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1923年2月,武汉江岸汽笛长鸣,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震惊世界——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3日07:23 来源: 湖北日报

大学生和产业工人组成的采访小分队,在武汉二七纪念馆采访。

林祥谦

施洋

武汉二七纪念馆中央广场上,二七烈士纪念碑巍然挺立。

采访组踏访武昌洪山南麓的施洋烈士陵园。

跨越百年的初心对话

1923年2月4日,一阵震耳欲聋的汽笛在武汉江岸上空骤然响起。

汽笛声中,2万多名工人举行京汉铁路大罢工,长达1200公里的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汉铁路全线瘫痪。

3天后,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这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也是中国工人阶级与封建军阀进行的一次生死抗争。

中国共产党人从血的事实中清楚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要取得胜利,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任务。

解放后,为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在林祥谦等烈士牺牲的武汉市江岸区,修建了武汉二七纪念馆。在纪念馆中央广场,二七烈士纪念碑巍然挺立。

“这是一座永远矗立的丰碑,也是一个精神坐标,告诉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月4日,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00后”大学生、产业工人组成的“初心百年——荆楚大地的追寻”采访小分队,探访那段惊天动地、血雨腥风的历史,触摸革命先烈滚烫的初心。

“革命火种”在此播下——

创办工人夜校,马克思主义走进工人中

拾阶而上,二七烈士纪念碑两侧,一组工人奋起抵抗的群像浮雕映入眼帘。

“看,这是当年工人‘考工’情形,工人要扛200斤扁担簧往返100米,途中还要经受工头的鞭打脚踢。”73岁的省工会干部学校退休高级讲师茆曾耀指着浮雕娓娓道来,历史徐徐展开……

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军阀混战,大批失去土地的贫苦农民和破产手工业者,纷纷到铁路上找饭吃。

当时的京汉铁路,不仅是军阀吴佩孚军费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大动脉。然而,京汉铁路沿线的工人们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在武汉二七纪念馆,一件件展品诉说着劳工悲惨的生活——

工人上工要拿工牌号,黑心的工头为盘剥工人,上班前故意把表针往前拨,工人“迟到”就罚款或不给工钱,下班前又把表针往回拨,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

京汉铁路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有的延长到13-14小时。可如果拿不到工牌号,就意味着一天的工白做了……

“我们现在安享的8小时工作制,是工运先驱们用热血和生命谋求而来的。”神龙公司工人汪象超感触深刻。

在残酷的压迫下,工人们发出“军阀刀鞭沾满血,工人何时能出头”的愤怒呐喊。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在武汉,陈潭秋、林育南、项英等经常深入到江岸铁路工人中,以设立劳动补习学校、工人夜校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为加强统一领导,1921年8月,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从1922年1月起,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1921年10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武汉成立分部,包惠僧和林育南先后担任负责人。为迅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工人头脑,发动铁路工人开展斗争,包惠僧、林育南、施洋、李书渠等在武昌徐家棚铁路工人区创办工人夜校,向工人宣传“劳工神圣”,鼓舞工人团结起来进行斗争,革命的火种自此点燃。

在工人夜校的帮助下,铁路工人迅速组织起来。1922年1月,由共产党领导的京汉铁路工人组织——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诞生了。大会推选杨德甫任委员长,林祥谦任副委员长,项英为秘书,聘请施洋为法律顾问。

随着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到1922年底,京汉铁路沿线一共成立了16个分工会。

工人运动掀起巨澜——

2万余名铁路工人,用信仰凝聚力量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郑州召开。

面对高涨的工人运动,军阀吴佩孚公然撕下“保护劳工”的伪装面具,派出大批军警阻挠破坏成立大会,包围代表寓所,工人代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会议被迫提前结束。

参会代表连夜紧急决定,将总工会临时总办公处移至武汉江岸,自2月4日起进行总罢工,抗议军阀暴行。

距离武汉二七纪念馆不远,有一座旧式砖木结构的普通民房,这是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也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期间的“秘密指挥部”。

“空间的狭小,束缚不了先辈们思想的广阔;物质条件的艰苦,更激励着先辈们反抗压迫的决心。”江汉大学“00后”大学生李昕橦感慨地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0后”大学生韩亚星,在馆藏的史料照片前久久伫立:“置身于此,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一幕幕悲壮画面。”

1923年2月4日,当怀表指针指向9时,江岸分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下达罢工命令,锅炉工黄正兴接到罢工命令,紧握拉杆,用力拉响罢工汽笛。

汽笛怒吼,冲天长啸。

工人们听到罢工信号,一致行动。他们熄灯灭火,关闸刹车,拆埋机器零件,中断通信;纠察队员戴上臂章,维护罢工秩序;工人结成队伍,浩浩荡荡涌向街头。“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打倒军阀!”激昂的口号震天动地。

在短短3小时内,京汉铁路2万多名工人实现了全线的总同盟大罢工,长达1200多公里的京汉铁路线顿时瘫痪。

罢工刺痛了反动当局。2月7日,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吴佩孚调动2万多名军警对汉口、郑州、北京等各地罢工工人血腥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头可断,血可流,工不能上!”林祥谦被捕后始终拒绝下令复工,被砍7刀,壮烈牺牲。

另一位共产党人施洋,面对军阀的枪口慷慨陈词:“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万个施洋。我只希望中国的劳动者早点起来,把军阀官僚及其走狗一齐食肉寝皮!”

他连中三弹,仍然高呼“劳工万岁”,凛然正气惊天地,泣鬼神!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

“二七精神”镌刻在荆楚大地上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后,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哪些影响?”

“工人处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们应当汲取怎样的精神力量?”

面对大学生和工人的连串提问,武汉二七纪念馆馆长李云娓娓道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虽然遭到封建军阀的血腥镇压,但充分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的力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李云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虽然失败了,但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

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发来声援电:“二七这一行动,表明你们已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

同时,“二七惨案”血的事实,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要取得胜利,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任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开始形成。

在武汉二七纪念馆,有一道“二七烈士纪念墙”,上面刻着在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名字。从北京长辛店到武汉江岸,牺牲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仅20岁。

烈士墙前,大家哀思追忆。

“作为一名大学生预备党员,不仅要铭记这些苦难,更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韩亚星说。

“先烈用热血铸就的二七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行!”汪象超说。

“虽然战火纷飞的年代已远去,但先辈们不畏强权、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将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李昕橦说。

从二七烈士们的选择中,我们可以清晰追溯到他们的思想根源,就是他们作为共产党员朴实纯粹的“初心”。

中国工运的燎原之火历经百年,“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密码深深镌刻在荆楚大地上。

初心一叶 党史故事

致敬二七烈士

毛泽东两度题词

省工会干部学校退休高级讲师茆曾耀介绍,毛泽东两度为二七烈士纪念碑题词。

第一次是1956年2月,二七烈士纪念碑在江岸破土动工时,纪念碑筹备委员会决定请毛泽东为纪念碑题写碑名。不久,毛泽东就亲笔题写“二七革命纪念碑”七个字。但这与当初确定的“二七烈士纪念碑”的碑名略有不同。

第二次是在1958年9月,毛泽东来湖北视察,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把题字的事当面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出于对二七烈士的敬重和对地方工作的支持,欣然同意重新为纪念碑题字。9月16日,毛泽东在离开武汉的船上题写“二七烈士纪念碑”,并附上致湖北省委的一封信:“敬挥数字,看可用否?谨向烈士们致以敬意。”

1958年底,纪念碑落成。毛泽东第二次题写的碑名“二七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镌刻在碑身正面的汉白玉上。

茆曾耀介绍,毛泽东第一次题写“二七革命纪念碑”并非将“烈士”误写为“革命”,而是对二七斗争性质的认定。早在1923年4月,毛泽东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与工人代表开会时就曾说,二七烈士林祥谦是个坚强的工人领袖,为了革命,牺牲了自己。

两次题词,寓意深刻,感人至深。

湖北首位工人党员郑凯卿

冒死收殓施洋遗体

“湖北首位工人党员郑凯卿,领导过工人运动。”采访中,武汉二七纪念馆接待部部长章兰介绍。

郑凯卿,1888年出生于湖北武昌,1920年在武昌文华书院当校工。

1920年,陈独秀应文华书院之邀,到武汉讲学。文华书院派平时在大学食堂帮厨的工友郑凯卿负责照料他的起居。

陈独秀工作之余,常给郑凯卿讲解《新青年》《湘江评论》上的文章,有意为建党培养后备党员,尤其是像郑凯卿这样的工人。

同年秋,陈独秀嘱咐来汉筹建共产党组织的党员刘伯垂与郑凯卿等联系,郑凯卿因此出席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会议,成为参会的唯一工人党员,也是湖北地区的第一位工人党员。

1921年12月1日,汉口人力车工人为反抗外国老板加租举行罢工,郑凯卿受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派遣,化装成人力车工人深入斗争第一线,联系群众,了解情况,为武汉党组织实现对这次工人罢工斗争的领导发挥了作用,罢工斗争取得胜利。

1923年2月,郑凯卿参与领导武汉地区工人支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施洋遇害后,当局一度不准收尸。郑凯卿组织人力车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将施洋遗体悄悄收殓在武昌城外的江神庙中。

文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婷

摄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史料支持:武汉二七纪念馆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