没。商人之妇为了不让悲剧继续上演,便出资修造了一条坚固的驳岸。”余荣斌笑着说,这些都是传说。“这么长的驳岸,数以万计的花岗岩条形巨石都是水运而来,这么浩大的工程,其主导者不可能是名寡妇。经考证,驳岸是明朝嘉靖年间官府筹资所建。”
刘治云介绍,金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边小镇,水运发达,自古就是一处重要的码头。据《湖北通志》引《太平寰宇记》载:槐山又名惊矶山,“西南俯临大江,下有石矶,波涛迅急,商旅惊骇,故名。”明朝嘉靖年间,官府筹资修建了这一供过往船只行路拉纤和停靠,兼以防止山体被江水冲刷的驳岸。“因为行船和渔船常在这里触礁沉没,清朝官府还曾在此立碑示警,不准渔民在此捕鱼。”刘治云介绍,此碑现还立在驳岸的中部,叙说当年的历史。
达摩一苇渡江处传说就在槐山
“槐山矶石驳岸极具明代雄浑大气的建筑风格,历经数百年的水激浪推而毫无损毁,至今仍是长江上保存最完善的古代大型航运建筑工程之一。”江夏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太明介绍,矶石驳岸对研究长江航运史、长江水文、古代建筑工艺都有较高的价值。近500年来,驳岸主体构建仍十分坚固,基本保持完好。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驳岸局部受损,江夏曾两次对驳岸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说起矶石驳岸所在的槐山,还可以引出禅宗祖师达摩的故事。”王太明介绍,据《江夏县志》记载,达摩在南北朝时来到中国,他访问过南朝(现南京)以后准备渡江北上,继续传播佛法。但茫茫大江一时无舟船可渡,于是达摩来到金口,信手折下一茎芦苇,双足踏于其上,以芦苇为舟飘然渡江而去。
达摩一苇渡江处正是长江南岸槐山脚下,后人在槐山顶上建亭塑像为纪,名叫达摩亭。当地文史资料记载,达摩亭在一千多载的历史烟云中几度毁建,至民国时期重建时,借唐人崔灏“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意,达摩亭改名“留云亭”,至今在山顶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