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是保障资源能源可持续供给、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关乎国家资源与环境安全。
“我国是地质大国,但还不是地质强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资源与环境安全的矛盾和短板凸显,需要地质工作提供支撑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
“建议启动战略性矿产资源国情、产业与战略的国家规划。紧扣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谋划实施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聚焦36种战略性矿产,深入研究我国成矿禀赋,科学提出优势矿产、紧缺矿产、共伴生矿产的目标。”王焰新说,应界定各类主体责任和定位,明确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相应责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在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矿产资源法、矿业权出让、权益金、绿色勘查、储量备案等相关管理制度出发,研究如何深化管理制度改革。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持的应该是资源国情、资源产业、资源战略的综合体系。
王焰新建议,城市与生态治理理念转变到地下地上统筹、以地下为主导。“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需要牢牢抓住“水”这一关键要素(介质),围绕各要素内在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提出科学的治理方案。
“资源与环境安全是系统工程,需要科教融合,需要产学研合作、跨学科交叉合作,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建议建立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经费长期、稳定投入长效机制。”王焰新说。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面对资源与环境安全的协同解决,亟需国家相关部委之间的管理层强化协同推进。”王焰新建议,加快促进国家部委之间的高效协同推进机制,在资金安排上提高统筹,力戒重复浪费;在项目部署上加强顶层设计,各学科融合;在业务推进上沟通协作,各部门配合;在成果谋划上共同发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成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许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