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革命烈火燃遍鄂东南,3011位红军烈士长眠阳新龙港,有名字的仅29位——2982座无名烈士碑见证忠心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1日07:20 来源: 湖北日报

跨越百年的 初心对话

1925年3月,幕阜山区。

柯少轩、华鄂阳、肖作舟等一批党的优秀儿女在外求学多年后,受党组织派遣,先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阳新县龙燕地区(龙港和燕厦),传播马克思主义,先后在龙港建立第一个党小组——下畈党小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龙港支部。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革命烈火燃遍龙港。

1930年,随着彭德怀率红五军挺进龙港,这个鸡鸣三省的鄂东南边陲小镇,成为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东方“小莫斯科”,从此与中国革命事业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今年2月5日,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和“00后”大学生组成的“初心百年——荆楚大地的追寻”全媒体报道小分队走进阳新县,探寻这段红色故事。

武装斗争的烈火燃遍龙港。

鄂东南革命烈士纪念碑。

龙港红军街曾是鄂东南的革命中心。

“00后”大学生在红军无名烈士墓前凭吊。

这里安葬着3011位红军烈士,有名字的仅29位,2982名无名烈士用编号代替。

龙燕区第八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摄)

腰缠万贯,不取分文

走进湘鄂赣边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吴德峰的传奇故事吸引了我们。

他是武汉解放后的首任市长,我党情报工作的传奇人物。

1930年秋,一位商人模样的青年男子秘密从上海乘船出发,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跋涉后抵达阳新龙港,见到了化名胡梓的鄂东南特委书记吴致民。

他就是时任中共中央交通局局长吴德峰。

吴致民紧紧握住吴德峰的手,激动地说:“上海至鄂东远隔千山万水,国民党特务到处抓你,你竟神出鬼没,跑到鄂东来了。国民党不欢迎你,我们苏区人民欢迎你啊!”

此次,吴德峰肩负一项特殊使命。鄂东党组织可为中央提供一笔支持经费,但要中央指派可靠人员护送。吴德峰负责这项任务。

当天夜里,吴德峰不顾连日奔波劳累,将吴致民早已准备好的10斤黄金,装进特制子弹袋内,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为安全稳妥地把黄金运送回上海,吴德峰选择走田间小道。他风餐露宿,步行两天两夜后,才小心换乘可靠船只,抵达九江。下船后,他在地下交通站,将事先准备好的便服剪开,缝成两条各有六七个袋兜的腰带,把黄金分装在袋兜内,连夜乘船赶回上海,顺利上交给了中央。

当时,听取吴德峰汇报后,周恩来赞叹:“德峰同志,你腰缠万贯,不取分文,真是一位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人。”

“在条件艰苦的战乱年代,面对10斤黄金的巨额财富,吴老毫不动心,千里护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在老一辈共产党人心中真是坚如磐石!”武汉理工大学“00后”大学生陈昭锋感慨万千。

一封“绝情”家书

2016年4月初,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重庆来到龙港镇。

在红十五军组建地——太子李清祠堂,看到墙上一张斑驳的老照片,老人流着热泪说:“我终于找到你了!”

老人叫周美瞻,照片上的人叫周吉可,是她寻找了半个多世纪的父亲。

1927年,周吉可离开家乡重庆合川时,周美瞻年仅2岁。对于父亲,她没有一丁点儿印象。从记事起,周美瞻对于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心中一直有着很深“怨恨”。这份“怨恨”,源于父亲的一封“绝情”家书。

1930年3月15日,远在上海的周吉可提笔给母亲写下了生平最后一封信:“母亲大人:快信接读,令我万分忧虑,妻弟都陷于病乡,这的确要算是家庭的最不幸的事情;因此而来,热烈地期待着我急速返家以顾全妻弟的情义。但在客观一点看来,事情完全不是那样。请你们想想,我回到家里来,虽然暂时可以给你们精神上相当安慰,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家庭经济必然是一天天破碎……希望你们相信,我有我的伟大的事业,不要对我过于担心和幻想……我现在准备很忙,决定于日内同友人赴北京再转道满洲。借机会经日本到欧洲再为深造……请你们原谅我,以后是很少与家庭写信的……有信无信都请不必对我挂念,你们也不必与我有书信往来。”

“父亲写下这‘绝情’家书后,就如断线风筝,再无消息。母亲带着年幼的我和妹妹,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凄苦生活。1969年,在苦苦等待近40年后,母亲凄凉地离开人世。”周美瞻说。

是什么原因让父亲对家人如此绝情?周美瞻决定,有生之年,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

解放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多方查找,周美瞻终于得知,父亲写完这封“绝情”家书后,并未像他在信中所说“经日本到欧洲再为深造”,而是于当年5月受中共中央派遣从上海来到龙港,参与红军扩建工作,并先后担任红十五军政治部主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和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1935年8月,他牺牲于长征途中,年仅29岁。

“显而易见,周吉可当时在写这封家书时,已经知道自己即将去从事的‘伟大事业’和可能面临的牺牲。所以,他只能在信中绝别地说‘有信无信都请不必对我挂念’。”阳新县档案馆馆员舒宝珍含泪说。

锯骨疗伤,一声不吭

龙港镇岩泉村,又名“红军村”,全村20余名青壮年参加红军,全部牺牲。该村至今仍保留着3处红军医院遗址。

村西的山脚下,两排高大的松柏守护着132位红军烈士的遗骸。

“这些烈士墓中,有名有姓的只有4人。”岩泉村老支书陈绪国边说,边把记者带到其中一座烈士墓前,“这个人的故事你们要好好写一写。”

长眠于此的这名烈士叫董自洋,阳新县兴国镇银山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红军。

董自洋的故事,岩泉村村民耳熟能详——

结婚第8天,董自洋就离开新婚妻子投身革命。1931年夏,他在攻打江西横路镇的战斗中负伤,被转移到岩泉村红军后方医院。

“他脚趾骨断裂外露。”陈绪国说,后由于伤口严重感染,须截肢,但医院又没有麻药。

“关公没有麻药,尚可刮骨疗毒,我一个共产党员,难道还不如一个古人?!”董自洋说。

没有专门的截肢医疗器械,医生便让村民找来一把锯木头的锯子,简单消毒处理后,硬生生将董自洋的脚趾骨锯下。“截肢过程中,董团长一声未吭。手术后,他昏迷了三天三夜才醒。”陈绪国说。

董自洋的叔叔和侄儿赶到岩泉村,要接他回老家养伤,他坚决拒绝:“我要和战友们在一起。埋骨何须桑梓地,你们今后来祭奠我的时候,别忘了祭奠我一起的兄弟。”

由于缺医少药,董自洋最终牺牲在岩泉村,年仅26岁。

1931年6月到1932年6月,红五军、红八军先后有1000余名指战员受伤转移到岩泉村。其中132人伤重不治,长眠于此。

不仅是岩泉,当时在龙港境内白岭、鹅塘堰、黄道垅、骆家梁等地的百姓祠堂里,均设立有红军后方医院,受伤牺牲的红军战士由龙港人民就近安葬,形成多处红军烈士墓群。

2000年3月,民政部门将这些烈士统一迁葬于鹅塘堰烈士墓林。这片墓林里,至今安息着3011位红军烈士,有名字的仅29位,2982名无名烈士用编号代替。

“董自洋等革命烈士的事迹,让人深感震撼。唯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才能锻造这种铁一般的革命意志。探访这个红色小镇,让我深深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湖北汽车工业学院“00后”大学生梅洋说。

“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屹立百年!”华中师范大学“00后”大学生王政说。

初心一叶 党史故事

彭德怀回忆鱼水情

1929年,阳新县龙港镇和所属乡村相继成立苏维埃政府。

1930年5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开进龙港。

彭德怀曾回忆:当年大旱,苦久不雨,可是红军路过,茶水满布,宿营用水煮饭,亦不感困难。妇女老小,人手一扇,站立道侧,替红军扇凉。到宿营地时,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开好铺,他们自己露宿,决不让红军露营。粮食缺乏,农民将自己仅有的一点粮食、薯丝、玉米、稻米,自动地送到各部门首,倒在桶里就走了。

“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龙港人民以全部的热情和力量,投入到了拥军扩红之中。红五军纵队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由3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扩建为红八军;红五军由3100余人发展到10000余人,扩建为红三军团。

1931年初,直属中共中央的中共鄂东特委迁到龙港,同年8月,改建为中共鄂东南特委,创办了兵工厂、被服厂、鄂东南工农兵银行、红军后方医院、彭杨学校等48大机关,成为周边21个县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学党史悟思想 代表委员谈感受

以史为鉴,学史明志,悟史立信。

百年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锻造了革命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等,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学习党史的过程,就是一个砥砺初心、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过程,在学习中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作为一名电力人,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矢志不渝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为湖北经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肖黎春

学党史,重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树牢实干作风。

我所在的神龙公司正在复兴之路上奋力奔跑,我们将把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激发出来的信念信心、热情激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坚守初心造好车,为中国消费者制造更多的良心车、安全车、放心车。

——全国人大代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工厂焊装钣金工 杨祉刚

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从而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提高工作能力结合起来,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要知信行合一,做到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胡仲军

本版文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通讯员 陈新海 柯美胜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均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史料支持:省委党史研究室 省档案馆 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